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568096e+09
1702568096
1702568097 从父母与其他成年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来看,孩子在两性关系上的表现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位护士告诉《亚特兰大宪法报》,他们发现:“孩子与父母之间非常缺乏沟通,有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是性活跃的。甚至在面对铁一样的证据时,有一些父母仍拒绝相信这是真的。一位母亲对我破口大骂,并大声叫嚷道,她知道她的孩子是处女。最后,我对她说:‘不,你的孩子已经怀孕了。’”
1702568098
1702568099 正式的调查开始后,调查人员与99个男女学生进行了交谈,包括10个已确诊染上梅毒的学生。调查再现了这些学生在性行为方面相互连接的社会网络。调查发现,染上梅毒的学生与其他人建立了广泛的连接关系,他们居于网络的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加入性派对活动,使得网络进一步向外延伸,导致梅毒传给其他孩子的可能性大增。处于性关系网络最中心位置的是一群白人女孩,大多不到16岁。她们与不同的男孩子一起开性派对,这样,就将一些本该分隔开的群体连接了起来。幸好,一年后,在社区的帮助下,这一网络分裂成很多小的网络。尽管大多数孩子仍是性活跃的,但性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因为不同小群体的成员不再相互连接。由于网络的改变,流行病不再流行。
1702568100
1702568101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1702566694]
1702568102 |不要跟你旧情人的情人的旧情人约会|
1702568103
1702568104 过去十年,大量研究工作的主题都集中在: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它在性病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些研究都要进行细菌检查,因为细菌既可以被追踪,也容易探测到。因为性关系是确定两个人连接关系的最好证据,所以,通过研究,我们就能了解:
1702568105
1702568106 ● 成双成对的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并形成复杂网络结构的?
1702568107
1702568108 ● 这一过程又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经历?
1702568109
1702568110 ● 除了细菌,它还能影响哪些东西的传播。
1702568111
1702568112 对性病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的涌现特性。就是说,只有研究整个群体而不是研究一个一个的人或成双成对的人,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所关注的现象。一个人染病的风险,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行为举止,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举止,其中一些人在网络上可能相距遥远。
1702568113
1702568114 社会学家詹姆斯·穆迪(James Moody)、凯瑟琳·斯托弗(Katherine Stovel)与彼得·比尔曼合作,利用从Add健康数据中抽取的信息,并结合过去18个月的浪漫关系信息,画出了一个中等规模、白人为主导的中西部高中的完整性关系网络图。我们给这个高中起名为“杰斐逊高中”,它所处的社区,与罗克代尔县有几分相像。穆迪和他的同事发现,在所有涉及浪漫关系的学生中,高达52%的人都镶嵌在一个非常大的网络中,看起来就像“一个相互连接的长链,如同从一条长的主干线连接到各家各户的乡村电话线。”这个环形的、辐射状的、由288个学生构成的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缺少足够的连接关系。这就是说,大多数学生都仅仅通过一条路径与上层连接,如图4-1所示。在这个网络上,没有太多的传递性。
1702568115
1702568116 穆迪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中学的社会互动(这里特指性行为)方面存在两个特殊规则,它们对这个网络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1702568117
1702568118 ● 一般情况下,人们寻找的性伴侣,与自身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这就是“同类婚”原则的最好实例。这里所谓的同类是指年级、人种等。
1702568119
1702568120 ● 中学生性行为遵循这样一个规则:“不要跟你旧情人的情人的旧情人约会。”
1702568121
1702568122
1702568123
1702568124
1702568125 图4-1 杰斐逊中学涉及浪漫关系的288名学生组成的网络
1702568126
1702568127 注:灰色节点代表女孩,黑色节点代表男孩。节点A、B和X将在正文中进行讨论。
1702568128
1702568129 我们确信,你得多读几遍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规则。我们也确信,假如你是一个中学生的话,你不会在你的小记事本的最上头用大写字母把这条规则写出来。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所有的伴侣,我们认为,即便你曾经破过例,你当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是问问自己:“我曾跟我最好的朋友交换过伴侣吗?”我估计,你的答案是:“没有。”
1702568130
1702568131 大连接洞察
1702568132
1702568133 这种不交换伴侣的规则很好地说明了社交过程是如何决定总体网络结构的,而其中的每一个网络成员都无法体会或者对其施加影响。这也就是说,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规则,最后就以特定的网络结构被镶嵌在网络之中。人们无法有意识地影响网络的总体形状,尽管这个形状一定会影响到他们,因为,它决定了他们会与哪些人发生性行为,而不考虑是否有染上性病的危险。
1702568134
1702568135 这个规则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好像与我们在上一章中讨论的模式不一致。多数人约会的对象,都是跟他们相距三度的人,可是,这里的规则又反对人们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建立密切关系。差别在哪里呢?在这些交往的人当中,性别以及性关系的顺序是很重要的。大多数亲密无间的友情,都是在同性朋友之间发生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异性夫妻各自介绍一个朋友让他们相识(比如,丈夫的男性朋友跟妻子的女性朋友相识),如果他们互有好感,就可以建立关系。但是,如果一个女人甩了她的男友而跟闺蜜的男友产生了感情,那么,这个被甩的男朋友和闺蜜(现在也许该称“前闺蜜”了)是不可能成为夫妻的。
1702568136
1702568137 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的时尚达人热衷于换妻或换夫,不过,这种四路性关系(four-way sexual relationships)在美国一直都是很少见的。穆迪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次等品”意识在发挥作用。两个被抛弃的情人都在追求心上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心上人已成了别人的丈夫或妻子。在奥运会上,没人会对铜牌争夺战感兴趣,与此相类似,没人想打旧情人的情人的旧情人的主意。
1702568138
1702568139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1702566695]
1702568140 |控制核心成员,才能控制细菌的传播|
1702568141
1702568142 现在,我们已经对网络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结构如何影响网络上的流动体。假设你是图4-1中的A。你跟X之间有5个伴侣的间隔,你无法确切知道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在跟谁睡觉,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否坚持要求她的性伴侣必须使用避孕套等。但是,你与这个人建立了间接连接关系,她已染上性病这件事情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很快就能体验到。细菌会由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并经过5个跳跃到达你那里。
1702568143
1702568144 现在我们设想,与你二度分隔的一个连接关系被切断了,既可能是因为某两个人的关系结束了(例如,他们不再发生性关系),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避孕套了(所以即便性关系继续存在,仍可避免传染)。你能确信自己不会染上性病吗?不,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这是一个环形网络,而你正处在环上。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上(你无法知道真相,除非你有一张图4-1那样的鸟瞰图),性病可以通过环上的其他路径进行传播,最后仍会传到你这里。当然,它可能要经过更多的跳跃。但是,在你的网络上,你对他人的传染是没有免疫力的,即便他们不再发生性行为或者采取了保护措施。
1702568145
[ 上一页 ]  [ :1.7025680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