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362009e+09
1702362009 有地农民在农业活动领域中计划定义和角色分配权的增长逐渐转变成新的家庭互动模式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化。在几年至几十年不等的时期内,尤其在那些划分地块相对较大的地区,家庭内部和周围的日常路径节段开始反映出有地农民及其妻子的一种新的或强化的社会优越感。在许多实例中,农民的妻子不再从事田间较重的农活,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事务上。有地农民及其家人不再和帮工一起进餐并且安排了自己的寝室,这种现象日益常见。“多用”房间也不再经常用作家庭和雇佣帮工议事的场所。由此必然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与仆人之间的区分更加明显。此外,离开村落中心的有地农民也许会发现,非常容易在自己与小地块拥有者和那些不定期同家人联系的无地之人之间确立一定的社会距离。(57)
1702362010
1702362011 如果单个地块圈地后的农业计划具有运用个人判断力、主动性和权威的特征,那么这些计划至少会间接受到另一组权力关系——也就是城市粮食和白兰地商人与那些在自身对利润和再投资的关注中转变成职业农场主的有地农民之间的权力关系——再生产的影响。自主营运使有地农民有可能重新或进一步沉溺于市场导向的生产中,并且不断增强的名声和自尊需要致使他们在城市进行购物时买了咖啡、高级饼干、怀表和其他非必需消费品(58),就此而言,他们的农业策略易于变得更加受城市中间商设置的需求和条件影响。尤其显著的是,既然粮食批发商提供贷款和现金垫款已经成为惯例,同这些批发商交易的农村居民在对黑麦、燕麦和大麦种植进行选择时就既不可能忽视还款计划,也不可能完全无视任何内部市场的建议。(59)就自己在设定贷款和现金垫付期限时会受到物价波动影响而言,城市商人是作为中间人在发挥作用,通过这个中间人,新的习俗、政策和其他宏观结构变化渗透到有地农民的日常实践和意识中。
1702362012
1702362013 厄斯特伦地区和思科讷省西南部地区中的村庄聚落空间的重新安排导致了某些农业和非农业计划的取消和脱节,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路径—计划交叉和个人经历形成。由于共有土地不再存在,村中妇女在春季就不能够合作将鹅群赶到那里,在秋天又将它们赶回 (而村中某些年长妇女也不再能够利用那些照料鹅群的日子作为一个时机去根据宗教仪式检查未婚女孩的乳房有没有出奶水以便发现有谁违反禁令怀孕)。在没有共有草地的情况下,共用干草收购活动连同收购后随即到来的传统节日也消失了。(60)此外,当时分散村落的空间结构加上主导性农业计划的同步化和协调化要求使得儿童参加村落“街头”的游戏,来自不同家庭的妇女在一起梳理羊毛或织亚麻布,或成年男女与他们的邻居交换意见并进行无计划的社会互动都成为不可能或变得极度困难。(61)
1702362014
1702362015 诸如此类的计划的取消和脱节加上空间上发生转变的村落场景摧毁了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代码(taken-for-granted codes)的文法,从而必定会极大地影响居民所拥有的地点意识、感觉结构和其他意识要素。条田模式也不再是一个村落家庭与另一个村落家庭联系沟通的纽带。议员的号角声也不再表示拥有土地的男性而不是其他人在“村石”(village stone)上聚集开会。未婚妈妈们也不必再佩戴特别的头饰以示她们相对于别人的“不体面”地位。并且早晚有一天,当地流行的民族服饰连同服饰上显示地位的细微差别都会丧失其意义并废弃不用。(62)所有这些并不是说,在每一个村落经历单个地块圈地运动后,当地的社会控制和全部的社群意识完全消失了。教堂的节日和婚礼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发挥黏合剂的功能。村议会仍然会偶尔召开,不过当时会议是在相互转告通知后于议员的家里召开。至少在随后几十年里,许多家庭仍然在主要建筑计划和重建计划的贯彻执行中进行合作,并且在完工时一起庆祝。(63)
1702362016
1702362017
1702362018
1702362019
1702362020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 [:1702358113]
1702362021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 地点生成过程中的变化
1702362022
1702362023 虽然思科讷省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所有村落具有显然类似的自然环境并且存在于同样的大环境中——与同样的国家机器互动,并且存在于同样的民族和“欧洲世界”经济中——但是,每一个村落的生成方式都略有不同,因为单个地块圈地之前、期间和之后,宏观结构特征都在当地进行了渗透。尽管在这里描绘的事件和结果具有总体类似性,但是每个村落中日常生活和个人经历形成的具体细节随着具有物质连续性的结构化过程在当地展开而有所变化。在每一个地点,过去积淀的习俗和当地权力关系都将独一无二的属性赋予了当地路径—计划交叉过程。在每一个地点,具体个人的能动性和“外部—内部”辩证法都发挥了作用。在每一个地点,自然环境的微观层面变化所产生的机会,或者范围狭窄的“结婚场地”,或者直至18世纪40年代末还阻碍了邻近村落间几乎所有必要旅行的原始路况使得当地生成(local becoming)不可避免的独特性变得更为突出。(64)
1702362024
1702362025 除了单个地块圈地的确切时间安排存在明显差异之外,各个村落生成过程中的变化也从诸如销售给城市商人的农产品品种搭配村村都有明显不同、当地主要的围栏和围墙建筑习俗各种各样等方面反映出来。(65)当地结构化过程展现的独特性也通过服装、发型、饮食和手工艺品上体现的次区域的(sub-regional)差异和特定的地点差异以及夸张描述整个村落性质的韵文反映出来。(66)也许最富有意味的是,不同村落居民使用的、基于实践、促成实践且主导思维的语言存在差异。“严格说来,在厄斯特伦地区几乎没有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两个教区。”实际上众所周知,厄斯特伦两个相邻村落博比(Borrby)和桑德比(Sandby)的居民说明显不同的方言,而这两个村落的中心相距不到三公里。此外,不同村落和次区域用以表达蔬菜、其他景观细节、时间指示、家庭用品、特定的鱼肉以及肥料的词语以及特定的行为动词有细致而明确的差异。(67)
