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16342e+09
1702416342
1702416343 法航447号航班:自动化将人们带进深渊。
1702416344
1702416345 睡眼惺忪的机长马克·迪布瓦(Marc Dubois)走进驾驶舱,眼前一片混乱。飞机剧烈摇晃,连仪表盘都看不清了。刺耳的警报响起,穿插着自动语音系统发出的“失速,失速,失速”。副驾驶大卫·罗伯特(David Robert)和皮埃尔–凯德里克·博南(Pierre-Cédric Bonin)坐在操作系统前面。“怎么回事?”不明就里的迪布瓦用一种平静的口吻问道。
1702416346
1702416347 罗伯特的回答则显得有些慌。“飞机已经完全失控,原因不明,我们尝试了一切办法都没用!”
1702416348
1702416349 其实当时飞机还没有彻底失控,驾驶舱的机组人员仍然控制着飞机,但是他们并没有尝试所有办法,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防止飞机坠毁,却被机组忽略了。从这两点讲,罗伯特回答错误。但是对于飞机失控的原因,机组确实一头雾水。
1702416350
1702416351 2009年5月31日晚间7点29分,法航447航班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目的地巴黎。途中飞机不幸坠毁大西洋,机上228人全数罹难。现在看来,当天执飞的三位飞行员都有不足的地方。副驾驶皮埃尔–凯德里克·博南,32岁,是个新手,没什么经验。副驾驶大卫·罗伯特,37岁,飞行经验比博南要多一些,但由于新晋为法航的经理,已经没再全职飞行,多少有些生疏。58岁的机长马克·迪布瓦飞行时间最长,经验最为丰富,但那天白天他和另一名休假的乘务员去逛了趟里约热内卢,根据事后报道,上飞机前他只睡了一个小时。
1702416352
1702416353 法航447航班使用的是空客A330,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飞行平稳、操作简单。所以,即便机组人员都不在状态,也不至于太担心。跟其他现代飞机一样,空客A330配备自动驾驶仪,只要设定好程序,飞机便可沿着既定航线飞行。它还有一个更为先进的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即电传操纵系统。在老一代的飞机上,飞行员要手动控制飞机的襟翼、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更多的手动操作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失误率。而电传操纵系统能有效降低人工失误,使飞行更加安全。驾驶员的操作不是直接传递到操纵面,而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系统会检测飞行员的操作故障或错误,再发送正确指令来动作襟翼、机翅和副翼。电传操纵系统横亘于飞行员和飞机之间,像一个机智的“指令官”,一面观测驾驶员的操作步骤,一面准确地预测出飞行员操控的方法并完美地予以执行。有了电传系统,飞行员不用再做牵引、猛拉等笨拙的机械操作,飞行成了优雅的艺术。
1702416354
1702416355 在电传系统的守卫之下,空客A330坠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者,机组人员开的这架A330有着极漂亮的飞行记录:自1994年出厂投用的15年来,在所有商业飞行中都没出过事故。硬要说它存在什么风险的话,那就是它实在太完美了。如前所述,这种飞机自带的系统兢兢业业地保护着飞行员,默默地纠正他们犯下的哪怕是最细小的错误。这引发了一个矛盾:电传操纵系统给飞行带来了隐患。也就是说,一旦遭遇突发事件,飞行员很可能因为缺乏应对经验而手足无措。
1702416356
1702416357 447航班飞行途中,赤道以北大西洋上发生了雷暴。虽然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但是机长迪布瓦太掉以轻心了。里约时间晚11点2分,机长离开驾驶舱去休息室打盹,留下没什么经验的博南。
1702416358
1702416359 面对雷暴,博南有些紧张。这个小小的麻烦让他失去了镇定:“真是见了鬼了!”博南希望从雷暴上方飞过去,他几次向空管中心发出申请,希望批准飞机爬升到36000英尺(约10973米),但是他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虽然飞得更高的确可能避免风暴带来的麻烦,但一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有限的,高度越高,大气层越稀薄,越难以支撑飞机的重量,飞机很可能因此失速。而且,超高空飞行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极高,不容出现任何失误。
