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16045
出版商也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在和亚马逊商谈电子书版权的时候,忘了规定图书电子版在Kindle上的最低售价。一本售价30美元的精装图书,在Kindle上只卖9.99美元,价格差这么大,谁还买纸质书。Kindle一上市便在数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由于生产商出了问题,Kindle一度脱销。在一些行家眼里,亚马逊显得业余而可笑。但是后退一步再想一想,观点便会发生改变。没错,Kindle确实脱销严重,但是亚马逊已经抢先占领了电子阅读市场。2009年,亚马逊在电子书市场的占有率为90%。
1702416046
1702416047
亚马逊进军云计算领域的时候,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前期的准备并不充分,初期阶段的一些技术问题也没有解决,定价不合理导致亏损。然而,在短短几年内,亚马逊,一个卖书的,变成了云计算的领头羊。一些分析家认为云计算的市场价值要高于网上书店。机会就在眼前,可是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谷歌、苹果和微软之类的顶级企业纷纷与之失之交臂,唯独亚马逊抓住了机会。
1702416048
1702416049
亚马逊不断进军新的领域,不畏亏损,努力克服每一个问题,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多亏了亚马逊的坚决果断、敢于创新、不畏混乱,反应总是慢半拍的竞争对手只有望尘莫及。
1702416050
1702416051
从隆美尔率领手下以少胜多击溃英军,到贝佐斯以弱胜强赶超巴诺书店,再到特朗普敢于抗衡布什家族,处于劣势的人总是利用混乱取胜,这不是他们的特权,处于优势的人同样可以采用这一策略。伯伊德的理论从未说过强大的部队就不能机动作战、迷惑敌人,打乱对手的OODA循环。然而事实是,如果能够按顺序组织、准备、协调,就没人愿意冒险了。
1702416052
1702416053
需要注意的是,机动作战并不能保证一定胜利,却必定会带来错误、指责和压力。1941年,隆美尔试图攻占筑垒坚固的托布鲁克港口,这一次他没有得逞,意志力顽强的27000名澳大利亚士兵成功抵抗住了德军的攻击。要是隆美尔没有像往常一样依赖他的灵活机动战术,而是制定更加详细的策略、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托布鲁克港口可能就是德国的了。隆美尔的手下伤亡惨重,隆美尔依然坚持强攻,直到他的下属拒不服从命令。是人就会尝到失败的滋味,隆美尔也不例外,然而,绝大多数时候速度和灵活给隆美尔带来的是成功。
1702416054
1702416055
贝佐斯也尝了很多苦头。2013年春,亚马逊英国官网一个第三方卖家开始在亚马逊卖T恤,上面印着诸如“保持冷静、尽情抢夺”之类的反社会口号。有些卖家利用亚马逊平台卖垃圾书,里面的内容全是抄袭的。2015年1月,警察搜查了日本亚马逊办公室,因为有人举报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向儿童出售色情产品。2015年夏,亚马逊发现自己的网站上出现了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制作的宣传手册。这些事件都将亚马逊推上了风口浪尖。
1702416056
1702416057
既然亚马逊欢迎第三方卖家在其平台上进行销售,这些情况就很难避免。设计师蒂姆·马利(Tim Maly)评价亚马逊:“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店,它是一个集市,集结了大批有潜力的商品,它还是全球供应商,书店只是它众多身份之一。”
1702416058
1702416059
亚马逊最开始尝试集市的时候,其产品经理很是头疼,因为第三方卖家的商品很多时候比亚马逊自营产品价格低。除此以外,一些卖家不断让亚马逊颜面扫地,比如上面提到的那种T恤就堂而皇之挂在亚马逊官网,上面就是亚马逊的图标。
1702416060
1702416061
贝佐斯总是愿意尝试,愿意冒险,不管这些尝试会给亚马逊制造多少麻烦,也不管外界如何质疑。到目前为止,他的尝试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亚马逊集市卖出的商品接近亚马逊卖出总商品数的一半。一些分析学家认为亚马逊集市可能比亚马逊自营产品利润空间大。尽管亚马逊的不断扩张使公司利润微薄,但是从金融角度讲,亚马逊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1702416062
1702416063
现在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混乱的形式能带给你的裨益是大于随之而来的风险和代价的。假如你正在参与竞争,你要怎么做才能打乱对手的OODA循环,让他变得迟钝呢?
