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13729e+09
1702713729 吗记·吡唎喇作为首位华政衙门理事官,在葡萄牙和澳葡政府单方面攫取清政府对澳门司法管辖权近20年后,虽大力整顿和改革处理华人事务之华政衙门法庭,改善其运行机制,但也暴露了其在运用葡萄牙法律审判澳门华人纠纷诉讼案件等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例如,主持华政衙门法庭的理事官非法学专业出身,法庭较少的工作人员却要处理众多的华人纠纷案件,葡萄牙法律随意适用于澳门华人纠纷诉讼等。
1702713730
1702713731 尽管澳葡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华人司法进行调查并提出改革建议,但诸多问题的矛头还是指向了理事官吗记·吡唎喇。葡萄牙人在香港以葡文报纸《民族之声》为阵地,隔岸声讨吡唎喇,引发了一场葡萄牙法律植入澳门的大争论。
1702713732
1702713733 此场争论虽然导致理事官吗记·吡唎喇丢掉乌纱帽,但有力推动了华政衙门法庭组织运行机制的完善。随着华政衙门行政规范化程度加强,理事官的职权范围也被进一步明确。苏沙总督发布1870年2月22日第17号政府训令,指出既然理事官已经在华政衙门中担任相当于法官的职务,就不应再在谳局兼任委员。鉴于现在尚未确定由何人代替华政衙门理事官在谳局中的位置,而且国王陛下也未有相应命令规定,因此苏沙总督决定从议事公会拟定的总督公会推荐名单中挑选一名市民,以代替华政衙门理事官充当谳局委员。[69]这场争论还推动了葡萄牙民法典在1869年公布并延伸适用于澳门。
1702713734
1702713735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
1702713736
1702713737
1702713738
1702713739
1702713740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1
1702713741
1702713742
1702713743
1702713744
1702713745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2
1702713746
1702713747
1702713748
1702713749
1702713750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3
1702713751
1702713752
1702713753
1702713754
1702713755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4
1702713756
1702713757
1702713758
1702713759
1702713760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5
1702713761
1702713762
1702713763
1702713764
1702713765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6
1702713766
1702713767
1702713768
1702713769
1702713770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7
1702713771
1702713772
1702713773
1702713774
1702713775 附 1866—1869年宪报所刊之华政衙门受理案件汇集-续表8
1702713776
1702713777
1702713778
[ 上一页 ]  [ :1.7027137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