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50127e+09
1702501270
1702501271 在最近的一次长途飞行中,我非常幸运地坐在美国一家大保险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旁边。他穿着考究、很善言辞,以前当过外科医生。很多年前,为了真正改变医疗卫生状况,他卖掉诊所转而涉足保险业。在他看来,保险公司有着很大的控制权。
1702501272
1702501273 我问他怎么看待美国“公共选择”的医疗倡议,他说增加医疗保险或者医疗补助费用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他紧接着解释说,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最佳方法是把它看做三个独立的“筒仓”:医院、医生和保险公司。
1702501274
1702501275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今我们被送到急诊室时,给我们看病的医生对我们进入急诊室之前的健康状况几乎一无所知。当我们被匆忙送到急诊室时,我们对于急诊主治医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1702501276
1702501277 如果我们够幸运,那么陪在我们身边的人会把他们了解的病史告诉医生:我们服用过什么药物,我们经常看哪个医生,我们对什么过敏,以及那时他们能够想到的其他信息。有时候急诊室工作人员能得到我们的医疗记录,将其综合成一个文件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但是即使如此,最多也就是个仓促、随机和不完善的诊断过程。主治医生往往通过观察我们当时的症状做出最佳推测,但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具体的病史。
1702501278
1702501279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依靠的急诊医生对我们根本不了解,所以那些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正常、但对别人来说却不正常的情况,很可能被当作与我们的疾病有关的症状加以治疗。比如,主治医生不知道我们生来心脏跳得就有点快,我们的体温总是偏高,我们脚踝一直浮肿,因为妈妈、外婆和曾外婆也这样。
1702501280
1702501281 急诊室医生接受的训练是使用“平均”参数。任何症状如果在这个平均范围之外,都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症状,成为最后诊断的考虑因素——不管那个症状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极其正常还是不正常。
1702501282
1702501283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急诊室的诊断和治疗充其量也就是推测——主治医生的“最佳”判断。
1702501284
1702501285 统计数字显示的结果再清楚不过。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病人在接受急诊治疗90天内,其中34%的人又被送回了急诊室。
1702501286
1702501287 真正耸人听闻的还在后面呢。
1702501288
1702501289 在接受急诊治疗1年内,超过50%的病人在手术出院后不到12个月再次入院或死亡。
1702501290
1702501291 这些病人接受的是怎样的紧急治疗?
1702501292
1702501293 对第一个月内返院率最高的病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下面这些病最容易出问题:
1702501294
1702501295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7%
1702501296
1702501297 2.精神病 25%
1702501298
1702501299 3.血管手术 24%
1702501300
1702501301 4.慢性阻塞性肺病 23%
1702501302
1702501303 1/4的患心力衰竭、精神病、血管手术和阻塞性肺炎的病人在4星期内又回到急诊室。这可能吗?
1702501304
1702501305 理论上说,任何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都应该在看完急诊之后定期看医生,以避免再次被送到急诊室。
1702501306
1702501307 由此我们可以来讨论第二个部门:医生。
1702501308
1702501309 今天,收治医保病人的医生每小时必须看4~6个病人,才能保证不赔本。算算这笔账:这意味着接受医保病人的医生在每个病人身上只能花10~15分钟,否则就要赔钱了。
1702501310
1702501311 这意味着,我们在头一次接受急诊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我们的医生由于已经在我们身上用了15分钟,所以只有两个选择:如果还有时间,他可以让我们去看专家,专家也只能分配给我们15分钟的看病时间;否则他会把我们直接送回急诊室——也就是上次误诊我们的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会让病人返回急诊室。
1702501312
1702501313 然后病人的情况急转直下。
1702501314
1702501315 由于我们的医生(“筒仓”1)不可能经常给我们看病,即使我们需要治疗,医院(“筒仓”2)则很愿意让我们多去急诊室。不管我们是新病人或老病人,医院得到的钱都是一样的。事实上,现在医院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老病人,所以从某方面来说,误诊之后的重新入院成了一笔意外收入。2009年,返院急诊病人支付给医院的医药费超过174亿美元。随着医生让重病患者——那些用10~15分钟不能搞定的患者——再去急诊室接受治疗,这个数字还在成倍增长。
1702501316
1702501317 然后是第三个“筒仓”:保险公司。
1702501318
1702501319 每次我去急诊室,我的保险公司都要付给医院高额的费用,而医院就是从反复看急诊的病人身上挣钱。我的医生知道急诊室很愿意收治我,所以他没有理由不让我去。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收取更高的保费来填补开销。急诊没有诊断和准确治疗重症病人所需的病历,所以死亡人数和再次就诊的次数持续猛增,以至于无法控制。医疗开销也是一样。
[ 上一页 ]  [ :1.702501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