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57894e+09
1702457894
1702457895 但是,埃庇克泰德并未到此为止:他给这种不相容性作了某种限制,即对当前处境和他所说的世界的现实“境况”(catastase)的限制。若是我们身处哲人之城,那么这些由诸神派来的、抛弃了自己一切的和唤起其他人追求真理的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哲学家:犬儒主义者及其艰苦的事业都是无益的。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婚姻不再会给人类造成像今天这样的困难。每位哲学家都可以在妻子、岳父、孩子们身上发现与他一样和受到同样教育的人。(19)配偶关系让他与另一个他在一起。因此,必须考虑到,对于战斗的哲学家来说,拒绝婚姻不是去从根本上谴责它。它只是出于环境的需要。若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过一种符合自身本性的生活,那么哲学家的独身生活就不再存在了。
1702457896
1702457897 3.一种独特的关系。罗马帝国时代的哲学家们显然没有创立配偶关系的感情向度,因为他们没有消除个人的、家庭的或公民的生活中有用性的各个组成成分。但是,对于这种关系及其维系夫妻关系的方式,他们要求赋予一种独特的形式和特性。
1702457898
1702457899 边码:213
1702457900
1702457901 亚里士多德赋予了夫妻关系很多的重要性和力量。但是,当他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爱恋关系时,他们似乎把特权给予了血缘关系。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更加强烈了,孩子们可以通过血缘关系认识到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20)穆索尼乌斯在《婚姻是哲学的障碍》的论著中提出的等级制则不同。在人类所能建立的一切共同体之中,穆索尼乌斯认为婚姻共同体是最崇高的、最重要的和最令人尊敬的(presbutate)。它的力量表明它优越于能够把朋友与朋友、兄弟与兄弟、儿子与他的父母联结起来的共同体。它甚至优越于把父母与他们的后代联结起来的关系(这是关键之处)。穆索尼乌斯写道,任何父亲和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都不会超过他们对自己配偶的爱。为此,他引用了阿德梅特的例子。谁会为他献身呢?不是他的老父母,而是他还很年轻的妻子阿尔塞斯特。(21)
1702457902
1702457903 这样,配偶关系成了最根本的和最紧密的关系,它旨在界定一种生存方式。婚姻生活的特点一直是以补充的方式分配各种任务和行为。男人需要做女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而女人则要完成不属于她的丈夫分内的工作。正是共同的目标(家庭兴旺)通过不同的界定让这些活动和生活方式统一了起来。这种对特殊角色的调整并没有让给予已婚人士的生活戒律销声匿迹。希耶罗克勒在他的《家政学》(22)中,参考了与色诺芬相同的准则。但是,在这一涉及家庭、财富和产业的行为分配之后,确实存在一种分享生活和共同生存的要求。对于夫妻双方,婚姻艺术并非简单地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方式,即每一方根据双方确认的和共同参与的目的来行事;而且是一种二合一的生活方式。婚姻所要求的行为风格就是,配偶双方都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一种两人生活,他们一起形成了一种共同生活。
1702457904
1702457905 边码:214
1702457906
1702457907 这种生存风格首先是以一种共同生活的艺术为标志的。男人应该出外谋生,而女人则应该呆在家里。但是,一对好夫妻总想团聚,尽可能少地分离。对方的存在、面对面和共同生活不仅是义务,而且是让夫妻团聚的婚姻关系所特有的期望。他们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作用;他们无法彼此忘怀。穆索尼乌斯强调夫妻要在好的婚姻中体会怎样呆在一起。他甚至把分离的困难当作他们独特爱情的标准。他指出,没有什么人的离去要比妻子不在丈夫身边和丈夫不在妻子身边更难以承受。没有哪个人的陪伴能有如此的力量来减轻痛苦、增添欢乐和抵抗厄运。(23)对方的在场是婚姻生活的核心。我们记得,普林尼在谈到不在身边的妻子时,说他没日没夜地寻找她,但是徒劳无功,只得靠回忆她的面容来感受她的逼真存在。(24)
1702457908
1702457909 边码:215
1702457910
1702457911 共同生活的艺术也是说话的艺术。色诺芬在《家政学》中描述了一种夫妻双方交流的模式:丈夫必须是领导,他要提出建议、传授经验和指导妻子管好家务;妻子则应该询问她不懂的东西,考虑她可以做的事情。很久之后才出现的一些文本则提出了另一种夫妻对话的方式,其目的也不同。在希耶罗克勒看来,夫妻双方都应该告诉对方自己的所作所为。妻子要向丈夫叙述家中所发生的一切,但是她还应该向他询问外面所发生的一切。(25)普林尼喜欢卡尔普尔尼亚坚持要知道他在外面的活动,鼓励他和为他的成功而高兴。这在罗马大家族中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但是,他将此与他的工作直接联系起来,反过来,她对纯文学的鉴赏又通过她对丈夫的柔情蜜意启发了他。他把她变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的见证人和评判者。她阅读他的作品,聆听他的讲演,高兴地收集她所能听到的赞美词。因此,普林尼所希望的相互爱慕(concordia)将是永恒的,它将一天比一天更加强大。(26)
1702457912
1702457913 边码:216
1702457914
1702457915 由此,婚姻生活还应该是构成一个新的二人统一体的艺术。大家都记得色诺芬是怎样区分大自然赋予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才能的,以便让他们可以在家庭中各尽其责。或者,大家还记得亚里士多德赋予男人追求完善的可能性,而让女人一直保持低贱和服从的美德。与此相反,如果说斯多葛派没有赋予两性相同的才能,那么至少是相同的追求美德的能力。穆索尼乌斯认为,好的婚姻是基于“homonoia”(和谐)的,但是,不应该是把它理解成两位伴侣之间的思想相似性。这就是夫妻应该在婚姻生活中确立的真正的伦理统一体。穆索尼乌斯把这种统一体描述成同一个结构中两个构件相互配合的结果。为了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它们相互之间必须完全正直。(27)但是,为了确定夫妻必须形成的统一实体的特性,人们有时候要诉诸另一个比相互配合的两个构件的隐喻更加强大的隐喻。这就是完全融合(di’holon krasis)的隐喻,它是从斯多葛派的物理学中借用来的。
