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4433e+09
1702444330 表面看这似乎很正常,但是,这恰恰反映出女权运动的先天性缺陷,因为出现了年龄断层,所以女权运动的诉求并不能代表所有女性。
1702444331
1702444332 高中生以下以及高龄妇女不在其列是很自然的,然而三十岁上下,也就是二十多岁至三十多岁的女人,本来处于一个女人精力最旺盛的年龄段,她们是女人中与男人最接近、从各种意义上讲都与男人关系最密切的群体,缺少了这部分女性的参与,所谓的女权运动岂不是显得很可笑?
1702444333
1702444334 如今说起女权运动,人们很容易理解为是要从根本上改革两性之间的关系,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这个运动的发端却是女性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的不满。
1702444335
1702444336 这种不满可以分为两大类。
1702444337
1702444338 一类不满者认为,男女在劳动报酬方面不平等;强加于女性头上的是她们只能从事端茶倒水、单调工作的偏见;不从个人能力出发的评价体系;身居管理层的男性没有将女性当成职场的一分子,仅仅视作职场点缀、花瓶的陈旧观念等等。
1702444339
1702444340 这些不满多为二三十岁的职业女性每天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象,她们对此有着非常具体和切实的感受。
1702444341
1702444342 另一类是以四十岁上下女性为主的家庭主妇们的不满,认为女性不应永远被束缚于家庭中,女人不应只是服侍男人的附属品,进而主张职场应该进一步向女性开放,社会应增设托儿设施。
1702444343
1702444344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人,经历了结婚、生育、哺乳、教育子女等,总算不需要再在孩子身上花费巨大精力,已从育儿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正像一位女性所说的:“从育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环视身边,只有无限的空余时间,却没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这也是这个年龄段女人共同的感受。于是情不自禁地生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难道今后只能一心一意地服侍丈夫,度过下半辈子吗?”到后来,疑问变成了焦虑:“照这样下去,只会被丈夫、孩子和社会抛弃”,由此产生出先前所述的不满来。
1702444345
1702444346 所以说,至少在日本,女权运动是由这两个年龄段的女性从自身的不满发端,汇合成一股合力,最终演变为所谓的女权运动的。
1702444347
1702444348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女权运动的口号中,这类来自对日常生活的不满却丝毫也没有体现。看一看女权运动最火热的1970年,“10.21”国际反战日①那天日本首次女权运动大游行中的标语牌:
1702444349
1702444350 贞女和从军慰安妇是侵略的助长者!
1702444351
1702444352 团结使妇女更坚强!
1702444353
1702444354 控告根深蒂固的陈旧妇女观!
1702444355
1702444356 彻底实施避孕教育!
1702444357
1702444358 国库应负担堕胎费用!
1702444359
1702444360 女人是什么?!男人是什么?!
1702444361
1702444362 粉碎将性游戏化的企图!
1702444363
1702444364 反对禁止堕胎!
1702444365
1702444366 “妈妈,结婚真的很幸福!”
1702444367
1702444368 ……
1702444369
1702444370 从中我们看不到前面提到的女人的种种不满,相反似乎表现出一种试图从更高的立意上来审视女性的态度,并且其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激进。
1702444371
1702444372 由于这样的原因,出现了前述的女权运动支持者的年龄构成,而且实际上投入行动的多为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女性。所以,她们的口号就必然会表现得非常激进,并且显得盲目和卤莽。姿态、形象成为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的第一追求,那种小家子气的身边琐事自然从她们的口号中消失了。
1702444373
1702444374 当然,要把各个层次、各个族群女性的要求汇总起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将男性本身列为敌人就成了很容易找到的一个共通点。所以许多主妇都摇着头表示:“女权运动当然赞成,但是做法好像太激进了。”在年轻女性中也有不少人持这样的看法。
1702444375
1702444376 综上所述,在女权运动的支持者中,本身就包含了态度差异,而与反对者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
1702444377
1702444378 从被动的女人转为主动的女人
1702444379
[ 上一页 ]  [ :1.702444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