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89961e+09
1702489961
1702489962 1912年7月,许苏民组织粮务清算处,照会各区董事,把宣统二年(1910)和三年(1911)粮差摊派的税额上报到清算处,之后再根据报告,派人至各区调查真相。[80]8月经清算处审查结果,发现在戴思业与朱义方任库总时留下大笔亏空。于是民政长下令戴氏等人赔偿,并开除其民政署总文牍兼田赋统计的职务。[81]但是议事会派的秦祖望、黄世祚等人一直怀疑,许苏民派人查的那条宣统三年(1911)高达4万元的上下忙欠缴,均属“民欠”说法的可靠性。因此,秦祖望等人呈请江苏都督彻底清查民政署的收支,比如欠缴项下被挪用多少,亏空多少。于是都督令金咏榴会同参事详细调查。[82]隔月,金咏榴呈报:戴思业等人未纳的忙银,多达2万两。
1702489963
1702489964 民政署派挪用、亏空全貌既经揭开,民政署现行体制已无法继续运行,因此许苏民辞去民政长职,退出共和党,转而加入同盟会,与民政署派从此分道扬镳。[83]新任的民政长,就是先前江苏省派去调查收支的金咏榴。金氏上任后着手改组民政署,编制新人事。周承忠为代理总务长兼学务课长,顾和澍为代理主计课长兼实业课长,钱江为视学,陈镛为征收主任。[84]就委任职务来看,金咏榴有心肃清民政署派,将民政署运作引导到亲议事会派的方向。另外,戴思业与朱义方因侵吞公款,遭警察拘留,既得利益群体就此被排除出民政署[85]。按道理讲,议事会派理想中的县政运作应该会有所进展,但围绕既得利益的社会关系和陈规旧习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无法顺遂人意。
1702489965
1702489966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 [:1702488859]
1702489967 第四节 政党组织与地方精英
1702489968
1702489969 一、民初政党的诞生
1702489970
1702489971 这一节笔者要从政党组织及维持组织的人际关系角度,检视上述的政治对立局势。在讨论嘉定县政党组织时,有必要先就中央的政党组织变迁作一概观。从大体来看,民初基本的政党局势,是清末以立宪共和为理想的各革命团体,在辛亥革命后转为公开政党,形成以同盟会为中心的国民党和立宪派成立的进步党,彼此相互对峙。1913年7月二次革命发生,11月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一系列政治变动使得议会制民主主义遭到挫折。此后体制要如何建构,只有靠革命政党来摸索了。[86]
1702489972
1702489973 辛亥革命后的嘉定县也出现政党、政治团体林立的情形,如表2-4所示。不久这一局势,演变成为同盟会、国民党对抗共和党、进步党。[87]然而在嘉定县内,政党组织的成立基础却呈现出一种地方特有的情境,不完全与全国的普遍情况相同。有关这一点,先从分析地方上同盟会与共和党重要党员开始。
1702489974
1702489975 先检讨同盟会。同盟会嘉定分部的成立肇始于1912年7月。在江苏省分部的指示下,由黄守恒和王元增设立。重要成员及其党分部成立时担任的职务,如表2-4、表2-5所示。
1702489976
1702489977 表2-4 辛亥革命后嘉定县的政治团体
1702489978
1702489979
1702489980
1702489981
1702489982 续表
1702489983
1702489984
1702489985
1702489986
1702489987 表2-5 同盟会嘉定分部创设时主要会员
1702489988
1702489989
1702489990
1702489991
1702489992 从表2-2、表2-5所见,可知以黄氏为首的议事会派控制着当地同盟会。未任公职的廖世培与秦曾钺都是社会党嘉定支部领导者,也都是《疁报》的发行者,这样看来,几乎可把社会党嘉定支部,视为同盟会嘉定分部的党内之党。所以说,它是议事会派的强力支持者,也是很自然的。另外,同盟会本部在完成统合共和党、国民致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之后,接着创立国民党。随后,嘉定分部在9月就改组为国民党,由于领导阶层几乎相同,所以实质上就是同一个组织。
