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89121
26. 日本会議国際広報委員会編:《再審“南京大虐殺”——世界に訴える日本の冤罪》,明成社,2000年。
1702689122
1702689123
27. 余子道、张云著:《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02689124
1702689125
28. 北村稔著:《“南京事件”の探究——その実像をもとめて》,文藝春秋社,2001年。
1702689126
1702689127
29. 阿羅健一編:《“南京事件”日本人48人の証言》,小学館,2002年。
1702689128
1702689129
30. 程兆奇著:《南京大屠杀是东京审判的编造么?》,《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6期。
1702689130
1702689131
31. 程兆奇著:《日军屠杀令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1702689132
1702689133
32. 杨夏鸣编:《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7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年。
1702689134
1702689135
33. 杨夏鸣译:《国际检察局文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年。
1702689136
1702689137
34. 秦郁彦著:《南京事件——虐殺の構造》增補版第九章《南京事件論爭史》上,中央公論新社,2007年。
1702689138
1702689139
35. 程兆奇著:《松井石根战争责任的再检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1702689140
1702689141
36. 程兆奇著:《小川关治郎证词的再检讨》,《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1702689142
1702689143
注释
1702689144
1702689145
[1] 日军中小行李(大行李同)指运送大队以上部队货物的部队。小行李负责运送弹药等直接与战斗有关的货物(大行李负责运送粮草和其他与战斗没有直接关系的货物)。
1702689146
1702689147
[2] 小川日记中不乏所到之处民众十分“顺从”的记录,如小川在金山时的记录:“来金山后,当地的支那居民样子如菩萨,实在顺从,对我们致以谦恭的敬礼,尤其是小孩,以不动的姿势给以最高的敬礼,不能不让人生出悯然之情。”《ある軍法務官の日記》,第59页。
1702689148
1702689149
1702689150
1702689151
1702689153
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 第八章 东京审判与国际法治
1702689154
170268915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第一次在各国主权之上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领导人,庄严宣告侵略战争以及战争中的不法行为是国际罪行。东京审判将人类对永久和平的追求诉诸国际刑事司法,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理性、文明和进步。正如韦伯庭长在审判程序开始时宣称的,“整个历史上从未有过比这更重要的刑事审判”。毫无疑问,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共同促进了国际刑法和国际人道法的发展,拉开了现代国际刑事司法实践的大幕,用法治重塑战后国际社会新秩序。东京审判是人类法治文明的丰碑,它告诉世人,发动侵略战争是国际罪行,为了世世代代的和平,必须惩治战争罪行,并杜绝它的再度发生。
1702689156
1702689157
1702689158
1702689159
1702689161
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 第一节 战争非法观的由来与成型
1702689162
1702689163
在很长的时间里,战争一直被奉为光荣、英雄、名誉的代名词。用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Karl Phili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的话来说,战争“仅是政治以另外一种方式的继续”。两次世界大战彻底颠覆了人类历史的好战传统,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共识开始发生变化,战争与和平成为国际法最重要的主题。
1702689164
170268916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展现出国际社会尝试采用国际刑事司法审判遏制战争、争取世界长久和平的努力。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一道,将战争确立为国际犯罪并惩罚发起侵略战争的个人,在法律意义上树立起新的战争法观,可谓国际法治的里程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铭文所述:“既然战争始于人的思想,就让我们从人的思想出发构建和平。”
1702689166
1702689167
一、限制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则
1702689168
1702689169
人类关于战争和战争法观的思想源远流长。厘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二战后两大审判的主旨和历史意义。
1702689170
[
上一页 ]
[ :1.7026891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