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599975
1702599976
g. 这个冗长的段落包含太多主题,而且杂乱无章。求职者说自己善于组织和计划,对方恐怕不会相信。该段落一下讲现在,一下讲过去,在时间上前前后后,而且资历、工作间验和私人信息全混在一起。其中许多信息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以“also”开头的句子听起来就像临时想到的想法,在这封信里就是如此。这名求职者显然是想都没想就埋头开始写这封信,根本没把信息分类整理,也没计划句子的结构。
1702599977
1702599978
h. 简历可以清楚呈现求职的相关信息。如果寄上简历,应该再附上一份履历标题页。在履历标题页上,不要只是重复简历上的信息,应就其进行说明和阐释,就如同这个例子的做法。这位应聘者的呈现方式应该会让雇主印象深刻,而且反映出其思考方式清楚有组织。求职者还在信中说明为什么自己想应聘这份工作,自己的工作经验又如何使其适合该职缺。
1702599979
1702599980
i. 这封信除了暗示该应聘者乐于念书,此外就无法再给雇主任何信息了。“very good”(很好)是什么意思?应聘者又修过哪些科目?雇主如何得知该应聘者是否具备恰当的资格?应聘者自己 空口无凭地强调并不够。
1702599981
1702599982
j. 这封信的口气恐怕连最宽宏大量的雇主也受不了。这封信听起来傲慢自负,显示应聘者对自己太有自信。他听起来很挑剔,不想做的事,大概也不会愿意去做。换句话说,他成功地颠倒了雇主与应聘者之间的传统关系,也就是让雇主觉得应聘者在筛选他,而不是他在筛选应聘者。
1702599983
1702599984
k. 这封信里的“checked up”(查过)也给人过度自信的感觉。应聘者特别花时间去了解公司,会让大多数的雇主印象深刻,但是你不能用这种说法表达。此外,应聘者似乎没提供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仅仅是描述雇主自己早就知道的事实。
1702599985
1702599986
l. 人们很容易用陈腔滥调开头(见[d]),然后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句子,同样的状况也常发生在结尾。“Thanking you in anticipation”这个句子没有动词,只有词组,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这个词组的语气也不妥,听起来要不就是太过谦虚,要不就是太过自信,彷佛自己一定能录取。
1702599987
1702599988
m. 这样的结尾就很简洁巧妙。它提到面试的可能性,但听起来又不会太自负。
1702599989
1702599990
n. 这样的结尾听起来要求太多了。在求职过程中,要耐心等待回复的应该是求职者,因为决定权还是在雇主手中。此外,虽然大多数雇主都知道应聘者通常不会只应聘眼前这份工作,在求职信里还是不应该这样坦然描述自己的焦急,或是这么鲁莽地把事实说出来。
1702599991
1702599992
1702599993
1702599994
1702599996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修订第5版) 15.9 撰写完整的求职信
1702599997
1702599998
当过“雇主”之后,你应该就能了解为什么有些雇主还是要求职者自己写求职信,并知道雇主想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写求职信的时候,你就应该时时记住这些原则。那么,怎么呈现你的信息最好呢?从求职应聘表格中,我们知道下列基本信息是你在求职信中一定要包含的:
1702599999
1.7026e9
1702600001
1702600002
姓氏
1702600003
1702600004
1702600005
1702600006
名字
1702600007
1702600008
1702600009
1702600010
电话号码(私人电话号码与工作电话号码)
1702600011
1702600012
1702600013
1702600014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婚、分居)
1702600015
1702600016
1702600017
1702600018
教育背景与受训经验
1702600019
1702600020
1702600021
1702600022
检定资格
1702600023
1702600024
[
上一页 ]
[ :1.7025999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