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15999
特朗普的竞选对手都是老练的政客,会精心准备每一篇新闻稿并提前和媒体通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丑、维护政治形象。但是,无论他们的演讲或声明如何精彩,特朗普随随便便一条推文便抢去他们的风头,民调支持率也不断上升。
1702416000
1702416001
2015年的一天,我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消息,只有一个链接和一句评论:“特朗普在干扰竞选对手的OODA循环。”
1702416002
1702416003
“OODA循环”是一个军事术语,首次出现在一份长达196页的文件里,文件名为“冲突的模式”。OODA代表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即观察、判断、决策、行动。该术语的提出者是退役的美国空军上校约翰·伯伊德(John Boyd)。尽管伯伊德已经去世20多年,但他依然是无数军事家的崇拜对象。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武装冲突可以看作敌对双方互相较量谁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循环程序。双方都从观察开始,观察自己、环境和敌人。基于观察,获取重要外部信息,及时调整对策。最初,伯伊德运用OODA循环来阐述空战战术,但是之后他把OODA循环发展为一种战略,一种让敌人心理瘫痪的战略。[3]我们可以借助伯伊德的理论去理解隆美尔、贝佐斯和特朗普。
1702416004
1702416005
伯伊德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年纪轻轻便已成为美国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凭借非凡的军事智慧,他总是能在空中打败对手。伯伊德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册,供参加空中演习的其他飞行员使用。册子里详细解释了怎么利用飞行动作迷惑敌方,这本册子后来成了指导空战的“圣经”。
1702416006
1702416007
20世纪60年代,伯伊德提出了能量机动论,用来评价战斗机的机动性,即飞机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飞行速度、髙度和方向的能力。朝鲜战争时期,美国F–86佩刀一次又一次击落苏联米格–15。这一结果令人不解,因为米格在最大飞行高度、爬升速度和机炮威力方面都更具优势。伯伊德建议美军飞行员利用各种机动动作迷惑苏联飞行员,由于佩刀的视野更清晰,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迷惑敌人的同时也迷惑了自己。这一战术直接使苏联和朝鲜的飞行员感觉自己在和幽灵对决。伯伊德的能量机动论刷新了美军对空中作战的传统认识,同时影响了整个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方向。1975年,伯伊德离开了美国空军,他有更伟大的理想要去实现——进一步发展OODA循环理论和能量机动论。
1702416008
1702416009
年轻的时候,伯伊德有一个绰号——“40秒钟伯伊德”,因为他最多需要40秒的时间便能搞定对手。离开空军后的他,变成了“6小时伯伊德”,因为他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介绍经过完善的“OODA循环”。伯伊德很是享受退役后的自由,因为他不再需要为政府部门卖力。他每天穿着一双拖鞋、一身磨破的衬衫和运动裤到处走动。政府部门不乏对伯伊德的理论感兴趣的高管,可是他们腾不出来6小时,于是要求伯伊德做个简报即可。可伯伊德从不妥协,要么细讲,要么拉倒。有一次,伯伊德直接对五角大楼海军总司令的助手说:“既然你们老板日理万机,我倒有个办法不耽误他的时间,连简报都别听了。”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1702416010
1702416011
尽管伯伊德脾气如此臭,他的理论还是掀起了一股浪潮,本来最开始只有一小群人听过伯伊德的讲座,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你必须听听伯伊德”传遍了华盛顿的大街小巷。每次举办讲座的时候,国会的工作人员和各大媒体的记者都挤满了报告厅。《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的记者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商界教皇”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美国未来的国防部长和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都成了伯伊德的忠实听众。
