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319408
不需要想好了再做的工作也有,不过一般只有三种:一种是机械性劳动,完全不需要动脑子,比如流水线工人,只要会了,以后都不需要再思考,只要动手就行了;还有一种是已经很熟练的工作,我们脑子里往往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完全可以一边做一边想;最后一种是探索性工作,比如科学研究、设计、自己及周围人都完全陌生的领域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要想也无从想起,不如先动手,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702319409
1702319410
但日常的许多工作,都不是上面这三种,往往还是需要我们想一想的。如果没想好就去做,做得再“好”也是白搭。就像赛跑,你就算再快,跑错了路,也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有人说,工作做得好,不如做得巧,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这个巧,其实就是找对路,抓住重点,找准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得认认真真地思考不可。
1702319411
1702319412
如何思考?通用且有效的两个方法是自己思考和与人讨论。自己思考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人喜欢默默沉思,有人喜欢用导图辅助,有人喜欢边擦皮鞋边想事情……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1702319413
1702319414
与人讨论也是促进思考的好办法,跟人讨论工作的时候,你必须集中精力去考虑问题,在一问一答或言辞交锋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并且,讨论的一个额外好处是,与你对话的另一个人也得到了思考的机会。讨论的对象最好是需要这个工作成果的人,这样你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到需求方的想法。跟那些与这个工作有密切关联的同事讨论也是个好主意,通过他们,可以让眼界开阔一些,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1702319415
1702319416
那么要花多少时间去思考?大体而言,花在思考上的时间越多,用在做事上的时间就会越少(当然你不能只思考不做事,记得留出足够的执行时间)。
1702319417
1702319418
仅从某一次的工作来分析似乎很难证实这个结论,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再把我们所有要做的工作都容纳进来,从整体上来看的话,事实确实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思考工作的时候,不会只是思考目前手头的事情。随着商业的发展,个人分工虽然细化了,但组织仍然是个整体,组织所产生的工作也是互相关联的。我们思考得越多越深入,对整体的理解就越透彻,做事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时,思考带来的效益就不可忽视了。
1702319419
1702319420
综上所述,我强烈建议朋友们在接到工作任务之后,花些时间好好想一想“我到底要做什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1702319421
1702319422
1702319423
1702319424
1702319426
梳理:从混乱到有序,人生提效50% 二、摆脱繁忙
1702319427
1702319428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那些繁忙的职场人士改善工作状况。另外,虽然这些内容也适用于生活场景,但我建议还是随意些吧,别让强迫症和偏执毁了充满不确定性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1702319429
1702319430
我开始接触时间管理大概是在2007、2008年前后,当时“时间管理”这个词还很时髦,刚刚开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风头流行起来。当时的我视时间管理为万能钥匙,也是GTD流派的忠实追随者。不过接下来的几年,随着工作经验和时间管理实践经验的累积,我开始逐渐正视时间管理,相关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两年,我甚至开始觉得,时间管理对大多数人来说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越来越臃肿的列表和越来越复杂的流程只能让人们觉得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了,但实际结果却没有丝毫改观,甚至变得更糟,最终,时间管理在越来越鸡汤化的过程中,变成了无为青年们的安慰剂。
1702319431
1702319432
其实说到底,时间管理不过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个人而言,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手段。如何设置清单、如何回顾、如何遵循事务处理流程……都只是“术”而已。既然觉得这些帮不到你,不如彻底抛开这些理论、方法、技巧和工具,忘记条条框框,仔细回想一下,你最初做时间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702319433
1702319434
对于我来说,一直驱使我实践时间管理(如果我现在做的还算是时间管理的话)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懒”。
1702319435
1702319436
跟我相熟的人知道,我是非常懒的,能躺着就决不站着,能让别人代劳的我一定不做。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懒”,我深表同意。那么,为了能满足“懒”的需求,同时又要保证生活质量(其本质是让自己在未来能“懒”得更舒服),就必须想个法子,做最少的事,有最多的产出,即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能产生价值的事,简而言之,就是提高生产力。
1702319437
1702319438
弄明白了这一点,我才大彻大悟,于是后来几乎再也不看时间管理的相关文章了。同时我相信,这个终极目标也适用于大部分人,它才是时间管理的真谛啊,朋友们!于是在下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总结了提高生产力的方法。通常终极技能都是返璞归真的,所以这些方法也很简单,只有四条,分别是:
1702319439
1702319440
·过滤事务
1702319441
1702319442
·授权他人
1702319443
1702319444
·合理安排
1702319445
1702319446
·提高效率
1702319447
1702319448
过滤事务
1702319449
1702319450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之中是最笨的行为,因为工作永远都做不完,还有不少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为了避免将宝贵的精力用到错误的地方,我们需要设置一个过滤器,用来筛选事务。这个过滤器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因为同一件事务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大家根据自己的三观自行选择吧,不过前提是你得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也别太较真。
1702319451
1702319452
诚然,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不得不做一些我们认为无意义的事,这时偷懒应付一下也是个无奈的选择,而如果有人挑刺,那最好审视一下你们之间的目标是否有差异,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花精力认认真真做无聊的工作更有意义。
1702319453
1702319454
过滤事务并不是鼓励大家逃避工作,而是为了形成一个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果可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工作上,就有机会把相对重要的事情做好,后续就会有更多的资本和能力去挑战更具含金量的工作,长此以往,人的价值才能逐步体现,回报也会越来越高。如果任由自己淹没在一大堆不知所谓的事务中,最后只能伴随着这些工作平庸下去。
1702319455
1702319456
过滤是让我们不再瞎忙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有工作经验的人知道,即使有完美的沟通技巧和过硬的资历,在职场中拒绝别人仍然要冒巨大的风险。但如果不懂得拒绝,就只能永远当个“努力的员工”和“亲切的同事”了,所以,对许多老好人来说,这一步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勇气。
1702319457
[
上一页 ]
[ :1.7023194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