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500725
毫不奇怪,“指责个人”并不仅限于国家领导人和公共企业高管。当一种文明撞上认知门槛,即问题的复杂性超出了认知能力,解决社会难题的责任也被强加到普通民众头上。尽管我们承认,几百万人都遭受同样的折磨,但指责他们一手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比面对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问题要容易多了。所以诸如肥胖、抑郁和吸毒等最棘手的问题经过重新包装,成了每个人必须克服的个人磨难。
1702500726
1702500727
如今,个人责任的基本原理大致是这样的:作为个体,我们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具有某种结果。如果我们选择失误,我们将自食苦果;如果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将事业顺利、爱情美满,并且生活幸福。对行为负责,我们能获得财富和幸福;行为不良,后果则是失败以及接踵而至的绝望。个人问责制成了21世纪的新口号。所有人——自助大师、政客、医生、老师、父母、心理医生、执法者、行政官员等都鼓吹个人责任和自强是解决我们大小困境的方法。
1702500728
1702500729
市场数据公司(Marketdata)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从2000年起,自助产业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增长,现在仅在美国,其总产值就达到80亿美元。这一点都不奇怪。
1702500730
1702500731
没错,我们每年花80亿美元来告诉自己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
1702500732
1702500733
根据自助专家的说法,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因果问题。不管是信用卡债务、克服毒瘾、全球气候变暖、犯罪增加、肥胖、婚姻不幸,还是世界经济衰退,具体问题是什么并不重要。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接受后果或者改变。只要按照几个简单的步骤来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克服自己最大的障碍,实现梦寐以求的生活。
1702500734
1702500735
听起来好极了。
1702500736
1702500737
但这是真的吗?只要选择更明智,就不会背上大量债务,不会肥胖吗?
1702500738
1702500739
在我认识的人中,几乎个个都在回收利用资源和偿还债务。我们有意识地努力降低胆固醇、少吃甜食、省钱、戒烟。我们寻求各种疗法,在情绪调节药品上的消费多于历史上任何时期。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孩子有更加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都渴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很多人为了拥有这些东西做出了很多个人牺牲。
1702500740
1702500741
那么,随着我们成为更负责任的个体,并各自解决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问题,贫困、气候变化和消费债务等大型社会问题就会逐渐缓解,这难道不合乎逻辑吗?自强难道不是逐步解决我们最大挑战的最佳方法吗?
1702500742
1702500743
你或许会这么认为。
1702500744
1702500745
但是事实证明,个人问责具有局限性。
1702500746
1702500747
独木不成林
1702500748
1702500749
不管一个人多么努力地逆流而上,他能够取得的进步与水流的力量都是均衡的。而且通常情况下,水流非常强大以致于无法抗衡。大的系统问题不是简单的个人责任的问题。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个人问题,是不断升级的复杂性的结果,是自然出现的认知门槛,是遗传生物倾向和强大的超级文化基因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自由意志的结果。
1702500750
1702500751
如今,个体要想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需要克服非常大的阻力。
1702500752
1702500753
在一篇题为《让意志力为你服务》(“Using Willpower to Your Advantage”)的文章中,专栏作家阿力·费尔斯通(Allie Firestone)将个人遇到的挑战归结如下:“我天天发誓要改变生活;事实上,我也经常这样做。可问题往往是,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去坚持自己的决定,就已经故态(每周上瑜伽课,控制生活开销,房间收拾得更干净)复萌。”
1702500754
1702500755
当个人搞不清楚哪些问题是系统性的,哪些是个人的,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把困难问题归咎于自身原因时,其实是画了一幅不完整不公正的图画,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否认了系统性问题的存在。
1702500756
1702500757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每件事情都由个人来负责,那么只要控制好个人的行为就行了。
1702500758
1702500759
所以对待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回收利用来阻止地球自然资源枯竭,变成了每个人每周将玻璃、纸板和塑料废品扔进各种颜色的垃圾桶里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尽力去回收利用,问题就能够解决,或者至少能大幅度减缓。通过接受个人责任,我们每个人成了解决方案的一份子。
1702500760
1702500761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1702500762
1702500763
不要误解我——我自己也严格地坚持废品的回收利用。
1702500764
1702500765
尽管如此,我也不得不承认,每周五早晨当我坚持不懈地往自家的彩色箱子里装瓶子和旧报纸时,我不免纳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知道自己和好心的邻居能真正起到多大作用,我担心为了收集我们堆积如山的饮料罐而专门派出的第二辆垃圾车,其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与收集的可回收废品相比,是否得不偿失。制造和维护第二辆垃圾车所需的汽油、碳排放和能量该如何权衡?然后我想知道自己之所以往彩色箱子里堆东西,是因为这样做让我心情好,还是因为自己体内的某些守旧思想包含着一种循规蹈矩的愿望。我真正了解回收利用能否帮助地球吗?我查过相关资料吗?我真正掌握哪些事实?如果我根本就不知道这方面的事实,我为什么要一直这么做?
1702500766
1702500767
后来,我终于无法忍受了。我必须知道回收利用是否真的有益。结果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证明我的信仰与现实出入很大。
1702500768
1702500769
我震惊地发现,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制造的所有垃圾中,城市垃圾还不足3%。换句话说,就算美国每个居民区里的每个人都严格地进行回收,对整个地球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1702500770
1702500771
对于购买便宜物品,我的心情也同样矛盾。
1702500772
1702500773
随着沃尔玛、宜家这类专营便宜外国货的大型商场的猛增,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经济正受到便宜的中国商品的冲击。如果我们拒绝购买这些进口货,我们可以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来减少他们的碳排放。这同时也能够壮大我们的国内经济。没错吧?
1702500774
[
上一页 ]
[ :1.7025007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