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15688
1702415689
和钢琴家基思·贾勒特、吉他手阿德里安·比劳一样,迈尔斯和他的乐队都是音乐界的奇才。这些传奇音乐人的创作好像离普通人很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迈尔斯喜欢即兴创作而不是精雕细琢?即兴创作意味着音乐家失去了对音乐的掌控,很可能换来一声“可我没能成功”的无奈叹息。
1702415690
1702415691
正如不完美的贝森朵夫钢琴给基思的音乐会带来了挑战,电影配乐也给迈尔斯带来了挑战,这一挑战迫使迈尔斯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寻找新的爵士乐风格。《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是一部黑色电影,讲述了巴黎一对奸夫淫妇谋杀女子的丈夫后,在逃亡中被诬陷成杀害一对老夫妻的凶手的故事。此前,迈尔斯一直在创作波普爵士乐,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节奏明快、跌宕起伏,技术难度很高。而《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基调荒凉,节奏缓慢,还有大段人物内心独白,与波普爵士乐格格不入。因此,迈尔斯不得不放弃自己熟悉的爵士乐风格,在三个小时内即兴创作出和电影风格一致的爵士配乐。走出舒适区的迈尔斯偶然来到一个全新的音乐领域,他开拓这一领域,成就了《蓝色调调》,由此登上创作巅峰。
1702415692
1702415693
其实,即兴创作一首爵士乐要比一般作曲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泛蓝调调》的录制只花了不到9个小时[4],却在商业和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要知道,披头士乐队录制《佩伯军士孤寂的心俱乐部乐队》时一共花了700个小时。可见,速度快、成本低并不等于质量差。
1702415694
1702415695
即兴创作的另一个优势是灵活。前面说过,“即兴创作意味着音乐家失去了对音乐的掌控”,其实这话并不准确。因为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掌控,它只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之中。演讲者脱稿演讲确实存在风险,看看佩里和米利班德这对难兄难弟就知道了。但是,没有草稿的限制,演讲才能更加灵活,演讲者才能更好地和观众交流,才能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即兴发挥的演讲人可能无法全面把控一场演讲,带着稿子的人也很容易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陷入慌乱而不知所措。
1702415696
1702415697
速度快、成本低、灵活性强这三大优势加在一起,难道还不足以表明即兴创作虽然充满混乱和挑战,但比精心准备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吗!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迸发一种神奇的火花,这个原理最近终于有了科学解释。
1702415698
1702415699
“它(火花)具有一种魔力,却不是一种魔术,”查尔斯·利姆(Charles Limb)说,“它是人类大脑的产物。”
1702415700
1702415701
利姆是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外科医生兼神经科学家,他还很喜欢玩爵士萨克斯。对利姆来说,除了即兴爵士乐以外,神经科学家目前能够研究的艺术创作领域十分有限。小说家完成一部作品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而爵士音乐家只要灵感一来,便能在数秒至数分钟的时间内创作出一个作品。神经科学家认为即兴爵士乐的创作条件是可以被人为模拟的,因此即兴创作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操控,类似于提前准备演讲稿。
1702415702
1702415703
目前,科学家可以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到即兴创作时大脑的变化。fMRI的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的脑血流的变化,类似一台扫描仪在扫描人的大脑。想象自己平躺在一个巨型甜甜圈或者老式iPod的白色圆圈之中,头部被固定,膝盖上有一小排塑料琴键(琴键不可掺杂任何钢质,否则扫描仪产生的强大磁场能让琴键瞬间爆炸,击碎扫描仪和受试者的脑袋)。实验中,你弹奏琴键,通过上方的镜子看见自己的双手,琴键发出的声音被直接传送到另一个房间的扬声器里,然后再传回你的耳朵,听上去还不错吧。
1702415704
1702415705
