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84944
(3)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筛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分级,建立完备的文件管理系统。比如,保存关键涉密文件的计算机不联网,访问和拷贝文件需要权限;一般的涉密文件在员工访问时会有提示,警示其注意保密;对员工发送邮件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误发涉密文件;定期销毁涉密的纸质文件。
1702684945
1702684946
(4)公司为员工提供足够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使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员工离职时,提供公平的补偿,好聚好散,尽量做得有人情味一点。在实务中,不少商业秘密泄露的行为都是离职员工的恶意报复。
1702684947
1702684948
泄露商业秘密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不同情况,前者主要依靠“硬件”上的措施去预防,使用各种加密技术措施;后者主要依靠“软件”上的措施去预防,通过警示教育和文件流程管理,使员工有保密意识,在公司里形成适度的保密文化。
1702684949
1702684950
有可能成为商业秘密的信息如下:
1702684951
1702684952
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及目标代码、准备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已申请但还未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等。
1702684953
1702684954
1702684955
1702684956
1702684958
正义女神不睁眼:你相见恨晚的法律知识 商务工作中如何注意保留证据?
1702684959
1702684960
黄璞琳
1702684961
1702684962
说说交易环节吧。涉及较大交易(如买房买车买贵重物品),涉及需要分期或延后交付的交易,涉及对方有特别承诺的交易,都需注意保留证据,如索取交易单据、协议、承诺文书等原件,必要时可考虑手机录音。
1702684963
1702684964
Zhang Leslie
1702684965
1702684966
保留证据,靠意识,更靠习惯,还靠动脑。
1702684967
1702684968
比如工作中,打完电话后用文件进行确认的习惯。如果一方用邮件要求你确认,但有意无意地漏了一项重要内容,应当立即指出。书面证据的效力自然超过口头证据。反过来说,不要留下文字证据,也是风险的规避之路。
1702684969
1702684970
至于动脑,和本人相熟的杨良宜先生曾举过一个有意思的例子: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朋友问他,借给别人一万美元,但没有收据或者任何文件可以证明,怎么办?洛克菲勒说,你写一封信,问他欠的两万美元如何还。结果这人回信说只借了一万美元而不是两万美元——这就有了文件证据。
1702684971
1702684972
1702684973
1702684974
1702684976
1702684977
正义女神不睁眼:你相见恨晚的法律知识
1702684978
1702684979
1702684980
1702684981
1702684982
1702684983
正义女神不睁眼:你相见恨晚的法律知识
1702684984
1702684985
1702684986
1702684987
1702684989
正义女神不睁眼:你相见恨晚的法律知识 公诉科在做什么
1702684990
1702684991
逻格斯
1702684992
1702684993
如果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我在检察院工作”时,你可千万别忙着肃然起敬,脑补他出庭公诉的威风画面。且不说检察院里也有理发店、洗衣房、健身房之类的服务性部门,就算是正式的工作人员,在人员分类管理之后,也要分成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只有前两者才是真正的业务部门。而检察辅助人员的工作又是十分琐碎的,只有入额的检察官和少数精干的检察官助理才能正儿八经地办案子——这里所谓的“办案子”,也与普通人的想象有出入。
[
上一页 ]
[ :1.7026849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