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82923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1702482924
1702482925
只是,在那一夜
1702482926
1702482927
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1702482928
1702482929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1702482930
1702482931
早在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他的《爱与意志》中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的爱情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他看来,人类的爱情包含着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
1702482932
1702482933
真正对爱情进行学术研究却是从Rubin等人的工作开始的。在Rubin看来,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1702482934
1702482935
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少关于爱情的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关于爱情的理论是Sternberg(1988)提出的三元理论。Sternberg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
1702482936
1702482937
一是激情(passion):指情绪上的着迷,它是动机性的,激情与生理唤起有关,有些和性有关,有些则源于需要和个性特征。二是亲密(intimacy):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要和对方加强联系,包括善待对方和给予支持等,它是情绪性的。三是承诺(commitment)。其中激情、亲密、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
1702482938
1702482939
●喜欢式爱情(liking):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1702482940
1702482941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1702482942
1702482943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1702482944
1702482945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1702482946
1702482947
●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1702482948
1702482949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1702482950
1702482951
●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1702482952
1702482953
关于爱情的另外一种理论,是Hazan(1987)提出的依恋过程理论。Hazan认为,人类的爱情和自身的依恋过程有关,我们早期对父母的依恋决定了后来对成人关系的期望与评价,人类的亲密关系取向具有相似性和持续性,爱情中的依恋是幼年期对父母依恋的持续,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1702482954
1702482955
(二)爱情的分类与测量
1702482956
1702482957
1.爱情的分类
1702482958
1702482959
Lasswell和Robsenz(1980)通过研究,对爱情进行了分类,找出了六种形式的爱情:
1702482960
1702482961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最典型的是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是此类爱情的必要条件。
1702482962
1702482963
●占有式爱情(possessive love):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嫉妒,完全被对方迷住。
1702482964
1702482965
●好朋友式的爱情(best friend’s love):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长起来的令人愉快的亲密关系。
1702482966
1702482967
●实用式爱情(pragmatic love):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追求满足而非刺激。
1702482968
1702482969
●利他式爱情(altruistic love):强调爱情中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对对方的谅解。
1702482970
1702482971
●游戏式爱情(game playing love):玩弄爱情就像玩游戏一样。
1702482972
[
上一页 ]
[ :1.7024829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