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388694e+09
1702388694 游牧民族,自给自足的小农,都是无用人口、可丢弃人口的典型,全球化经济是大市场经济,这些人一点用处也没有。唯一有用的是在这片荒土之下的石油。但是目前还不能如愿消除这些游牧民族,他们还得在这生活,还有其需求,不仅如此,这些人之间还经常争斗,只有在扫除了这些障碍之后,才可以派出一些合格的技术工人去开矿。
1702388695
1702388696 障碍的消除至少不能立即实现,他们会慢慢地去实现,带着仁慈与所谓的尊重。
1702388697
1702388698 另外一件事就是创造自给自足的条件:基础设施、工具、各种知识等等。道路和运输的匮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以前市场上充斥了北方的商品,现在因为国界线的封闭这种情况也结束了。从南方运来商品非常昂贵,一年中的好几个月道路还不能通行。石油的缺乏加剧了现状,食品量很少,价格还奇高,大部分人承受不起。本地交易市场的高粱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涨了一倍的价格。因此,也导致了国际交易所谷物价格的攀升,例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1702388699
1702388700 有时候冲突和战争会直接造成饥饿,叙利亚正在发生的内战,导致农民无法耕种,商人无法买卖,生产者无法将面粉做成面包。这时候必须得承认,有些民族已经形成了战争文化,在收获季节协约休战,并且命令士兵修整,因为他们知道饥饿会让交战双方都溃败。
1702388701
1702388702 这里的战争并不是那么残酷,据说已经停止了,但实际还在继续,不明显、隐藏着,但依旧是产生饥饿的明确原因。战争意味着可怕的屠杀、不断地移民、持续的恐惧,人们的想法是种地已经不划算了,因为不知道是否可以收获。二十年间,在南苏丹生产粮食都非常困难,这个国家完全地依赖于国际援助。现在,大规模内战应已结束的时候,双方依旧为了石油而战,边境的摩擦不断,部落之间的争斗,散落的军队自行继续战斗,零星的爆炸,恐惧依旧,稀少的基础设施被摧毁,战争中埋下了200万个地雷。
1702388703
1702388704 暴力依旧产生着影响,道路被封,耕作依旧困难,人们都害怕待在原地不动,他们得不断地逃离,因为不断遭受攻击,不断被杀害。
1702388705
1702388706 南苏丹的暴力是石油战争中最贫穷、最丑陋的、最不被世人所知的一种,这种暴力一直存在,从冷战之后开始升级,“黑色液体战争”是今日最主要的冲突。
1702388707
1702388708 在冷战期间,两大霸权之争迫使美国使用更多“智慧”[38]去确保对石油国家的控制。每当出现变化无常的政府威胁到美国对当地石油的控制,美国中情局和他们的同伙们就准备搞军事政变,1957年的伊朗,1965年的印度尼西亚,1966年的加纳,美国态度依旧坚定。当美国再不需要当地部门掩饰其行动时,他们又找到了恐怖主义这一完美的借口来论证每一次入侵的合法性,那些暗潮涌动的石油战争变成了明面上的战争。
1702388709
1702388710 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在全世界一百三十个国家拥有737个军事基地,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即保障石油的获得。民主党副主席候选人,乔·利伯曼,在21世纪初曾说过,美国和中国为满足其能源需求而做出的努力“可能会将让对石油的争斗上升至白热化与危险化,正如美苏之间的核竞争一般”。
1702388711
1702388712 在这种格局下,2002年,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发起了倡议,对聂库马、贾斯汀、安吉丽娜、玛利亚、柯伟亚、士兵彼得、道德督导中尉和很多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倡议是:中东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美国需要通过“参与创建非洲新的安全和繁荣区”,来改善其石油供应,“非洲是美国影响力较大的地区之一。”
1702388713
1702388714 于是2007年,布什政府的最后一个措施之一即成立“美国非洲司令部”(Africom),美国军队在非洲的统一指挥部,旨在加强美军在非洲大陆的影响,第一次重要的行动为2011年北约入驻利比亚,这可是又一个产油大国。美国的非洲司令部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军队组织,2008年副司令罗伯特·穆勒上将,将其使命定义为“确保非洲自然资源顺畅进入国际市场”。
1702388715