尽管这项技术有其局限性,不过利姆和其他几位神经科学家还是发现了一些即兴创作时大脑的有趣表现。科学家邀请了6位职业爵士钢琴师参与实验。实验的第一阶段,钢琴师即兴创作了一些爵士乐片段,第二阶段他们则弹奏了提前记忆过的乐谱。利姆和艾伦·布朗(Allen Braun)对比分析了6位钢琴师在即兴弹奏和非即兴弹奏时大脑呈现的变化,发现了大脑前额皮层的变化规律。人的大脑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前额皮层。“前额皮层控制我们的意识,”利姆说,“包括高级记忆、自我认识、道德感和幽默感。较复杂的认知过程都有前额皮层的参与。”科学家发现,即兴创作时,位于额头顶端左右两侧的背侧前额皮层和覆盖于眼眶之上的眶额皮层不但没有被进一步激活,反而关闭了。相反,位于鼻梁处的腹内侧前额皮层则变得更加活跃。这一变化规律不仅存在于即兴爵士乐的创作过程,布朗展开的另一项研究揭示出,这一变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自由式说唱。
1702415706
1702415707
这一变化规律说明了什么?音乐人在即兴创作的时候,会努力摆脱自己的意识,压制控制的欲望。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自己。我们尊重标准和规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即便气得想揍人也绝不会轻易动手,这些都是通过意识实现的自我约束。利姆认为,一定程度的自控是必要的,但过度自控则不可取,“一旦走向极端,自控便会成为创造力的毒药,而即兴创作则是一剂解药”。
1702415708
1702415709
音乐人在即兴创作的时候,不用理会所谓的标准,他们关闭了意识,任由出现在脑海中的声音流动。这时大脑好像进入了一种微醺状态,思维得到释放。状态极佳的时候,音乐人的灵感会像泉水一样汩汩而出,最终幻化为一段美妙的旋律。对普通人来说,关闭大脑意识听上去很恐怖,我们又不是音乐家,干吗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失控,风险会不会太大?这种想法其实不必要,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即兴发挥能给普通人带来什么。
1702415710
1702415711
2012年7月11日,英国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O2居然戏剧性地断电了,伦敦地区首先受到影响,然后迅速蔓延至其他地方,断电持续了整整24个小时,波及用户达几十万,移动电话、座机和宽带都受到了影响。很多用户开始在推特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有些人简单地抱怨几句,有些人则骂得相当难听,O2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1702415712
1702415713
用户对O2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当天涉及O2的推特评论数量是平时一周的20倍,”时任O2通信部经理尼古拉·格林(Nicola Green)说,“数万条推特评论一下子涌向我们,将我们淹没。”
1702415714
1702415715
面对这次危机,O2的公关团队开始启动标准程序:在推特上给用户留言道歉,添加有关最新情况的链接,公关人员机械式地复制粘贴“我们为造成的不便向您道歉,最新情况请登录http://status.o2.co.uk/”。对那些骂得很难听的键盘侠,公关人员选择直接忽略。
1702415716
1702415717
这种公关方案过于脸谱化、缺乏诚意,网友自然不买账。公关团队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工作人员名叫克里斯,他决定另辟蹊径,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
1702415718
1702415719
用户1:我不想撒谎,我恨不得立刻甩了O2@O2。
1702415720
1702415721
克里斯:可是我依然爱你!
1702415722
1702415723
用户2:去你的,去死吧!
1702415724
1702415725
克里斯:我发完这条推特就去。
1702415726
1702415727
用户3:@O2我接受你的道歉,那是不是我下月不交电话费的时候,也可以说句“对不起”了事?滚回你妈妈那去吧。
1702415728
1702415729
克里斯:她说“不,谢谢”。
1702415730
1702415731
克里斯的做法其实存在很大风险,只要一个字没说对,矛盾便会升级,抱怨和谩骂的巨浪便会排山倒海般向公关部袭来。他的上司格林一边应对不断涌入新闻办公室的媒体提问,一边和行政总裁制定统一公关策略。如果克里斯和同事没有擅作主张,只是乖乖地继续等待上级的决定,风险肯定小得多。克里斯的任何一条回复都可能火上浇油,给用户留下厚颜无耻、贫嘴耍贱的印象,到头来还得给网友解释道歉。但是直觉告诉他,这样做无论如何比戴着一张脸谱要好。
1702415732
1702415733
克里斯发的推特很快吸引了大批网友,同事也纷纷加入战线,模仿他的语气,O2账户一下子多了几万粉丝。一些围观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假扮用户模仿克里斯的无厘头推特。一位网友说:“我的O2手机突然长出了胳膊和腿,把我妈妈推下了楼梯,请@O2立刻处理!”O2先是表达了同情,然后问:“你的手机当时正在运行‘愤怒的小鸟’吗?”
1702415734
1702415735
还有一个网友发了一张鸽子照片,上面用图像处理软件写了一句广告语“飞鸽也能传书”。O2公关见了,一本正经地询问:“飞鸽多少钱?给我来一只!”
1702415736
1702415737
另一位网友凑趣说:“我一个问题也没有”。O2秒回:“可我有99个。”还有一位网友说:“不管今天谁在打理O2的推特账号,O2都得给他的盒饭加鸡腿。看好你哟!”O2回复:“不要鸡腿,要抱抱。”
[
上一页 ]
[ :1.7024156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