打字猴:1.702265062e+09
1702265062
1702265063 [46] 比如,笔者偶然翻阅的一本日文杂志《DAYS JAPAN フォトジャーナリズム》(2014年第10期)当中,就刊载了竹见智惠子撰写的《14岁少女的战争》一文,这篇文章重现了一位菲律宾少女被日军强奸后被送往“慰安所”的经历。该期杂志同时还刊载了渡边奈美制作的日军“慰安妇”地图,并再次揭露了这一制度的本质,即“性奴隶”制。关于战后日本国民反战、致力于揭示历史真相的活动,还可参见本书第六章及其附论的相关叙述。
1702265064
1702265065 [47] [日]竹内好:《竹内好全集》(第7巻),筑摩書房,1981年,第31页。
1702265066
1702265067 [48] [日]竹内好:《方法としてのアジア》,载《竹内好セレクションII》,日本経済評論社,2006年,第45页。另外,关于“作为方法的亚洲”这种说法,请参见本书第二章的相关讨论。
1702265068
1702265069 [49] [日]竹内好:《日本とアジア》,载《竹内好全集》(第八巻),筑摩書房,1960年,第91—92页。
1702265070
1702265071 [50] 参见[日]桂秀実:《革命的な、あまりに革命的な:“1968年の革命”史論》,作品社,2003年。
1702265072
1702265073 [51] [日]庄司興吉:《現代日本社会科学史序説》,法政大学出版局,1975年,第158—160页。
1702265074
1702265075 [52] [日]丸山真男:《普遍の意識欠く日本の思想》,载《丸山真男集》(第十六卷),岩波書店,1996年,第56—57页。
1702265076
1702265077 [53] 相关讨论,可参见[日]中島岳志:《アジア主義:その先の近代へ》,潮出版社,2014年;[日]坂本多加雄:《日本はみずからの来歴を語りうるか:「世界史の哲学」という遺産》,载酒井哲哉編《平和国家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岩波書店,2016年。
1702265078
1702265079 [54] 下文对这个事例的描述,参见[日]中島岳志:《八紘一宇と平和憲法:下中彌三郎の超国家主義》,载三浦信孝編《戦後思想の光と影》,風行社,2016年,第162—178页。
1702265080
1702265081 [55] 参见[日]村田邦夫:《21世紀の「日本」と「日本人」と「普遍主義」》,晃洋書房,2014年;关于现代日本的“和平主义”的详细讨论,请参见本书的下一章。
1702265082
1702265083 [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54页。
1702265084
1702265085 [57] [日]廣松渋:《近代の超克——昭和思 想史の一つの視角》,講談社学術文庫,1989年,第158页。
1702265086
1702265087 [58] 参见[日]川田稔:《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永田铁山的构想及其轨迹》,韦平和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61—181页。
1702265088
1702265089
1702265090
1702265091
1702265092 分身:新日本论 [:1702262041]
1702265093 分身:新日本论 [附论]
1702265094
1702265095 军国暴力
1702265096
1702265097 近代日本精神史的污点
1702265098
1702265099 一、“遭遇”暴行现场
1702265100
17022651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国民意识中,有一个让人们感到难以处理的污点,那就是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一系列暴行。那么,它所折射出的战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内心深处幽暗的一面,在战后得到了怎样的处理?人们似乎很熟悉这一暴行的历史,但这种暴行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1702265102
1702265103 这些问题让我想到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的一个警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1]在人们的历史记忆层面占据固有位置的战争记忆,同样如此。比如,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在探讨德国纳粹主义犯下的种族大屠杀罪行的原因时,就批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各种解释。他说,众多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释,“将刺痛从大屠杀中拔除了出来”,从而导致这种严酷的人类经验无法“以严肃的方式”进入到当代意识中去。[2]
1702265104
1702265105 这里之所以要援引以上两则说法,原因在于一种体验。阅读新近出版的由田古治子和西奥多·F.库克共同撰写的《日本人口述“二战”史:一部日本平民亲历者的战争反思录》,再次“遭遇”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的各种罪行的现场,“遭遇”历史真相,迫使人们“以严肃的方式”进入相关问题。“南京大屠杀”和“731细菌部队”是这种罪行的象征。这里摘录一段读者必然“遭遇”的一个现场来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1702265106
1702265107 一把好刀无须费力,只要轻轻一动就能砍下一颗头。
1702265108
1702265109 但即便如此,有时我还是会搞砸。通常俘虏们的身体已经因拷问而变得异常虚弱。他们的意识是半清醒的,身体也会不自主地摇晃,并且下意识地移动。因此有时我会砍中他们的肩膀。还有一次,有个人的肺脏就像气球一样弹出来掉到地面上,这画面令我无比震惊。不过接下来我就立刻全力向他的脖子砍去。因为动脉被切断,血立刻就喷溅出来。身体马上就会倒下,不过毕竟人的脖子不是水龙头,血很快就停止喷射。每次看到这种场面,我都会体验到一种狂喜。[3]
1702265110
1702265111 这位自述者名叫鹈野晋太郎,负责情报收集工作。据他的自述,他在太原日军监狱工作时,“如果超过两周没有砍一次头”,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面对两位学者的采访,他还非常坦然地说:“假如我们今天的会面是发生在战争时代,那么我见到你的第一刻就一定会注意到你的脖子。”
[ 上一页 ]  [ :1.7022650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