1702416012
1702416013
OODA循环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源于伯伊德对朝鲜战场的思考。佩刀之所以能够战胜米格,是因为佩刀能够更迅速地变换蛇形机动的方向,换句话说,佩刀的瞬间机动能力更强。随后伯伊德进一步联想到历史上的战役,总结出战场上的OODA循环。伯伊德的讲座涉及很多历史战役,从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汉尼拔指挥的迦太基军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击溃了罗马大军),到1976年夏天的恩德比突袭(以色列特种部队成功从巴勒斯坦军方手上解救出一百多名人质)。从汉尼拔到特种部队,从隆美尔到历史上其他有名的军事家,他们总是率先完成OODA循环,然后迅速采取行动,干扰、延长、打断敌人的OODA循环。
1702416014
1702416015
我的一位朋友在绿色和平组织工作,这一环保组织为了和石油公司较量,所有成员都要学习OODA循环。政治评论家乔什·马歇尔(Josh Marshall)把杰布的退选归因于特朗普对其OODA循环的干扰。特朗普巧妙利用推特攻其不备,谁也摸不清他的节奏。
1702416016
1702416017
竞选期间,特朗普被爆出了很多丑闻,但是他总是能通过制造新的话题转移公众关注的焦点,将负面影响最小化。特朗普只在主场作战,只能由他牵着对手的鼻子走,决不允许对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也是为什么他直接缺席在艾奥瓦州举行的最后一场共和党总统竞选人辩论,由福克斯新闻频道直播。特朗普以辩论主持人梅金·凯莉对他“有偏见”为由,拒绝参与这场游戏。第二天,特朗普独霸各大媒体头条。对特朗普来说,兵贵神速,行动的及时比行动之前的准备更重要,他必须确保敌人没有时间做出正确反应。
1702416018
1702416019
而杰布·布什显然不同意特朗普的观点,他从不打无准备之战。1941年,德军最高指挥部和隆美尔通话时,用了一个形容词描述英军指挥官——迟钝。这个词也可以用在特朗普的竞选对手身上。历史学家戴维·弗雷泽(David Fraser)给出了详细解释:“英军的行动反复证明其思想之僵化、反应之迟钝,他们总是跟不上战情的变化。”
1702416020
1702416021
英军将领和隆美尔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军迟钝、笨拙、不愿冒险,隆美尔迅速、灵活、英勇果断。尽管英军最初有欧康诺,但是100个欧康诺也不及一个隆美尔。在和隆美尔的较量中,欧康诺沦为战俘。
1702416022
1702416023
1997年,贝佐斯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演讲,他向台下的师生介绍了亚马逊。那个时候,亚马逊还只是一股溪流,尚未发展为网络巨头。大部分美国人都没听说过它,即使知道的人,也不太敢用信用卡在亚马逊买东西,怕被盗取个人信息。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是未来的商界精英,他们能够判断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只不过,他们并不看好亚马逊,他们看好的是亚马逊的强劲对手——巴诺书店。
1702416024
1702416025
几个月以前贝佐斯就和巴诺书店的掌门人莱恩·雷吉奥(Len Riggio)、史蒂芬·雷吉奥(Stephen Riggio)交过手,当时贝佐斯带着一位同事和雷吉奥兄弟在西雅图一家餐厅吃晚餐。雷吉奥兄弟的父亲是一名拳击手,莱恩继承了父亲的铁血,将巴诺书店发展为全美最大的连锁书店。要知道创立之初,巴诺书店只有一家店面,位于曼哈顿,可谓困难重重。1996年,巴诺书店的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而亚马逊只有1600万美元。在出版商眼里,巴诺书店可以决定一本书的命运。无论是在北美各地的购物中心还是在热爱读书的人心里,巴诺书店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从1992年到1997年,巴诺书店抢占了独立书店占领的半壁江山。
1702416026
1702416027
用餐时,莱恩“亲切地”告诉贝佐斯,他应该接受巴诺提出的收购方案,因为不久巴诺书店也将发展线上业务。贝佐斯的助理回忆莱恩的原话是:“你做得很好,至少到目前为止,可是一旦我们上线,你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1702416028
1702416029
