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698442e+09
1702698442 [2]与其他一些法律条款一样,帝国政府制定此条法律,反映出统治者对民众暴乱的担心,因而希望通过这类条款的规定紧密控制社会。
1702698443
1702698444 [3]《大清律例·兵律·牧养畜产不如法》规定:“凡牧养官马、牛、驼、骡、驴、羊,并以一百头为率。若死者、损者、失者,各从实开报死者,即时将皮张、鬃尾入官,牛斤角、皮张亦入官。其牧长、牧副每一头各笞三十,每三头加一等;过杖一百,每十头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徒三年。”——译者注
1702698445
1702698446
1702698447
1702698448
1702698449 中华帝国的法律 [:1702695296]
1702698450 中华帝国的法律 六、刑律类
1702698451
1702698452 36.谋反大逆[1]
1702698453
1702698454 36.1 道光四年(1824年)山东司说帖
1702698455
1702698456 《刑案汇览》卷一二,《刑律》
1702698457
1702698458 直督咨:马进忠等在山东临清等州县传教谋逆案内、李二小田忙种请免缘坐一案。
1702698459
1702698460 查律载:谋反及大逆,正犯之子孙男十五岁以下,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若子孙过房与人者,俱不追坐等语。是反逆案内应行缘坐之子孙,先经卖与他人为奴。律内虽无免其缘坐明文,惟既卖给他人为奴,即与过房与人者同一,不为逆犯子孙,自应免其缘坐。
1702698461
1702698462 此案:李二小系已正法逆犯李庸义之子,田忙种系已正法逆犯田畛之子,均应缘坐。李二小已自幼出继与无服族伯李思安为嗣;田忙种先已契卖与山西铺民颉吉昌为奴。该省将李二小、田忙种均免缘坐,仍给李思安、颉吉昌为子、为奴。核:与不追坐之律相符,应请照复。
1702698463
1702698464 36.2 嘉庆元年(1796年)说帖
1702698465
1702698466 《刑案汇览》卷一二,《刑律》
1702698467
1702698468 福建司查:郑流因伊弟郑贺在台湾郡城滋事,将该犯拟以斩决,并将郑贺之妻、女照律缘坐为奴。郑流之妻陈氏系正犯郑贺之嫂,律无兄妻亦在缘坐之文,是以该抚未经议及,应请照复。
1702698469
1702698470 37.造妖书妖言[2]
1702698471
1702698472 37.1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案
1702698473
1702698474 《刑案汇览》卷一二,《刑律》
1702698475
1702698476 河抚咨:革生杨英辰因醉后自思娶妾,指称洪沟出有娘娘等语。实属邪言妄布。将杨英辰依“妄布邪言、不及众”例,发遣为奴。[此处“众”一词,并没有精确的界定。另外,若将“邪言”传播于众人,传播者所受处罚就不再是“发遣为奴”,而是“斩监候”。]
1702698477
1702698478 经本部驳令复审,讯明杨英辰实系醉后戏言,并无心存不轨、传播惑人情事。将杨英辰改依“妄布邪言、不及众、拟遣例”,量减一等,拟杖一百,徒三年。
1702698479
1702698480 对于死刑及流刑如何“量减一等”,参见本书第一篇第三章第九节。对于律例所规定的刑罚减等处理,通常只能是“比照”该律例,而不能以该律例为“直接根据”。在下面两个案子中,情节基本相同,而且都是“比照”同一条例。
1702698481
1702698482 37.2 嘉庆二十年(1815年)案
1702698483
1702698484 《刑案汇览》卷一二,《刑律》
1702698485
1702698486 陕抚咨:僧倪道元因伊故徒在外游方回归,带有不经谣帖。该犯不即时呈首,复借给抄写、传布。
1702698487
1702698488 将倪道元比照“谶纬妖书妖言惑人、不及众”遣罪上,量减一等,拟杖一百,徒三年。[参见第37.1案评论。]
1702698489
1702698490 37.3 嘉庆二十年(1815年)案
1702698491
[ 上一页 ]  [ :1.7026984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