1702416360
1702416361 与汽车失速不同,飞机失速与发动机无关。简单来说,当飞机上升得太陡,迎角便容易达到临界值,此时机翼所产生的升力会突然减小,于是飞机失去速度,以机头朝上的姿势坠落。
1702416362
1702416363 在大气稀薄的高空中,飞机失速的可能性则更大。不过,高空也让飞行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出反应。众所周知,每一个飞行员在训练阶段就会学习如何控制失速的飞机:飞行员将机头压下,向下俯冲,飞机重新获得空速,机翼便能正常工作。之后飞行员再轻轻将机头抬起,结束俯冲,飞机进入水平飞行。
1702416364
1702416365 理论上讲,安装有电传操纵系统的空客A330是不可能失速的。就算飞行员猛地将机头陡直拉起,电传系统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指令官”会修正数值,将其限定在飞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皮埃尔–凯德里克·博南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1702416366
1702416367 飞机越来越接近雷暴区,机翼上开始出现冰晶。博南和罗伯特开启了除冰系统,以防积冰太多降低飞行速度。罗伯特好几次用手肘轻推博南,提醒他左拉操纵杆,避开最危险的区域。博南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或许在想罗伯特怎么没早点规划好一条路线避开雷暴。不一会儿,一股电焦味充满了驾驶舱,舱内温度升高。罗伯特告诉博南这是风暴带电的结果,并非设备故障。
1702416368
1702416369 突然,警报器响了,自动驾驶系统关闭。原来机身上安装的空速传感器被积冰堵住了,无法正常工作。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接下来就需要飞行员手动操纵飞机了。但就在此时,积冰导致电传操纵系统切换至备用模式,也就是说,系统减少了对飞行员的帮助,将操纵权还给了飞行员。这不属于机械故障,但是电传操作系统再也无法像个保姆一样事无巨细地照看博南。
1702416370
1702416371 电传系统“退居二线”之后,飞机立刻开始左右摇晃。博南为了稳住飞机使劲拽了一下操纵杆,结果用力过猛。在平时,电传系统能够纠正这个错误操作。但在备用模式下,系统对博南的动作毫无反应,飞机继续激烈地左右摇摆。电传系统早已不是那个足智多谋的指令官,而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机器,不假思索地执行飞行员的一切指令,不管这指令有多愚蠢。
1702416372
1702416373 没了电传系统的庇护,博南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一口气将操纵杆拉到了底,飞机开始陡峭爬升。
1702416374
1702416375 至今都没人明白,为什么博南会如此糊涂。难道是因为高处更安全吗?当博南向飞行中心发出上升至36000英尺的建议未被采纳时,他便一直抱怨着“糟透了,糟透了”。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飞机之一,A330当然清楚,在稀薄的大气中急速爬升的飞机极易失速。随着A330的机头不断抬起,飞机开始失速,一个自动化的声音用英语咆哮着“失速,失速,失速”。在接下来的4分半钟时间里,这个词重复了75遍,直到飞机坠毁。
1702416376
1702416377 无论警报声怎样刺耳,博南还是握着操纵杆不肯松手。大西洋上方漆黑一团,飞机以每分钟7000英尺(约2100米)的惊人速度攀升,它在获得高度的同时,也在失去速度。飞机很快就会向下坠落,穿过风暴和云层,冲向37500英尺(约11430米)下的海面。博南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每一个飞行员都知道什么是失速,也都学过如何化解失速:只要调整机头向下俯冲,飞机便会重新获得速度。如果他或者罗伯特能够意识到当时飞机正在失速,或许可以在失速初期便化险为夷。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发现飞机正在失速。这究竟是为什么?