1702416064
1702416065
要找到答案,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这个人曾是北非战场上最让隆美尔头痛的对手,他曾带领手下60来人在8个月内摧毁了数百架德国飞机、数百辆车辆和大量物资弹药。他神出鬼没,是德军的噩梦,德军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幽灵少校”。他本人成了德军元帅隆美尔的头号打击目标,也让希特勒大为愤怒。
1702416066
1702416067
这位幽灵少校名叫大卫·斯特林(David Stirling)。这家伙运气背,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在一次跳伞训练中摔断了腿,还差点儿摔断脊椎。躺在病床上的斯特林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小股部队突袭德军的机场,摧毁他们的飞机?刚刚出院,斯特林便拄着一对拐杖来到位于埃及的英国陆军中东司令部,身高近两米的他这会儿像只笨拙的黑熊。斯特林没有通行证,他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地想混进去,但是还是被哨兵赶了出去。于是,斯特林一瘸一拐地走到附近的一棵树下,背靠着树佯装休息,他趁哨兵没注意,迅速从栅栏的一个缺口钻了进去,踉踉跄跄跑过前院。哨兵回过神来的时候,斯特林已经溜到前门了。
1702416068
1702416069
斯特林随便闯进了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位军官。斯特林告诉这位军官,他可以带领小支精锐部队空降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前线,然后偷袭德军机场,切断德军的供给。斯特林运气不好,这位军官其实认识他,而且不喜欢他,因为有一次斯特林在军官的课上睡着了,碰巧这个大高个儿又如此扎眼,军官不仅否定了这一提议,还警告说他不会让斯特林得逞。军官接到了哨所的电话报告有人(斯特林)闯了进来,当军官放下电话的时候,斯特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702416070
1702416071
从办公室溜走的斯特林又撞见了一位高级军官——尼尔·里奇(Neil Ritchie)将军。斯特林总算遇见了伯乐,里奇对他的计划很感兴趣,见他如此有想法和魄力,答应给他一支60人的部队试试身手。很快,他们便开始了魔鬼式的跳伞训练。这支部队的名字叫特种空勤团(SAS),全球第一支特种部队的前身。
1702416072
1702416073
斯特林勇闯英军司令部[4]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首先,你得主动争取机会。斯特林并不知道自己会遇见哪位军官,他唯一确定的是总会遇见一位的。贝佐斯在创办亚马逊的时候,也不可能预测未来究竟会怎么样,他唯一确定的是总会有一些令人兴奋的事发生的。
1702416074
1702416075
其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灵活应变,突破一切障碍。既然骗不了哨兵,斯特林就干脆偷溜进去。既然第一位军官不买账,那就溜之大吉寻找下一位“买家”。
1702416076
1702416077
最后,兵贵神速。要是斯特林没有跑过英军司令部的哨兵,他恐怕就见不到自己的伯乐里奇将军了。
1702416078
1702416079
兵贵神速也就意味着一个团队在确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不应该浪费过多的时间做协调工作。斯特林经常把自己的小股部队分成更小的团队让他们独立作战,隆美尔也是这样,贝佐斯也不例外。贝佐斯曾经告诉自己的管理层少花些时间在沟通上,因为贝佐斯认为一个部门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自己的职责,而不是随时了解另一部门的情况。这也是伯伊德反对军队“完全同步”的原因,他说应该同步的是钟表,而不是军队,如果每一个计划都要互相通报,只会浪费时间、拖延行动。他的这一观点在军方引起了很大反响。
1702416080
1702416081
特种空勤团早期执行任务时,严格遵守了以上原则。他们第一次行动的目标是炸毁德军机场的飞机。当时,两军之间隔着大片不易通行的沙漠,所以要袭击机场,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斯特林一开始选择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行动之前,斯特林的队员一直在接受跳伞训练,但他没想到,还没到目的地,他们的飞机就被德军发现了。好不容易摸到机场的时候,德军早就架好了机关枪恭候。结果,65人里,只有22个活了下来。斯特林认识到,问题主要出在交通工具上。他随即改变了战术,放弃了飞机和降落伞,采用轻型越野车,由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驾驶。
1702416082
1702416083
突袭时,他们又被德军盟友意大利的侦察机发现了,但是斯特林并没有因此取消行动。他将手下分成两组,分头袭击两个机场。第一个小组失败了,但是由其副手帕迪·梅恩(Paddy Mayne)率领的第二个小组成功了。梅恩和手下引爆燃烧弹,几乎炸毁了机场上的所有飞机。
1702416084
1702416085
斯特林和梅恩甚至认为如果他们再少花些时间在侦察上,德军的损失会更加惨重。一定的侦察确实有助于熟悉对手,但同时也给了敌人准备和反应的时间。他们决定以后的秘密行动要更加迅速,即使没有充分了解对手。这样才能做到攻其不备,速度比充分准备更重要。
1702416086
1702416087
在特种空勤团成立以前,很多军队就已经将偷袭作为一种战术使用,只不过成功率并不高。英国另一特种部队陆军突击队比空勤团早一年组建,负责沿法国和挪威海岸突袭法西斯力量。和空勤团不同的是,陆军突击队每一次行动都有几百至几千人参与,而且要求行动必须高度统一。虽然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也失败了很多次,伤亡率高得惊人。由于行动人数过多,突击队无法做到机动作战、灵活应变,又何谈“突击”,倒是给了对手还手之机。
1702416088
1702416089
斯特林带领的特种空勤团恰恰相反,他们只有60来人,能够不断根据变化的战况调整战术,他们不在乎是否每个人的行动都能同步。1942年春,特种空勤团深入到敌方势力范围,斯特林计划将一条小船放到敌方驻守的港口附近海岸,然后趁着夜色划着小船潜到敌人的眼皮底下,悄悄将水雷安装在敌方的邮轮和其他船只上。数周准备之后,他的计划泡汤了,他们的车开进了一个大坑,小船也被撞坏了,之前的希望全部落空。
1702416090
1702416091
斯特林安慰手下:“没关系,如果我们不能炸掉那些船只,我们就去炸德军港口的那些军事设施。”他骗手下他此前就这样打算过,只不过只能选择一个方案,要么炸船只,要么炸港口。
1702416092
1702416093
斯特林的口气听上去让人觉得小船没了反而是一件好事,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接下来几个小时,空勤团的人将炸弹绑在水管上,毁坏了库存的食物和供给车,炸掉了近20辆装满石油的油罐车。这对隆美尔是致命的,比失去所有船只还致命。后来,特种空勤团才发现当晚敌军港口并无油轮停靠,即使小船没有被撞坏,也无用武之地。
1702416094
[
上一页 ]
[ :1.7024160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