1702457916
1702457917 边码:217
1702457918
1702457919 安蒂帕特的论著为了区分夫妻爱情与其他友爱形式,已经诉诸过这种模式了。(28)他把其他友爱形式描述成一些其中各相互独立的成分的结合,如同各种谷粒混合在一起,人们还可以把它们重新分开。“混合”(mixis)一词指的就是这种重叠式的混同。与此相反,婚姻必须是完全的融合,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酒与水相互融合成一种新的液体一样。普吕塔尔克在《夫妻戒律》的第34条中提到这一婚姻“融合”(crase)的观念。它被用来区分三种婚姻形式,指出它们之间的高下。有一些婚姻只是为了床笫之欢而订定契约的,它们属于混合的范畴,其中各种成分相互重叠,又彼此独立。还有一些婚姻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它们像是一些其中各成分结成一个新的和稳定的统一体而随时又可能相互分离的结合,这就是同一结构中两个构件所构成的统一体。至于完全的融合——“融合”确保了一种新的统一体的形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拆散它,惟有具有爱情的婚姻(夫妻双方通过爱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它。(29)
1702457920
1702457921 这些文本无法独自地再现公元初几个世纪里的婚姻实践和概括它可能引发的理论争论。我们必须通过它们对某些学说的部分讨论和对某些受到相当限制的社会环境的特殊看法来把握它们。但是,我们从中发现,这些残篇已经勾勒出了一种夫妻生活的“强有力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与他人的关系看来是最根本的,它既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友爱关系,而是男女在婚姻体制的形式和以婚姻为基础的共同生活中相互结合的关系。家庭系统或者友爱网络无疑具有它们大部分的社会重要性;但是,在生存艺术中,相对于维系两性伴侣的关系,它们失去了一点自身的价值。在牺牲其他关系的前提下,这种双重的和异性的关系被赋予了一种既是本体的又是伦理的自然特权。
1702457922
1702457923 边码:218
1702457924
1702457925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婚姻艺术中最特别的特征之一,这就是对自我的关注和对两人生活的关心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与作为“妻子”和“配偶”的女人的关系对于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人的存在是一种夫妻个体,其本性在共享生活的实践中得以实现,那么在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本质上和原初的不和谐。婚姻艺术完全属于自我的教化。
1702457926
1702457927 但是,关注自身的人不应该只是结婚;他必须赋予自己的婚姻生活一种反思的形式和一种特殊的风格。这种风格及其节制要求,不只是由控制自我和为了指挥别人而必须管好自我的原则来界定的,而且还是由确立某种相互性的方式来界定的。在非常强烈地标志着每位成员的生存的夫妻关系中,作为特殊伴侣的配偶必须被当作与自我相同的存在和一个人们用来形成一个统一实体的成分。这就是自我教化中婚姻论题的悖论之处,全部哲学的发展阐明了这一点,即妻子—配偶在此特别地被更加推崇为他人,但是丈夫还必须承认她形成了与自我的统一体。因此,与婚姻关系的传统方式相比,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
1702457928
1702457929 边码:219
1702457930
1702457931 二、 独占的问题
1702457932
1702457933 我们可以料想到有关婚姻生活的论著会赋予夫妻之间正常性关系的养生法一个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给性关系保留的地位是相对有限的,好像婚姻关系在此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从长远角度看,性关系是从婚姻关系之中派生出来的。这还好像所有对两人生活的规范还留下了尚未搞清楚的夫妻之间性的问题。
1702457934
1702457935 边码:220
1702457936
1702457937 毫无疑问,传统对此是审慎的。柏拉图在对这种事情制定法律——确定养育优良后代的注意事项,规定未来父母应有的体质和道德状况,甚至要设立干预年轻夫妇生活的女检察官——时,强调让人接受有关这些事情的立法可能有一定的难度。(30)从中世纪开始的基督教教士守则,它的谨小慎微与希腊人的这种审慎是不同的。对于基督教教士守则来说,人要让一切都符合规范——性姿势、频率、手势、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一方对另一方想法的了解、一方的欲望表示、另一方接受它的标志,等等。对于这些事情,希腊化—罗马的道德很少谈及。
1702457938
1702457939 边码:221
1702457940
1702457941 然而,好些有关快感享用与婚姻生活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其中某些文本中已经得到完整的阐述。
1702457942
1702457943 我们知道,从传统上看,性活动与婚姻的联系是根据养育后代的必要性被建立起来的。这一生育目的成了结婚的理由之一。正是它让性关系成了婚姻中必要的东西,而且,如果没有它,婚姻就可能解体。为了使生育有尽可能好的条件,已婚的人要获得怎样完成夫妻性行为的一些建议(如选择恰当的时机,在性活动之前应当注意养生)。还有,为了避免非法后代引起的麻烦,人要反对婚外关系(不仅女人要这样,而且男人也要这样)。大致说来,在古典文本中,婚姻关系与性关系的综合主要是为了生育。(至少对于男人来说,)性活动的本性和婚姻的本质都不隐含着只在婚姻中才有性快感的意义。除了非法生育外,鉴于自我控制的伦理要求,没有理由要求一个男人,甚至一个已婚男人,只在他的妻子那里获得他的全部性快感。
[ 上一页 ]  [ :1.7024578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