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75521e+09
1702475521
1702475522 其次,各智慧城市围绕政府网的建设将政府的服务流程电子化,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中国台湾台中市的很多政府服务都可以在网上完成,政府提供的254项服务均可在网上申请,并且市民能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各种信息,例如全面的电子安防系统、智能的交通系统和智能的全方位旅游咨询服务系统等。爱沙尼亚的智能电子政务也非常厉害,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身份证系统,市民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所有电子化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进行网上选举、网上退税,享受以数据交互通道为基础的集成电子化服务,整个国家的公务员只占总人口的1.9%。中国台湾桃园县通过移动桃园进行WiMAX和无线网接入点的宽带网络建设,通过数字桃园提供弱势群体的生活补助申请、劳工津贴申请、居民医保费等60多项政府服务。
1702475523
1702475524 再次,许多智慧城市利用网络信息建设改进行政服务职能,在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的同时,还进一步开发了许多免费的便民项目。奥卢市在panOULU的基础上建设城市互动研究项目UBI,开发了很多便利的移动和无线服务,例如提供动态的导航服务、展示新媒体、展览、上传照片和视频以及发送UBI明信片等,接下来还要开发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等商业化服务。巴拉雷特通过社区门户网支持非营利性团体在成本有效的前提下建立、维护和提供网上服务,服务社区重点弱势群体。达科塔通过网络提供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有专门的关于求职、个人理财、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网页链接。此外,还提供专门的环保服务,为居民提供环保教育资源,还有诸如垃圾填埋、回收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南。英国的伯明翰则提出了针对居民的家庭数字化概念,提出智能家庭护理理念,致力于提高1500万人的生活水平,还提出了针对企业的商务数字化项目,帮助小型企业使用信息交流技术,为其提供建议和指导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产品的产量。普罗斯佩克特市通过数据中心为该市所有企业和居民提供诸多的免费培训服务,例如,电脑基础、网络安全、e-mail基础、NBN信息、网上银行、网上信息、Skype、社会媒体基础以及视频会议等。
1702475525
1702475526 最后,很多智慧城市针对具体功能开发了电子公共服务平台。斯德哥尔摩通过一个智能的公共票务系统对铁路、轻轨、公共汽车和轮渡等进行管理。库里提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建立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实时数据优化车辆配置和调度,避免局部拥堵和乘客长时间等待,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排放量。通过3G网络的接入实现全方位的公交信息数据实时整合,节约购票时间,并将当地教育、医疗、治安等各种公共服务信息在车内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广大乘客进行宣传,提高当地公共服务的效率。
1702475527
1702475528
1702475529
1702475530
1702475531 世界智慧城市案例:实践与经验 [:1702472771]
1702475532 世界智慧城市案例:实践与经验 二 智慧城市成功的要素——可持续创新
1702475533
1702475534 (一)智慧城市创新内涵
1702475535
1702475536 从本质上讲,智慧城市诞生于以创新为主基调的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传感器基础技术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存储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从未中断。基于此,围绕人的需求和体验,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被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大量传统社会网络中不可能存在的信息和知识节点,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和知识传输网络,并以不同的形式汇集成可开放利用的信息和知识源泉。
1702475537
1702475538 因而,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创新主要集中表现为两种类型: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
1702475539
1702475540 1.技术变革时代呈井喷状的技术创新
1702475541
1702475542 智慧城市技术创新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以传感器为代表的终端信息收集技术;第二,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三,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利用技术。
1702475543
1702475544
1702475545
1702475546
1702475547 图18-1 智慧城市技术创新的层次
1702475548
1702475549 2.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
1702475550
1702475551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一切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本质上,智慧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思维,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1702475552
1702475553 借助具有强大信息分析能力的网络,城市中的人与物被充分地连接在一起,这不仅可以形成实时更新的信息流,还能够激发信息终端的主观能动性,城市网络的智慧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智慧软硬网络形成的过程中,至少包含以下几项内容(见图18-2)。
1702475554
1702475555
1702475556
1702475557
1702475558 图18-2 智慧城市创新模式与创新主体
1702475559
1702475560 (1)开放式创新。城市高度互联的人和物极大地降低了智慧网络中各智慧实体合作创新的成本,协同制度和文化促进网络联动,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互联网工具促进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702475561
1702475562 (2)以人为本。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部分个体在本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减少了更多的个体参与创新的可能性。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可以激活原本缺乏创新活力的个体,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创新沟通渠道和平台,为发挥城市网络中更多智慧实体的创新潜力提供了可能性,因而以人为本与社会生产效率的正相关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1702475563
1702475564 (3)破坏性变革。智慧城市会呈现新的城市治理结构,城市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组织的运行方式都将因此而慢慢改变。围绕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商业模式再造和思维模式更新,会激发强大的内在变革需求。智慧城市自身内含的变革动力,既可能摧毁一成不变的传统组织,也可能给善于学习和创新的传统组织以全新的生命力,也会因此衍生出若干个全新的产业。城市在破坏性变革中演进为具有更高智慧的系统。
1702475565
1702475566 以上智慧城市创新的内涵最终会落实到城市中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身上,一方面制约创新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借由创新主体实现智慧城市创新。从政府的角度看,积极投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市场的效率,重塑城市价值观、优化城市管理服务制度以与知识社会环境相匹配,加快公共部门智慧化进程以撬动更多的资源投入创新;从企业的角度看,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的创业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并积极寻找产业内外智能创新的机会;从居民的角度看,每个个体都是知识的获取者和创造者。
1702475567
1702475568 (二)智慧城市中创新的居民
1702475569
1702475570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是智慧城市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智慧城市创新的行动者和消费者。然而,激发一个群体的创造力,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想法的诞生到执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Amabile提出创新过程社会心理模型,认为创新包括提出任务或问题、准备相关信息、产生新想法、验证这些想法和评估结果五个阶段。在信息积累、加工和产生新想法的开始阶段,Morris认为广博的知识是产生新想法的前提。由于新的想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鼓励创新,许多学者建议应该将想法的产生阶段和评估阶段区分开(Leung,2010)。在创新开始前,Constantine Andriopoulos,Andy Lowe(2000)认为冒险、质疑甚至机会主义都十分重要。相比之下,创新进入实施阶段之后,则接近一般管理。
[ 上一页 ]  [ :1.7024755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