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91979e+09
1702491979 那么,以上所见足以确认初级小学的类型化。这里所谓“类型化”,是指将学区分为五种类型:①县城、②市区(就学率高)、③市区(就学率低)、④乡区(就学率高)、⑤乡区(就学率低)。其中①②⑤的状况已作说明,那么剩下的类型③与类型④又该作何种考虑?属于类型③的有盛泽市(7.4%),它虽然拥有县属镇,就学率却比较低;属于类型④的有莘塔乡(17.5%)、北厍乡(13.6%)等,它们虽然属于乡,但却有着与市区并列的较高的就学率。在表7-1的统计资料里,简洁地记载了视学(一部分为学务委员)的评价,“全区学务大概”,此处可以了解到数字所没有反映的具体情况。[25]类型③的盛泽市,则记载:“私校较有精神,市校未能统一”,亦即以有势力的子弟为对象的私立学校非常活跃。[26]但是从全镇来说,教育内容里有偏差的原因是,与其他地区相比,本地拥有绝对多数的学龄儿童人口。[27]另外,清末绸庄、领户与机户之间存有尖锐的对立,小岛淑男曾对此作过解释。[28]大量机户和伙友的存在,或许也是导致就学率停滞的因素之一。[29]关于类型④,莘塔乡被评为“市校较有精神,村校合法甚少,办理尚能统一”,可以推测存在强力的推动者,透过整饬镇上小学,努力维持与农村学校的整合,以提高就学率。关于北厍乡,则“市校未见发达。村校难期统一”,也存在着就学率高但评价却低的情况。
1702491980
1702491981 表7-1 《民国二年度吴江县教育状况》市乡教育统计表
1702491982
1702491983
1702491984
1702491985
1702491986 续表
1702491987
1702491988
1702491989
1702491990
1702491991
1702491992
1702491993
1702491994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 [:1702488891]
1702491995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平民教育与市镇社会——以盛泽镇为中心
1702491996
1702491997 一、平民教育运动的中坚人物
1702491998
1702491999 本节将根据20世纪20年代地方报纸的发行人、主要执笔者的经历,分析他们推动平民教育的背景,以及所依据的文明观。
1702492000
1702492001 (一)新南社
1702492002
1702492003 表7-2是20世纪20年代吴江县发行的报纸和杂志之中,可以找到的现存刊物一览表。[30]其中,很早便受关注是以柳亚子、陈去病为中心所组成的南社,以及柳亚子在20世纪20年代历经内讧、分裂后组成的新南社。以往研究对于他们身为“爱国民族主义者”,乃至国民革命前夕的“新文化”推动者,曾给予很高的评价。[31]
1702492004
1702492005 表7-2 吴江及其周边市镇所发行的新闻报纸(现所存有)
1702492006
1702492007
1702492008
1702492009
1702492010 新南社时期,支持柳亚子的是一群激进的知识分子。如毛啸岑(1900-1976),既协助柳亚子,又是《新黎里》副主编,还担任了县立第四高级小学的校长。[32]《新盛泽》的发行人徐蘧轩(1892-1961)与其徒弟徐蔚南(1900-1952),也是新南社社员;他们一面与《新黎里》进行频繁地交流,一面发表许多具有独立观点的报道。徐蘧轩从龙门师范毕业之后,在绍兴第五中学、上海稗文女子中学等处任教;徐蔚南则在震旦学院求学,后以官费留学日本,并曾在复旦实验中学、浙江大学等处教书。[33]在《新盛泽》上发表许多文章的汪光祖(?-1928),虽然是位医生,但他组织盛泽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导盛泽的识字运动和组织通俗演讲团。[34]相比起来,引进近代教育的推动者往往出自科举群体,他们既具有科举功名,又担任地方公共事务。而新南社的这群人,可说是由清末以来的近代教育而诞生,具有新知识分子的特征。[35]
1702492011
1702492012
1702492013
1702492014
1702492015 图7-3 《盛泽》
1702492016
1702492017 新知识分子阶层与以往的士绅阶层并不重叠,因此在《新黎里》《新盛泽》上的言论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性。他们论点涉及许多课题,其中一些还成为特刊号的主题——如地方自治、劳动问题、体育、婚姻问题等,均被视为当务之急。[36]
1702492018
1702492019 而与本章有关的,可举出以下两点。第一,在清末以来的地方社会,为了对抗处于主导地位的士绅阶层,实现真正自治,新知识分子阶层曾与之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例如,徐蔚南有如下的描述:[37]
1702492020
1702492021 市民既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于是一般所谓知识阶级的少数人,暗中把市权袭取了,俨然代表了地方上的办事人员。他们假设都是“出类拔群”的人才,尚且还不能光大盛泽镇;何况他们只知道争权夺利,社会事业毫不一顾呢?我称他们为“办事的闲人”,确是“名副其实”。
1702492022
1702492023 诸君!改革盛泽的责任是落在盛泽全体市民肩上的!你们应觉悟这层责任的重大,不要再轻轻放弃。
1702492024
1702492025 至于着手改革的第一步,我以为须由各业举出若干有职业的人(最好商人自己),组织一市民公社,努力革新市政,发起识字运动,提倡平民教育。
1702492026
1702492027 为了对抗垄断市政的士绅阶层的“绅治”,工商业者组织市民公社,提出推动“民治”。第二,认识到自己真正的立足点之后,他们积极倡导识字教育、举办宣讲会,以及推进开设公共阅报室、公共图书馆等平民教育项目,[38]由此可看到20世纪20年代地方社会新开展的教育特征。
1702492028
[ 上一页 ]  [ :1.7024919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