1702362026
1702362027
1702362028
1702362029
1702362030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 [:1702358114]
1702362031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 结语
1702362032
1702362033 第一主题(总体概要)
1702362034
1702362035 任何地点的历史偶然生成,也就是既定区域内所有作为地点的场景和所有发生的一切,与结构化过程在该地点 (以及其他与之在经济、政治或别的方面相互依赖的地点)的具有物质连续性的展开密不可分。换言之,任何一个地点都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社会和文化形式的再生产、个人经历的形成以及自然和空间的转变借助这一过程相互生成;与此同时,时空中具体路径—计划交叉与权力关系不断相互生成,而其生成方式受到普遍规律的制约,但因历史环境也有所不同。
1702362036
1702362037 第二主题(瑞典个案)
1702362038
1702362039 厄斯特伦地区和思科讷省西南部地区单个地块圈地前的村落空间配置源自这种圈地前的习俗及构成其基础的微观和宏观权力关系。空间的重新安排——合并的地块取代了分散的条田——产生了经过调整的新日常路径和权力关系。
1702362040
1702362041 尾声(总体概要)
1702362042
1702362043 SOCIAL
1702362044
1702362045 sSpOaCtIiAaLl
1702362046
1702362047 SsPoAcTiIaAlL
1702362048
1702362049 SPATIAL
1702362050
1702362051 (1)  关于“新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的地点处理和地点意识有一些批判性评论,参见Cosgrove, D., “Place, Landscape and the Dialectics of Cultural Geography,” Canadian Geographer, 1978, Vol. 22, pp. 66-72.; Hudson, R., “Spac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Some Questions Concerning Methodolog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3, 1979, pp. 169-173; Sayer,A., “Epistemology and Conceptions of People and Nature in Geography,” Geoforum, 1979, Vol. 10, pp. 19-44; Ley, D., “Cultural / humanistic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81, Vol. 5, pp. 249-257; Pred, A.,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983, Vol. 13, pp. 45-68。
1702362052
1702362053 (2) 关于其他对地点、地区和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组织的评论, 参见Soja, E., “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 Vol. 70, pp. 207-225; Urry, J., “Localities, Regions and Social Cl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81, Vol. 5, pp. 455-474; Gregory, D., “Human Agency and Human Geograph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81, Vol. 6, pp. 1-18; Gregory, 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Geography of the Yorkshire Woollen Industry, LondonandMinneapolis, 1982。
1702362054
1702362055 (3) Giddens, A.,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London and Berkeley, 1979, pp. 106-107; Giddens, A.,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 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London and Berkeley, 1981, pp. 39 and 45.
1702362056
1702362057 (4) Pred, A.,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4, Vol. 74, pp. 279-297;也见Pred, A., ed., Space and Time in Geography: Essays Dedicated to Torsten Hägerstrand, Lund Studies in Geography, 1981, Series B, No. 48; Pred, A.,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Geografiska Annaler B, 1981, Vol. 63, pp. 5-22; Pred, A.,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983, Vol. 13, pp. 45-68。
1702362058
[ 上一页 ]  [ :1.7023620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