似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和莱恩想到一块儿去了。他们都知道网上书店的发展潜力巨大,只是他们都认为亚马逊要和巴诺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一旦巴诺上线,亚马逊便会成为历史。
1702416030
1702416031
“我无意冒犯,但是我觉得您真的应该把亚马逊卖给巴诺书店,然后退出。”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贝佐斯说。
1702416032
1702416033
贝佐斯承认和巴诺作对确实有风险,但是他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他相信只要他不放弃,敢于制造混乱,根据外界情况随机应变,他就能成功地迷惑对手。这不仅仅是针对雷吉奥兄弟,还包括其他零售业巨头——玩具反斗城、塔吉特,甚至沃尔玛。
1702416034
1702416035
贝佐斯对台下的观众说:“你们可能高估了巴诺。其实这些拥有数家实体零售店的大型企业过于习惯现有的运作模式,这导致他们无法灵活应对网络这一新的销售渠道。不信就等着瞧吧。”
1702416036
1702416037
贝佐斯的预测完全正确。首先,由于巴诺书店的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线上业务会浪费很多资金,雷吉奥不想投入太多,破坏公司的财务状况。其次,巴诺书店的配送网络虽然强大,但是其主要功能是将大批书籍打包送往美国各地的零售店,而不是将单独一本书送到某一个客户手里。另外,雷吉奥希望管理人员仍然把重心放在实体店,而不是被网店分心,这直接导致巴诺线上业务管理不善。巴诺积累了丰富的实体书店管理经验,面对网络销售这一充满混乱的新渠道,他们犹犹豫豫,反而成就了亚马逊。
1702416038
1702416039
玩具反斗城在和亚马逊的较量中同样也败下阵来。1999年圣诞节,亚马逊不计成本地疯狂采购玩具,在反斗城的眼里,这种行为太疯狂了,尽管反斗城也承认亚马逊确实有一些收获:赢得了更多客户,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最好的玩具网店。
1702416040
1702416041
当时,玩具反斗城也有自己的网店ToysRUs.com,但是他们最火的玩具都被亚马逊洗劫一空。圣诞节前几天,媒体就爆料“玩具反斗城快没玩具卖了”。很多客户订购了玩具却收不到货,反斗城因此被联邦商务委员会罚款35万美元,因为他们没有提前告知客户实情。还有其他几家公司也因为供货不足挨了类似罚款,但是亚马逊没有。亚马逊这番抢购虽然让公司损失巨大,但是他们也赢得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顾客的信任。在这些顾客眼里,玩具反斗城放了他们鸽子,而亚马逊则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1702416042
1702416043
亚马逊的竞争对手输就输在过于轻敌。2007年,外界谣传亚马逊要发售电子阅读器Kindle。当时巴诺的行政总裁是史蒂芬·雷吉奥,他此前也尝试过开发电子阅读技术,但是失败了,浪费了很多资金,所以他也没在意谣传,觉得亚马逊未必会成功。“现在或者未来好几年,巴诺都不适合继续开发电子阅读技术,因为市场还没有准备好。什么时候有市场,什么时候再说吧。”史蒂芬慢吞吞地对其管理层说。
1702416044
1702416045
出版商也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在和亚马逊商谈电子书版权的时候,忘了规定图书电子版在Kindle上的最低售价。一本售价30美元的精装图书,在Kindle上只卖9.99美元,价格差这么大,谁还买纸质书。Kindle一上市便在数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由于生产商出了问题,Kindle一度脱销。在一些行家眼里,亚马逊显得业余而可笑。但是后退一步再想一想,观点便会发生改变。没错,Kindle确实脱销严重,但是亚马逊已经抢先占领了电子阅读市场。2009年,亚马逊在电子书市场的占有率为90%。
1702416046
1702416047
亚马逊进军云计算领域的时候,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前期的准备并不充分,初期阶段的一些技术问题也没有解决,定价不合理导致亏损。然而,在短短几年内,亚马逊,一个卖书的,变成了云计算的领头羊。一些分析家认为云计算的市场价值要高于网上书店。机会就在眼前,可是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谷歌、苹果和微软之类的顶级企业纷纷与之失之交臂,唯独亚马逊抓住了机会。
1702416048
[
上一页 ]
[ :1.7024159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