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15980
1702615981
习惯防卫性倾听的人像是得了“被害妄想症”,总是认为别人说的话是在针对他们,好像所有的话听起来都是对他们不利。他们像小刺猬一样没安全感,生怕受伤害,一有风吹草动就竖起浑身的刺,他们又像公鸡一样好斗,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保护自己。
1702615982
1702615983
比如你只是想确认第二天要用的报告有没有写好,但防卫过度的同事却觉得你在质疑她的能力:你几个意思?你是觉得我搞不定吗?
1702615984
1702615985
这种不安全感常常是出于自卑。有一次去一家常去的店里看衣服,碰到一个女人也在买衣服,身上试的一件不太满意,她想看另外一件,导购随口说了一句:“那件会贵一点。”她就炸毛了:“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我买不起是不是?你看不起我是不是?我不看也不买了!”然后就骂骂咧咧地走了。导购的小姐姐很委屈:“我真没这意思,其实我话还没说,我还想等衣服取下来再告诉她,虽然贵一点,但是料子和做工更好一点。”
1702615986
1702615987
弯弯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和朋友谈论起出国旅游的趣事。同一个社团的同学在旁边听见了,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好炫耀的。”弯弯不愿意计较,弯弯的同学却是一个嘴上不饶人的主儿:“越缺什么,就越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
1702615988
1702615989
在缺乏中成长并因缺乏而极度自卑的人,别人每句话都可能是在故意炫耀;在出轨后回归家庭的丈夫听来,妻子的每句话听起来都像不信任的盘问;在经常寻衅滋事、把尊严看得比命重要的小混混看来,别人的每句话听起来都像是挑衅、找碴。
1702615990
1702615991
防卫性的倾听者相处起来,让人觉得疲惫。动不动生气或怀有戒心,不但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搞砸关系。
1702615992
1702615993
七宗罪之六:习惯性唱反调。
1702615994
1702615995
我搞不清这类人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习惯性地唱反调。
1702615996
1702615997
你得意的时候,他踩你一脚;你满意的时候,他刺你一句;你消沉的时候,他也不忘讽刺挖苦嘲笑,他连开玩笑都在伤人。
1702615998
1702615999
你终于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的时候,他拆台:切,就凭你啊,我打赌你坚持不了三天。你感叹裸贷去买昂贵化妆品的女大学生虚荣,他非要评论一句:未必像你想的那样。你说以后有孩子了不会给他报那么多兴趣班,他不以为然:等你有孩子就不会这么想了。你穿了一件甚是喜欢的衣服,他自以为一针见血:你太瘦了,撑不起来。你丢了手机干着急,他语带嘲讽:你那手机都用了那么久了,也该换了。
1702616000
1702616001
也许他们是习惯性地拆台,习惯性地否定,习惯性地唱反调,他们的话本身没有太大的恶意,只是有时候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也许他们的看法很中肯,从不附和的样子也很有个性,可是这样的冷言冷语听久了,总有一点话不投机的感觉。
1702616002
1702616003
在他们的字典里是没有共鸣、支持、赞同这些字眼的,让他们和别人站在一个立场好像比杀了他们还让他们难受。他们不明白提供鼓励、安慰这样的情感支持,并不会害他们丢掉原则,赞同认可别人的想法,不代表他们自己没想法。
1702616004
1702616005
七宗罪之七:无原则的附和。
1702616006
1702616007
习惯性唱反调是一个极端,无原则的附和也是另一个极端。这样的人,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好。
1702616008
1702616009
我就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不管你和她说什么,她都能给你想要的回应。刚开始,听到她的夸奖还挺开心的。可是有一回,我正开心的时候,另一个朋友打趣:哈哈,你听她说过不好吗?听起来,她更像一个从不得罪人的老好人。
1702616010
1702616011
渐渐地,我发现和她说话挺无聊的,她不是谄媚,但时间久了你会分不清,她的话到底是出于善良、纯粹为了让你高兴而说,还是心里真的这么认为。你会怀疑,她到底有没有给过真正的回应?你会困惑,这个人难道就没有喜怒和爱憎吗?
1702616012
1702616013
她从不跟你唱反调,慢慢地,你就不再重视她的意见了,因为被她赞美没有快感,被她同意觉得无聊,被她鼓励也依旧没有信心。
1702616014
1702616015
大家都以为会附和是会说话,但最会说话的蔡康永却建议:适度的挑衅,会让对话热络起来。
1702616016
1702616017
03 情商高的人是如何倾听的?
1702616018
1702616019
倾听的时候,我们到底要倾听什么呢?其实归根到底,倾听的任务就是两个:弄清楚对方的意思、给予恰当的反馈。好的倾听者就像一个迷人的山谷,既给予充分的倾听,又能传来美妙的回声。
1702616020
1702616021
在倾听上,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就不同意是无礼。镇定而守礼的倾听,遵守这样的礼仪:在评论和争论之前,永远要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了或者在某个问题上有盲点。在说“我同意”或“我不同意”之前,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1702616022
1702616023
那么如何肯定自己已经了解了呢?情商高的人有三板斧:提问、复述、确认。
1702616024
1702616025
没有比提问更流行的语言了。蔡康永说,他可以凭着“为什么”“怎么会”“真的哦”“我都不知道耶”“那怎么办”“后来呢”这几个简单的问话,把天一直聊下去。问话里有浓厚的兴趣,有热切的期待,有时候真的没有比一个眼巴巴等着你说下去的眼神更让人开心的了。
1702616026
1702616027
提问的好处,有记者从业经历的我深有体会。
1702616028
1702616029
提问对提问者来说,不仅可以借此打开话题,恰当的提问还可以帮助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和细节、对方当前的感受和想法,以及未来的期望和需求有深入的了解。
[
上一页 ]
[ :1.702615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