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12172e+09
1702712172
1702712173 [14]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302页。
1702712174
1702712175 [15] W. Friedman,Law in a Changing Socie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2),p.11.
1702712176
1702712177 [16] 〔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4—9页。
1702712178
1702712179 [1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上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82页。
1702712180
1702712181 [18] 《共产国际第八次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孙武霞、许俊基编《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人民出版社,1985,第429页。
1702712182
1702712183 [19] 参见于化民《苏维埃革命:从宣传口号到行动纲领——以中共早期武装暴动和政权建设为中心的解析》,《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1期。
1702712184
1702712185 [20] 《沃林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书面报告》,《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第7卷,第73页。
1702712186
1702712187 [21] 《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第507页。
1702712188
1702712189 [22] 参见余伯流《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移植”及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702712190
1702712191 [2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10卷,第13页。关于共产国际想法的具体转变,可参见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235—237页。
1702712192
1702712193 [24] 《中央通告第六十八号——关于召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0年2月4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17页。
1702712194
1702712195 [25] 参见典琦《全国苏维埃区域与红军扩大的总形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6册,1985,第98页。
1702712196
1702712197 [26] 周恩来:《写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1702712198
1702712199 [27] 马齐彬、黄少群、刘文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1986,第316页。
1702712200
1702712201 [28] 参见凌步机、舒龙《血铸赤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18—19页。
1702712202
1702712203 [29] 余伯流、何友良:《中国苏区史》下册,第419—420页。
1702712204
1702712205 [30] 典型如《公函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的书面报告》,《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0卷,第112—113页。
1702712206
1702712207 [31] 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第340、346页。
1702712208
1702712209 [32] 周恩来:《关于传达国际决议的报告》,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370页。
1702712210
1702712211 [33] 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605页。
1702712212
1702712213 [34] 参见秋禾编《我的父亲林育南烈士的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第20页;胡毓秀:《在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工作期间》,原件存中共一大上海纪念馆,转引自王乐平《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的工作和历史贡献》,《党的文献》2010年第1期。
1702712214
1702712215 [35] 参见王定南《回忆我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准备会议》,《文史研究》1991年第1期。《红旗日报》9月19日刊发的《论召集全国苏维埃大会的运动》一文也称之为“根本法”而非“宪法”。
1702712216
1702712217 [36] 《中央给苏区中央局第七号电——关于宪法原则要点》,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92页。
1702712218
1702712219 [37] 参见陈刚《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第166页。
1702712220
1702712221 [38] 关于一苏大会为何通过《宪法大纲》而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可供参考的文献主要有《中央给苏区中央局第七号电——关于宪法原则要点》,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92页;陈刚:《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第166页;黄允升:《试论一苏大会制定宪法大纲》,《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谢一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的再探讨》,《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蓝全普:《七十年法律要览》,法律出版社,1997,第35页。笔者综合分析得出文中答案,详见尹辉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渊源考》,未刊稿。
[ 上一页 ]  [ :1.7027121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