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490408
1702490409
吾辈逆潮流,硁硁持正谊。岂徒蚊负山,翻若蠡测海。
1702490410
1702490411
解散经三年,尚不知改悔。筑室与道谋,成功本难俟。
1702490412
1702490413
在《七十自述》里,秦锡田对于自己在谘议局省议会的活动,吐露了“每届开会,惟随诸老背后,准时到会而已”,自觉非常羞愧。[60]例如,清末留学日本学习法政学的雷奋(1871―1919),以及后来倾向革命思想的黄炎培(1878―1965)等议员,即在江苏谘议局高谈阔论,[61]从《申报》里可以确知省议员活动对当局发挥的影响力。相较于此,代表上海县及其周边农村精英人士的秦锡田,即使在省级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民意”代表,能够活跃的余地似乎并不太多。此外,在第一节中可见,秦锡田被选为江苏谘议局及江苏省议会议员,肩负了以农村精英人士的身份将“下意”传达到省级政治舞台的期待,必须有一定的人脉,而非以崭新的政治思想或支持特定的政治党派主张为背景。以上可以看出,秦锡田毋宁是以地方利益的代言人身份,亦即作为将乡村层级精英人士的陈情,向县、省等上层传达的沟通渠道,而被寄予厚望。[62]
1702490414
1702490415
秦锡田在1919年辞去省议会议员之后,1921年担任上海县公款公产管理处(以下略称为款产处)总董,专门负责县级 “自治”中的地方财政问题。秦锡田也确实将乡村社会中的问题向上传达,并努力完成大家的期待。
1702490416
1702490417
顺带一提的是,有关20世纪20年代秦锡田的活动,《享帚录》卷三收录合计37件公文,比较详尽地透露了他在县、省的行政当局之间的具体往来。虽然其活动中心款产处及清丈筹备处的动向,可从《申报》等处获得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想要详细厘清当事者一方的意图,这些公文就显得相当重要,详见表3-3。
1702490418
1702490419
表3-3 《享帚录》所收20世纪20年代秦锡田的公文一览
1702490420
1702490421
1702490422
1702490423
1702490424
续表
1702490425
1702490426
1702490427
1702490428
1702490429
续表
1702490430
1702490431
1702490432
1702490433
1702490434
续表
1702490435
1702490436
1702490437
1702490438
1702490439
续表
1702490440
1702490441
1702490442
1702490443
1702490444
续表
1702490445
1702490446
1702490447
1702490448
1702490449
续表
1702490450
1702490451
1702490452
1702490453
1702490454
续表
1702490455
1702490456
1702490457
[
上一页 ]
[ :1.7024904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