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06164e+09
1702706164
1702706165 另外,从这一契约的具体内容来看,在契约中一般要写明当事人双方以及中间人的名字,所交易土地的来源、具体方位和四至,标的物的所有权状况和价格,标的物的交付条件以及立约时间等内容。可见‘在元代时,买卖契约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成熟。
1702706166
1702706167 (1)两制指内制和外制,是宋代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知制诰的合称。宋时,为皇帝起草诏敕文告的官员称为“知制诰”。由翰林学士带知制诰的称内制,起草皇帝面谕的赦令、制书、临时文告等;由中书舍人带知制诰的称外制,掌重大诰命及百官封拜的诏令等。两制可以参加讨论重大案件
1702706168
1702706169 (2)二府是指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二者共同行使宋代国家的军政领导权,因此被并称为“二府”。
1702706170
1702706171 (3)《宋史·刑法志》。
1702706172
1702706173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6页。
1702706174
1702706175 (5)《孟子·离娄上》。
1702706176
1702706177 (6)《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十一之五十八。
1702706178
1702706179 (7)《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户婚门·立继类》。
1702706180
1702706181 (8)《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五)《户婚门·争业下》。
1702706182
1702706183 (9)《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户婚门·立继类》。
1702706184
1702706185 (10)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八)。
1702706186
1702706187 (11)“准唐建中三年(782年)八月二十七日欶节文:其十恶中恶逆以上四等罪,请准律用刑,其余应合处纹、斩刑,自今以后,并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
1702706188
1702706189 (12)参看薛梅卿、赵晓耕主编:《两宋法制通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289页。
1702706190
1702706191 (13)《通制条格·户令·婚姻礼制》。
1702706192
1702706193 (14)该案例在《宋史·刑法志》中也有相关记载,但《文献通考》的记载更为详尽。
1702706194
1702706195 (15)马端临:《文献通考·刑考九》。
1702706196
1702706197 (16)《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户绝》。
1702706198
1702706199 (17)《宋刑统·户婚律》“嫁娶妄冒”条。
1702706200
1702706201 (18)蒲坚编著:《中国古代法制丛钞》(第三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552页。
1702706202
1702706203 (19)《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典卖田宅须问亲邻”。
1702706204
1702706205 (20)《元典章·户部》(八)。
1702706206
1702706207
1702706208
1702706209
1702706210 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 [:1702702847]
1702706211 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1702706212
1702706213 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 [:1702702848]
[ 上一页 ]  [ :1.7027061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