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14781
1702614782
我理解的成功,是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你喜欢简单的、回归自然的生活,大可找个安静的小城定居,给自己打理出一个花木掩映的庭院;你喜欢绚烂街景、名牌包包,那就到充满机遇的大城市去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挣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想要稳定、规律的日子,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沉稳的丈夫;你如果中意刺激多变、充满挑战的生活,那就进入能带给你这种体验的行业,甚至满世界登山冒险。
1702614783
1702614784
每个人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认真生活,马云、王健林们,不要觉得曳尾于涂中的庄子、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是失败者,庄子、陶渊明们也不要瞧不上获得世俗成功的马云、王健林。
1702614785
1702614786
我理解的成功,不是来自比较,而是来自全力以赴的生活态度。你的理想是走遍山川大河,你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的时候,何必去管同学已经攒够了房子的首付?你的理想是拥有一栋房子、在城市里立足,你攒到房子首付的时候,何必遗憾你的同学已经玩遍世界,你只爬过公园的山?不断在比较,为了不被抛下,脑子里盘踞着“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想法,内心只会又惶恐又焦虑。
1702614787
1702614788
生活不止一种成功。忠于自己的内心,按自己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全力以赴地生活,无论如何活,活成什么样,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以这样的状态去面对任何人,无论对方如何活,活成什么样,我们都可以泰然自若。这是不卑不亢的力量根源。
1702614789
1702614790
最后,人的处境是会发生变化的。
1702614791
1702614792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有一位领导粗暴严厉,还不讲道理。我对她不是尊敬,而是惧怕,惧怕到一想到上班就恐惧症发作,惧怕到踏入办公室就惴惴不安。
1702614793
1702614794
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碰上春节放假。没想到回了趟家,我突然就想通了。我发现,在家里,特别是在年幼的堂弟堂妹面前,我已经是一个能“发号施令”“生杀予夺”的大人,小孩们怕我,很多事情得了我的允许才敢去做。我有点不适应这种角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自己也还是个在大人面前谨小慎微的孩子。
1702614795
1702614796
是啊,每一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都曾经是在大人指导下生活的孩子;每一个专业权威的领导,都曾经是努力适应的职场菜鸟;每一个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都曾经是在课桌前正襟危坐的学生。每个人都是沿着一定的路径变成今天的样子,没有人是天生的大人,也没有人是天生的领导、天生的老师。如果有人批评你,“你怎么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无论对方把你贬低到了什么程度,不用恐惧、焦虑、畏怯,那只是在描述一种暂时的随时可以改进的状态,而不是在说你不行。不要把对一件事的评价上升到对自我的评价。
1702614797
1702614798
永远相信,人的处境是不断变化的。在卑位者,当志存高远、隐忍自强,所怀者大,则有无限可能。将来你走得甚至会比曾经压在你头上的那个人要远得多。在尊位者,当公正处事,平等待人,用成长的眼光去看待人,莫欺少年穷。
1702614799
1702614800
无论一个人现在是什么处境,都可能是暂时的处境,不要用他暂时的处境定义他。如果是自己,也不要用暂时的处境定义自己。遇到特别优秀的人,可以欣赏,但不要膜拜,他不是天生如此,他的成就一定有实现的路径;遇到暂时没有崭露头角的人,不一定要礼遇有加,但需给予平等的尊重。这是不卑不亢的智慧来源。
1702614801
1702614802
不管是地位比你高的人还是比你低的人,不管是有求于你的人还是可以帮你的人,不管是你需要的人,还是你不再需要的人,每个交际对象你都必须尊重。
1702614803
1702614804
所有的社交扩展方法、人际沟通技巧、个人情商养成,是希望每个人具有顺畅沟通的能力,降低沟通成本,从容优雅、进退有度地达成自己在个人成就、职场发展、家庭幸福等各方面的目标。我强调一种平等的人际观,是因为一切技巧都基于平等的尊重,而不是把人教成无原则的献媚者、委曲求全从不得罪人的老好人、精致利己的变色龙。
1702614805
1702614806
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讨论人际观?因为我希望这本书对人际交往的所有讨论,是基于互惠、共赢、平等的成熟人际观。
1702614807
1702614808
社交互惠的本质教我们认识到,基于互惠的关系才是可持续的关系,所以索取之前,学会付出,不要做以自我为中心、只会索取的巨婴。
1702614809
1702614810
共赢的思维,给我们一种有别于只顾利己、狭隘排他的人际交往思路,同时也是一种主动交往、乐于合作、积极与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的人际态度。
1702614811
1702614812
平等的人际观,给我们独立的人格和平视他人的力量。无论他人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类型、容貌评价等外在属性与你相比高下如何,我们始终不卑不亢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1702614813
1702614814
树立互惠、共赢、平等的人际观,基于这样的人际观,这本书所有的讨论才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1702614815
1702614816
1702614817
1702614818
1702614820
请停止无效社交:关键性关系助你收割海量社交红利 有效社交是怎么做到的?——怎样结识超级交际枢纽式的人物?
1702614821
1702614822
无论是谁,总有自己的圈子,就算是再孤僻的人也会有一两个朋友。花精力管理时间、事务的人很多,但有意识地去管理社交关系、有计划地打造社交圈的人却不多。我们天性喜欢自然而然的交往方式。
1702614823
1702614824
之前已经说过,每个人的社交需求不同,基于不同的需求,社交选择是不一样的。所以谈一套通行的建立社交圈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一个把社交做到极致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有效地建立自己的交际圈的?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社交技巧?
1702614825
1702614826
01 社交与目标结合
1702614827
1702614828
一说到社交与目标结合,肯定就有人坐不住了。
1702614829
1702614830
他们迫不及待地表达反感,并且跳出来捍卫社交的纯粹。每一种态度后面都有一个观点,反感的态度后面是这样的刻板观念:社交与目标结合,是功利的,是和索取、操纵、利用、算计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社交是不真诚的。
[
上一页 ]
[ :1.7026147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