1702416378
1702416379 难道是听不懂英语报警?法航447航班上的飞行员都是法国人,他们都说法语。可这个解释说不通啊,因为所有飞行员都必须掌握英语,才能和空管中心沟通交流。
1702416380
1702416381 年轻的副机长大卫·罗伯特经验也不算丰富,他可能并未发现博南的操作不当。在有些飞机上,如果一位飞行员向后猛拉操纵杆,另一位飞行员能够通过自己手中的操纵杆感受到,因此有经验的飞行员会立刻察觉同事的错误。但空客A330的平行操作系统并非直接相连,所以罗伯特不能直观感受博南的操作。再加上空速感应器被冰堵住了,他无法完全相信仪器显示的数据。
1702416382
1702416383 作为初出茅庐的飞行员,博南能想到的挽救办法就只有中止着陆。不管是起飞还是中止着陆,飞机都需要获得足够的推力才能迅速远离地面。博南曾告诉罗伯特,他已将油门杆拉至TOGA档[1],这就好比司机将油门踩到底。这样做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低海拔是可行的,因为这一区域的空气密度大,飞机能够尽快爬升且不会失速。然而,博南不是在海平面高度,而是在大气稀薄的万米高空。虽然以前训练时,他模拟过中止着陆,但都是在电传操纵系统的帮助下完成的,所以每回都成功。而现在,他不能再依靠电传操纵系统了。或许他的直觉一直在告诉他,飞越闪电和风暴,便可逃出生天。若是这样,那他的直觉可害苦了他。陡峭爬升不仅没有让法航447航班远离危险,相反,还把它引向了更大的灾难。
1702416384
1702416385 表面上看,失速造成了这起空难,但电传操纵系统才是罪魁祸首。这架空客A330执飞15年来安全里程达数百万英里,电传操作系统劳苦功高——是它,而不是飞行员在保障飞行安全。确切地说,飞行员已经对电脑形成依赖,离不开它了。博南当时遭受的困扰叫作模式混乱。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系统已经切换到备用模式,给予的辅助相当有限。又或者他知道飞机已经切换到备用模式,但不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备用模式下,飞机是有可能失速的。只有这样才能勉强解释博南和罗伯特为什么会无视多达75次的失速警报。他们以为电传操纵系统已经采取行动了,发出警告只是在知会他们飞行遇到了麻烦。简言之,博南对电传操纵系统的依赖和信任导致了这起空难。在他的印象当中,电传操纵系统从未让他失望。
1702416386
1702416387 虽说博南曾在A330的驾驶舱里训练了很长时间,但基本只是在监控和调整飞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很少练习手动驾驶。而在这屈指可数的手动驾驶训练中,博南主要在练习起飞和降落,从未尝试在电传操纵系统进入备用模式后驾驶飞机。难怪当时博南只能想到中止着陆,没想到这让自己陷入了绝境。
1702416388
1702416389 作家兼职业飞行员威廉·朗格维舍(William Langewiesche)直接批评法航的飞行员“无能到可怕”。他在《名利场》(Vanity Fair)的一篇文章中一针见血言地指出,这些飞行员们根本离不开电脑,经验丰富的机长迪布瓦也不例外。在事发前的6个月当中,他一共飞了346小时,其中只有4小时是手动飞行,而且还全都是在电传操纵系统正常运作下完成的。由于这架空客A330常年都在飞行,三名飞行员因此失去了不少练习机会。
1702416390
1702416391 这种科技越先进、人类反而越无能的现象被称作自动化悖论。它在生活中很常见,不管你是在核电站或是游轮上工作,都有可能遇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今手机都可以存储电话号码,人们不需要背诵成串的数字,甚至不需要拨号,这样一来我们对数字的记忆能力便会退化。再比如,有了计算器,人们便不再心算,于是越发觉得心算困难。自动化系统越先进,人工操作就越生疏,而一旦面临问题,人们就会越发摸不着头脑。《人工误差》(Human Error)的作者、心理学家詹姆斯·瑞森(James Reason)写道:“人工操作是一种高水准的技能,任何技能都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保持水准。然而,自动控制系统剥夺了操作者实践基础技能的机会……如果只是小故障,一半电脑还可以应付,而一旦需要人工接管时,意味着出大麻烦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负责人有熟练、高超的技巧。[2]
[ 上一页 ]  [ :1.7024163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