1702388716 该举措确实奏效了,据估计,2015年美国消费石油的四分之一将来自非洲,非洲新发现的可通过液压方式开发的油田储量,降低了美国受制于中东、阿联酋和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任性和复杂的程度。非洲石油具有优势与劣势,石油储备并不在两三个强权政治国家手中,只需与这几个国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即可解决,而是掌握在十几个弱国手上,这可是更加容易控制。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安哥拉、几内亚、加纳、乍得,加上一些新探明的油区,非洲也成了全球最后一片未开发的土地之一。不久前,在民主刚果和乌干达边境上发现了整个非洲大陆储量最大的油区。
1702388717
1702388718 石油是丑陋的、肮脏的,还污染地球,还导致战争。但是石油产生的能量替代了牛背,替代了人的身体,这是无比美好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1702388719
1702388720 这是一种矛盾,一种悖论。
1702388721
1702388722 苏丹的内战正如一个预演,接下来的几年会持续不断地重复上演非洲“黑色液体战争”这一章,尤其是中美这两个石油进口大国之争,韩国、印度和俄罗斯时不时地加入精彩片段。苏丹最终只是这场大战中的一次战役,真正的利益相关人并没有参战,参战的只有一些可怜又可恶的本地人。200万死者和恒久的饥饿是这场战争附带的伤害。
1702388723
1702388724 这并不严重。
1702388725
1702388726
1702388727
1702388728
1702388729 饥饿 [:1702381347]
1702388730 饥饿 关于饥饿(六)比喻
1702388731
1702388732 1
1702388733
1702388734 三十年前,一本由阿玛蒂亚·森签名的书,宣布了温水的发明。
1702388735
1702388736 森仍然是帝国的产物,他是个印度人,但是生命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的英文环境中度过的。1933年出生于加尔各答,10岁的时候去了达卡生活,那时印度爆发了那个世纪最大的饥荒之一,超过300万人死于那场饥荒。孟加拉国的饥荒是向殖民宗主国英国运去无数吨粮食造成的后果,当时英国处于战争之中,想要弥补粮食的亏空。印巴本地的粮食仍有盈余,但是价格暴涨,穷人没有能力购买,如老鼠一般死去,而当时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并不担心,他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说,这事情不严重,因为“印度人的繁殖能力就跟兔子一样”。
1702388737
1702388738 森后来讲述,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印记,于是1981年,他以剑桥和哈佛的著名教授的地位,写下了《贫穷与饥饿:关于权利与剥夺的论文》这本书,书的开头是后来广为引用的一段话:“饥饿是一部分人没有获得足够粮食的结果,而不是没有足够粮食产量的结果。”下文还提道:“人们一直在讨论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人口的增长,然而,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判断。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地区,除了非洲,粮食供应的增长与人口的扩张相比是齐平甚至是更多,但是这并不表明饥荒被系统性地消除了,因为饥饿是由是否拥有粮食权而决定的,而不是粮食产量造成的。更甚者,最糟糕的饥荒都发生在人均粮食产量并没有发生明显下降的地区。”
1702388739
1702388740 “说饥饿不应简单地归因于粮食供应,而是归因于粮食分配是正确的,但也是无用的,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粮食在社会不同部门的分配呢?权利的问题又把我们引向了财产和财产结构问题……”
1702388741
1702388742 而我止不住地想起一句话,那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的一句话、几十年都搁置不用的一句话,但是也有过其辉煌的历史,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类似常识的句子:没钱的人就挨饿,这不是常识么。
1702388743
[ 上一页 ]  [ :1.7023886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