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84895
1702484896
1702484897
在文化心理学中的价值调查法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排序法(ranking)、评价法(rating)、态度量表(attitude scale)以及行为场景法(behavioral scenario methods)。通过比较这四种方法在中美跨文化研究中的成效,彭凯平等人发现排序法和评价法容易受到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差异的影响,所以得到的结果与专家评判有着较大的差异;由态度量表得到的结果与专家的评判差别不大;而行为场景法得到的结果有效度最高。因此,彭凯平和Nisbett等人对东西方文化的研究基本上以这种方法为主。
1702484898
1702484899
随着文化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他的方法也开始被采用。Morris和彭凯平等采用文化启动研究(cultural priming study)的范式来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归因上的不同,他们借鉴了心理学家Heider在90年代中期提出的策略(他通过向被试呈现一些与社会和文化现象无关的动物图片来让不同文化中的人反应),以鱼群为启动刺激,探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归因倾向,发现中国人对个体行为的归因以外在归因为主,而美国人则以内在归因为主。图11-2是他们在研究中所用的卡通鱼图片。Hong和Morris等人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进一步指出启动试验在揭示内隐的文化差异方面将是其他方法所无法相比的。
1702484900
1702484901
1702484902
1702484903
1702484904
(六)文化的维度
1702484905
1702484906
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使得文化研究的思路更清楚,心理学家认识到必须找到一些可以对文化进行比较的维度。通过在这些维度上的比较,我们可以解释文化的差异。最早解决这个问题的是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Hofstede,这位来自荷兰的心理学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16000名来自70多个国家的IBM员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文化的维度有四个: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和男性化/女性化。
1702484907
1702484908
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分析,他区分出了一些文化族群。通过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以及权力距离这两个维度,他看到了美国是一个高度个人主义和小权利距离的国家,其中小权利距离是指下级对上级过多的权力不予认可。而韩国则与美国相反,表现为高度的集体主义以及大的权利距离,下级承认上级拥有很大的权利。有意思的是,Hofstede发现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其个人主义的得分呈正相关,只有日本是一个例外。
1702484909
1702484910
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人们感受到来自不明情况的威胁程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想办法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它包括人们对职业稳定性的看法,对常规的理解,以及对不合常规行为的态度。
1702484911
1702484912
男性化是指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对自信和获取金钱以及其他物质资料的强调程度,在这样的文化中,人们强调决策的果断性;女性化则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前者的代表是日本,后者的代表是挪威。
1702484913
1702484914
除了Hofstede,Trompenaars(1994)也通过对28个国家15000名经理人的研究中定义了文化的五个维度:
1702484915
1702484916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前者是指相信观念和实践可以在任何地方不需改变就可以加以应用,后者则是指相信情境决定观念和行为,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高度普遍主义的社会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如法律和合同必须被严格遵守;高度特殊主义的社会则强调情境和关系的影响。
1702484917
1702484918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Trompenaars的这个维度与Hofstede的从本质上是一样的,但Trompenaars的概念更加细致:在他的观念中,个人主义是指人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而集体主义是指人们将自己看作团体的一部分。
1702484919
1702484920
●中性与感性:这个维度主要衡量人们的情感表达。在中性文化(neutral culture)中,人们的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会轻易表现在外面,如日本人和英国人就是这样。而在感性文化(affective culture)中,情绪自然地表露在外面,如墨西哥和荷兰。
1702484921
1702484922
●特定文化(specific culture)与扩散文化(diffuse culture):前者是指公共空间很大,而人们的私人空间很小,人们很在意自己的空间,只与关系亲密的人共享;后者则是指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大小类似,个体对公共空间也很在乎,因为侵入公共空间意味着可以轻易进入个人空间。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前者工作与私人生活区分明确,后者则紧密联系在一起。
1702484923
1702484924
●成就与归属:成就型的文化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的表现来获得相应的地位,后者则强调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1702484925
1702484926
1702484927
1702484928
1702484930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二、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702484931
1702484932
在前面曾经谈到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取向问题,这一节我们将结合最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探索,分析这些领域的研究结果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702484933
1702484934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702484935
1702484936
如果要对到目前为止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做一个排名的话,那么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研究无疑是排在第一的话题。从Hofstede在70年代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已经有超过2000篇的论文在讨论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研究是有关东西方价值观研究的典范。
1702484937
1702484938
1.基本概念
1702484939
1702484940
人们从两个层次来探讨这些概念的内涵:一方面人们从文化特征出发,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研究者从人格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格特质。
1702484941
1702484942
●个人主义:Gould和Kolb(1964)最早定义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概念,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Lukes(1973)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的主题,认为它包括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
1702484943
1702484944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反,集体主义则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ingroup)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
[
上一页 ]
[ :1.7024848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