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383889
1702383890
蒂瓦里先生继续讲着,他说他们那儿的很多农民都是喝农药自杀的,而正是这些农药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他紧接着给我们展示了几张照片,大部分是寡妇和孤儿的照片,但有一张照片里有一个自杀的人,他的眼睛睁得很大很大,好像在努力和迫使他闭眼的那股力量搏斗着。
1702383891
1702383892
之后蒂瓦里先生又说政府什么都没有做,富人们也什么都没有做,媒体也什么都没有做。当然,他说,有时候媒体上也会提几次这些问题,来迫使政府做出一些行动。政客们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费力,只有在某个记者或某家电视台报道了这些事的时候才惺惺作态一番。从《印度报》一位名叫帕拉古米·塞拉斯的记者的报道开始,上述问题才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位被昵称为P.塞拉斯的记者非常了解农民们的生活,也很了解印度的贫穷和饥饿问题。我已经给他发了好几封邮件了,试图约他进行一次采访,但他一直没有回复我。
1702383893
1702383894
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像过街一样千奇百怪。有的人感情丰富,会停下来盯着某只鸟看上半天,然后才去过马路。有的人急匆匆地低头看着自己的无扣衬衫过马路,好像是在那上面找着某颗扣子。也有的人更笨拙,他们闭上眼睛过马路。神奇的是这样过马路的人中有一些竟然活了下来,至少暂时是这样的。
1702383895
1702383896
1702383897
1702383898
1702383900
饥饿 孟买
1702383901
1702383902
有个人告诉我说印度出现满大街都是垃圾这个问题是有个演变过程的:之前,印度人习惯把垃圾随手一扔,因为狗和牛瞬间就会把垃圾吃光。
1702383903
1702383904
“而现在的问题是,垃圾的外面还包着一层塑料……”
1702383905
1702383906
我在孟买靠海的一家咖啡店的露天座位上吃了早餐,正在读着报,却不自觉地走了神:一只乌鸦跳到我的盘子里,叼起面包屑,飞走了。在这个社会里有一些像是隐喻般的现象存在着,大量的动物也来和人类争食。
1702383907
1702383908
印度社会像是把好几个世纪的特点糅合在一起了。没错,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纪,但好像几个世纪以来出现的不同阶层你都可以在这里看见。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富人既是这个世纪的富人,又像是17世纪的富人,因为他们对穷人的压迫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变本加厉的。
1702383909
1702383910
孟买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在沿海一线体现得最为明显:欧式的房屋、宽敞的街道、古老的树木……不远处,这些就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楼和商业中心,那里代表着现代化的孟买。孟买象征着一个现代繁荣的印度,在这座有2000万居民的城市里聚集着这个国家最多的财富,在那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汽车和商店越来越多,很多奢侈品品牌也进驻到了这座城市。然而在孟买也居住着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多的住在贫民窟的人。孟买的繁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涌入这座城市,每天都会有几千人离开农村来到这里,于是贫民窟就慢慢出现了。
1702383911
1702383912
人们遗弃了农村,然后被城市遗弃。
1702383913
1702383914
阿瓦妮说没错,说他在这里已经待了很久了,然而他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儿待多久。
1702383915
1702383916
“在这儿一切都是未知。你要是出门去哪个地方,就得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你不知道在回来时你的房子还在不在。”
1702383917
1702383918
阿瓦妮所说的房子只不过是在四根木杆上绑着一块塑料布搭起来的一座棚屋罢了,她住的地方甚至连棚户区都算不上。
1702383919
1702383920
“没在这儿住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出这里的情况。”
1702383921
1702383922
随着揽下八项奥斯卡奖、拿下4亿美元票房的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走红,孟买的贫民窟也火了一把,但实际上也不是人人都能住进贫民窟的:孟买1000万最贫穷的居民被称为“沥青居民”,也就是睡在大街上的人。他们有的睡在街上,有的在公共区域搭建起一座座棚屋,小路上、大道上、公园里、水沟中、垃圾堆上……他们到处搭建棚屋。没有人知道这个棚户区居民的确切数量,有人说是10万人,也有人说是25万。
1702383923
1702383924
几天前我跟着一位二十多岁、名唤吉妲的女孩在这附近转了几日,她之前在街上住了很久了,但多亏了“妇女团结组织”的资金援助,她最终摆脱了那种命运。“妇女团结组织”鼓励那些住在街上的妇女每天存入1卢比,几年后,组织就可以帮助她们建造真正的住房了。1卢比可以说已经是最低数额的钱了,但对于那些棚户区居民而言还是很难搞到,但很多人决定参与进来。在我认识她的时候,吉妲刚刚搬进了孟买郊区一个安置房小区的房子里。
1702383925
1702383926
“‘妇女团结组织’的参加人员只限于女性,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向吉妲发问道。
1702383927
1702383928
“首先在我们这儿,如果你把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那么拿主意做决定的只能是男人。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例如一个女人如果在天黑后外出的话,她的丈夫一定会打她一顿。而当女人们被组织团结起来后,她们才真正敢于走出自己的家门。一开始男人们对此很反对,但后来他们看到女人们解决了很多类似于住房之类的实际问题后,他们就不再说什么了。而且他们现在看待女人的方式也起了变化,不管怎么说,真正解决了问题的是女人们。”
1702383929
1702383930
“他们现在不打老婆了吗?”
1702383931
1702383932
“唉,不能说完全不打了,但至少打得少了。现在,如果哪个男人打了自己的老婆,组织的代表就会到他们家去尝试解决问题,说服男人别再做类似的事情了。很多时候这确实起到了效果。”
1702383933
1702383934
在那次对话中,吉妲给我讲述了她的童年生活:她上学、她在街上玩、到了晚上就吃她妈妈打扫房间的那家人送给她们的剩饭。吉妲和她的家人们既用不上卫生间,家里也没有电和自来水。每天清晨五点,吉妲和她的妈妈都要到隔壁的作坊里从水龙头上取些水,但她们只能那个时间才被允许取水。她的妈妈有时也会给吉妲一些她的雇主们送给她的衣服。吉妲一直到长大都没穿过一件新衣服。
1702383935
1702383936
“有时候我们能找到一块塑料布来当作房顶,有时候则找不到。但其实我更喜欢找不到的时候,因为那样我就可以借着街道上的亮光来读点东西了。”
1702383937
1702383938
吉妲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对她来说在学校里取得高分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老师对她很不友善,因为她是住在大街上的孩子,但另外一些则对她很好。吉妲每天的生活就是玩乐、学习、清洗、吃饭,那是一种很平淡的生活,虽然她们一直面临着“被毁灭”的威胁:迫于压力,政府会时不时地来把她们搭起来的棚子拆掉。在那些棚子被拆掉的夜晚,吉妲和她的家人、还有她的邻居们会默默地等着执法部门离开,然后再一次在同一个地方搭起几乎一样的棚子。
[
上一页 ]
[ :1.7023838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