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716248
1702716249
在西方,身体在古代并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进入到现代后才发展出身体政治。但身体成为现代政治的主题与善好从现代政治中的消失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以霍布斯为标志,从“善好的生活”(good life)到“赤露的生命”(bare life)勾画出了古今政治的一个基本分界线。一方面,现代政治以现代自然权利为基础,国家治理术的发育以大众的身体为着力点;另一方面,身体与现代政治的这种关联又被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分化所遮蔽,身体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私密化。这两个方面看似相互对立,然而,它们却共同使道德日益从政治领域中被驱逐出来,政治问题越来越成为技术问题,而价值问题越来越成为与政治无关的个人偏好问题。我们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西方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道德冷漠使人们难以阻止那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大恐怖的发生。
1702716250
1702716251
而在中国,身体政治有其源远流长的传统。但在这种传统中,强调的是“国君一体”以及士大夫阶层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修身治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并没有位置。进入19世纪后,民族危机日渐深重,民众的身体开始被塑造为富国强兵的工具和政治动员的手段,然而,它们并没有被政治成功地驯服。直至共产党通过延安整风和土地改革,才找到了铸造革命新人的途径——这就是用现代的政党伦理和阶级斗争技术配置起来的全新的道德政治。在这种新德治中,人的自然身体与政治身体被分离开来,阶级斗争的观念成为政治身体的灵魂所在。当人们失去了自然身份而只凭阶级身份相互面对时,当地“富、反、坏、右”不再被当作人而只被当作敌人甚至非人时,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劫难的发生,只不过是这种阶级斗争逻辑演化到极至的结果而已。
1702716252
1702716253
〔1〕列奥·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1702716254
1702716255
〔2〕福柯认为治理生命的权力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它们构成了权力发展的两极。一极是以作为机器的身体为中心而形成的,这就是与规范身体的纪律联系在一起的身体的解剖政治;另一极是以作为物种的身体为中心而形成的,这就是与人口的调节联系在一起的人口的生命政治(Foucault, M. TheHistoryofSexuality. Vol. 1: anIntroduction. AllenLane, 1979.)福柯著述中的bodypolitics多指前者,而biopolitics多指后者。但有时这两个词也可以通用。
1702716256
1702716257
〔3〕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8,59页;Bloom L. The Republic of Plato. Basic Books Inc., 1968. 345.
1702716258
1702716259
〔4〕柏拉图.理想国,385、116、111页。
1702716260
1702716261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载《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10页。
1702716262
1702716263
〔6〕转引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2页。
1702716264
1702716265
〔7〕基托.希腊人,徐卫翔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90页。
1702716266
1702716267
〔8〕Agamben G. Homo Sac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
1702716268
1702716269
〔9〕《新约·哥林多前书》。
1702716270
1702716271
〔10〕《新约·罗马书》。
1702716272
1702716273
〔11〕吴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702716274
1702716275
〔12〕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页。
1702716276
1702716277
〔13〕KangorowiczE. TheKing’sTwoBodies,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57.
1702716278
1702716279
〔14〕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页。
1702716280
1702716281
〔15〕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95页。书中具体分析了现代社会围绕对身体的治理问题的四项基本任务:时间上人口的再生产;空间上对身体的约束;通过纪律限制“内在的”身体;在社会空间中再现“外在的”身体。关于霍布斯对现代政治的复杂性的理解,此处无法详论,可参见应星.霍布斯与现代政治的概念,载《思想与社会》编委会《现代政治与道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86-219页。
1702716282
1702716283
〔16〕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49页。
1702716284
1702716285
〔17〕Kangorowicz. The King’s Two Bodies, 13。
1702716286
1702716287
〔18〕格尔兹尼加拉,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页。
1702716288
1702716289
〔19〕埃利亚斯.社会学与历史学,应星译,载《国外社会学》,1997(4,5),28页。
1702716290
1702716291
〔20〕埃利亚斯.社会学与历史学,25页。
1702716292
1702716293
〔21〕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上),袁志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93页。
1702716294
1702716295
〔22〕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化进程并没有完全排除暴力的运用,而是使之从道德考虑中解脱出来,服从于理性的计算。可参见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702716296
1702716297
〔23〕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下),袁志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334,335页。
[
上一页 ]
[ :1.7027162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