1702489993
1702489994 另外,议事会派汇集到同盟会、国民党;民政署派则汇集到共和党。在共和党成立前,日后与共和党合并的共和协会,先于1911年12月成立,会长杨卫玉,副会长顾瑞。1912年6月,以戴思恭为发起人,开始筹组共和党,7月成立嘉定分部。主要党员及其当时所任公职如表2-6。
1702489995
1702489996 表2-6 共和党嘉定分部成立时的主要党员
1702489997
1702489998
1702489999
1702490000
1702490001 从表2-6可知,共和党中枢部门组成有三部分:一是由如民政长许苏民、民政署总务课长戴思恭等在职人员在内的民政署派所把持;二是从吴廷耀、顾瑞、戴思恭、金念祖等人的参与来看,城区精英的意见相当程度地得到反映;三是由与城区精英利害与共的各乡议事会议员所构成。对于夫束具体权益采取何种立场,嘉定县共和党党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等三党统合组成进步党,1913年12月,共和党嘉定分部也改组为进步党嘉定分部。[88]另外,共和党、进步党发行机关报《练水潮》,主笔为金念祖。该报不时与《疁报》展开论战。从这些论战所产生有关政治行动的规范意识,笔者深觉相当有意思。
1702490002
1702490003 政党对地方社会的组织化及影响力,到达什么程度?对于这一问题,因为所知有限,不易回答,但地方领导层参与政党的程度,应可成为衡量的指标之一。先看两党的规模。1912年7月在发起阶段的党员数:同盟会约50名,共和党约70名。[89]随着组织制度日臻完备,党员人数当然可能增加,但目前还没有可供利用的准确数字。符合县议事会选举权资格者的有7644人,这和发起阶段的党员人数相较,可知加入同盟会和共和党的人数,在有选举权者中所占的比例极小。[90]但若换个角度,把这一数据看成是政治行动积极者所占的比例,那么这个数目就不小了。例如,革除夫束期成会呈请江苏都督撤除夫束时,陈情册上的人数逾600名。把这一数字和议事会的定额及政党高层的组成相比,我们就可明白:政治行动积极的地方人士,大多加入了这两大政党。接着问题是:这些精英参与政党的动机与意图何在?
1702490004
1702490005 二、参与政党的动机与规范意识
1702490006
1702490007 地方精英加入政党的动机,首先可能是因他们相当支持各个政党在纲领中所揭示的政治主张。黄守孚认为国民党的党纲以“平民政治”为宗旨,纲领中心是“采用民生政策,发展地方自治,保持政治统一,励行种族同化,维持国际和平”。[91]而他对共和党标榜“国家主义”的党纲,则批评是“我国民之进行能力为无几何者。而官吏所处之地位,遂跃然超出国家与人民之上矣”。[92]如此议论国民党和进步党,即一为激进政党、一为保守政党之对立局势,大体上是一致的。[93]
1702490008
1702490009 但是,党纲之间的对立,和中央与省之间的对立局势,甚至和当地社会政党之间的对立并不全然相同,其中原因很多。我们不能忽略,地方社会的政党对立很可能另有一番面貌。在此先提示两件事:第一,由于张謇的影响,整体来看,江苏省有不少领导阶层选择站在进步党一方。相对地,嘉定县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的党员,清末时他们共同站在广义立宪派的立场,但临到利害关头,就分道扬镳了。第二,议事会派与民政署派之所以发生政治斗争,其根源就在于权益的矛盾,此一对立也反映在政党的组成上。[94]举个例子,宣称共和党的党性是奠基于夫束权益上,这则消息来源正是《疁报》。它报道了提倡恢复夫束的党派所作的顽强抵抗:[95]
1702490010
[ 上一页 ]  [ :1.7024899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