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382808e+09
1702382808 “因为没钱。”
1702382809
1702382810 “医院不是公立的吗?”
1702382811
1702382812 “公立医院会在四个月内给你提供床铺,但是并没什么用。我们在一家私立教会医院有一些床位,但是现在已经人满为患,所以当我们把这位老人带去时,那家医院也拒绝了我们。这儿不是美国,这里真的有许多人会因为没地儿治疗而丧命。”
1702382813
1702382814 理查德对我说,一个月前曾有一个腿部受伤的人来过这里,他们没条件照料他,后来他因为伤口感染死了。他说他还能举出一堆相似的例子来。他还说,在这里,一个人哪怕只是随便打了一架都有可能死去。
1702382815
1702382816 “我们不是医生,所以没办法给他提供治疗。我们这儿有一个医生,他一周会来两次,不过我们既没法给他提供医疗团队,也没法提供足够的药物。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宽慰他们,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能死得体面一些。”
1702382817
1702382818 那时候,特雷莎修女已经成了世界闻名的特蕾莎修女,捐赠源源不断,但是没有被用来改善收容所的医疗条件。
1702382819
1702382820 那次当我结束对收容所的参观时我说道:“我原本很想把特蕾莎修女的收容所描写成世界上最高尚的地方,但是当我来到这里没多久我就陷入了极大的困扰中,因为这里的人们做的只是从街上把快要死掉的人接回来,然后让他们干干净净地死去。要是能选择让他们做什么的话,我宁愿他们帮助这些人更好地活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他们更好地死去。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经历过太多死亡了,因此他们觉得死亡只不过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必经之路,所以更重要的是如何到达另一个世界。虽然我并不认为死时身边多一张床、身上少一点伤疤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另外,我仍然对教会这种经典的施恩方式持谨慎态度,他们就像是那种不停地抨击周围的人缺乏教养,却从不去深思其背后原因的人。在眼下,在这还在发生着一个孩子和一头山羊因为饥饿互相扭打撕咬着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却认为特蕾莎修女遭受的苦难更多,这种想法让我有些困扰。”
1702382821
1702382822 其实在此之前我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后来我了解到艾格尼丝·刚察·博亚丘小姐,也被称作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是一个很大胆的女性,有很多惊人的想法,例如她曾提出苦难是上帝给穷人的恩赐:“穷人们接受自己的命运这件事中蕴含着一些很美的东西,他们就像耶稣基督一样遭受苦难——这句话她说过很多次——世界在苦难中变得更加美好。”
1702382823
1702382824 大概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这位宗教人士请求在著名的博帕尔市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氰化物泄漏事件[23]中受影响的人们放弃索赔,选择“遗忘和宽恕”。另外,特蕾莎修女还在1981年造访了海地,接受了独裁者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给她颁发的荣誉军团勋章,在此之前她已经接受过此公的大量捐赠,她声称这位绰号“婴儿医生”的独裁者“热爱穷人,也受到穷人的爱戴”。对了,她还曾跑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去,在恩维尔·霍查的纪念碑前献了花。哦,她还曾替诈骗了无数小储户的一位美国银行家进行辩解,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曾在入狱前给了她许多捐赠。类似的事数不胜数。
1702382825
1702382826 我是在1994年去加尔各答考察的,那时我也还不知道艾格尼丝小姐是如何利用她的圣人光环的。“圣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任何他们想说的话。”这句教皇训谕被特雷莎修女用到了她所经历的最大的一场论战中:她强烈反对堕胎和避孕。1979年,她在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就曾说道:“堕胎是对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之后,为了打消人们的疑惑,她又说道:“从伦理的角度看,避孕和堕胎是同一回事。”
1702382827
1702382828 之后,在领取美国议会给她颁发的“荣誉国民”头衔时,她又说道:“穷人们可以没有吃的东西,也可以没有住的地方,但只要他们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也同样可以成为伟大的人。而堕胎和避孕使人们成为精神上的弱者,这才是最糟糕的贫穷,难以治愈。”而在座的上百位同意堕胎和避孕的议员们却也陶醉地送上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1702382829
1702382830 同一天下午,红衣主教詹姆斯·希克利也进行了附和:“她那充满爱意的宣言并非泛泛之谈,因为她是战斗在照顾挨饿的人们、受罪的人们的一线的人……”他声称特雷莎修女在为这些人而战斗。
1702382831
1702382832 特雷莎修女还有另一番高论:“所有人:国家也好,朋友之间也好,排球队也好,任务小组也好,都需要一个‘好人’:他得是一个典范,一个完美的人,他得在人们迷茫时给予他们希望。‘好人’分很多种,可能是一个仁慈的神父、一个反抗捕鲸者、一位无所不知的老者、一条狗、一位忘我的医生……他们得有一定的信仰。‘好人’是无可替代的,他们代表人类的生存状况。世界会在寻找‘好人’并把他们捧上神坛的过程中获得进步。”我不得不说,艾格尼丝小姐最后也确实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一个受到了全世界推崇的“好人”。
1702382833
1702382834 如今她的形象还在那个位置上高坐着。尽管时不时会有几个像我这样的人试图揭发一些她贪腐渎职的事件,却没什么人愿意听。人们都认为还是像现在这样继续把她看得纯洁高尚比较好,他们觉得这对大家都好。保持特蕾莎修女崇高形象还有利于巩固一些思想:首先,现世只不过是通往上帝所在的另一个世界的一段路罢了,所以人们在活着时发生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去另一个世界的准备,换句话说,我们得逆来顺受。所以特蕾莎修女最先做的就是修建一个收容所,好让人们干干净净地去死。而她自己却领了那么多奖,得到了那么多馈赠,还因为她的宗教事业而领取了很多补助金。她从来都没有公开过自己的账目,但是人们可以从她自己的话中略窥一二,她曾提到过自己在上百个国家建立起了大约五百所修道院。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在加尔各答建立过哪怕一家诊所。
1702382835
1702382836 我要再强调一遍,那位修女所鼓吹的核心理念是:苦难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后来又说“穷人们接受自己的命运这件事中蕴含着一些很美的东西,他们就像耶稣基督一样遭受苦难——这句话她说过很多次——世界在苦难中变得更加美好”。这些就是她的理念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人们在两千年来的妥协让步可以汇成简单的一句话:还没那么糟。“穷人们接受自己的命运这件事中蕴含着一些很美的东西”,也就是说,饥饿使挨饿的人显得更加高贵了,他们就活该有这个命运,这话听着像是恺撒大帝的口吻,却是我们这位“好人”修女说的。
1702382837
1702382838 如今,教宗方济各成了特雷莎修女上述言论的继承者,按照特雷莎修女的标准,他也是个“好人”,而且是个更有权势的“好人”。他挽救了地位直线下降的教会,这位信奉庇隆主义的教宗使得天主教廷重新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702382839
1702382840 也是由于他,更多的人又开始有了那种逆来顺受的思想,他们接受了自己压根听不懂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懂的人”是这么说的,而这些“懂的人”是有能力掌握真理的。
1702382841
1702382842 但无论基督教怎么努力,它安抚穷人的能力也可能永远都比不上印度教。实际上,宗教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生活惨淡,饱一顿饥一顿,那么他就需要相信存在着一个全能的神,这个神能向他解释所有的事情,为他主持正义。若真是如此,我倒是想请他解释一下,为什么小部分人能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能发号施令、掌管着他人的生死。不止于此,我还想请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告诉别人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不止于此,我还想再请他解释一下,世界一切的邪恶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不止于此。
1702382843
1702382844 当《圣经》中说穷人们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更接近天国时,西方的宗教第一次假想出了一种穷人们得天独厚的价值:作为补偿,他们会更先进入天国。也因此,穷人们应该接受悲惨的生活,因为现世的忍耐就意味着他们向更美好的生活在大步迈进。与此相反,印度教的理论更加极端,它不为人们提供任何美好的念想,也不给贫穷施加什么荣光,印度教认为,如果一个人很穷,如果一个人在受罪,那是因为他在为上辈子造的孽还债。也就是说,一个人穷是他自己的问题,活该他倒霉。在宗教用语里,这就叫作“业”,这也许是这个千年文明最好的发明了,它使得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对成百上千万衣不遮体的穷人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
1702382845
1702382846 这就是印度,一个真正的大国,他们喜欢称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之一,可能确实如此。他们不喜欢指出自己也是这个世界上拥有营养不良人口最多的国度,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里生活着最多的饥饿的人,这该是让人最不舒服的一种偶然搭配了吧。谁说不是呢。
1702382847
1702382848 3
1702382849
1702382850 当然啦,饥饿本身就是一个很让人困惑的事情。关于它的统计数字一直在变化,根本无法准确统计出有多少人正在挨饿。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生活在条件差的国家,它们无力自主统计相关人数,而就算有机构乐意代劳,也无法实行详细的普查,只能靠估算。
1702382851
1702382852 事实上,世界粮农组织的职责之一就是统计“世界饥饿人口”。他们也确实做过尝试:从农业入手,调查了食品的进出口情况、国家对粮食的利用情况、经济困境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从这些调查中,他们推算出人均可支配食物数量,再由人均所需卡路里值和该数字相减,从而得出营养不良的人口数量。这是个不错的方法,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个办法的弊端就是不够透明,他们可能会根据每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来修改这些数字。
1702382853
1702382854 世界粮农组织最近已经减少了他们对世界营养不良人口的统计数字,因为他们改变了统计办法。类似的统计该组织已经做过了多次,1974年该组织的专家们认为世界饥饿人口的数字大约是4.6亿,这一数字和诸如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其他组织的统计结果相差无几。在当时的报告中,专家们还预测说这一数字在十年后可能会达到8亿。到了1989年,预言变成了现实,统计数字变成了7.86亿。
1702382855
1702382856 但是在1990年,世界粮农组织重新核查了之前的统计数字,然后声称之前使用的统计方法并不准确,他们认为在1970年时不应该只有4.6亿的营养不良人口,而应该是它的两倍还多:9.41亿。这也使得他们有底气说那一年,也就是1990年的7.86亿并不意味着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反而是减少了。少了1.55亿人,这可是个大成就。
1702382857
[ 上一页 ]  [ :1.7023828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