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21883e+09
1702721883
1702721884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1702721885
1702721886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1702721887
1702721888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1702721889
1702721890 第十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702721891
1702721892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702721893
1702721894 第十七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702721895
1702721896 第十八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702721897
1702721898 第十九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702721899
1702721900 第二十条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1702721901
1702721902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1702721903
1702721904 第二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1702721905
1702721906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1702721907
1702721908 第二十三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1702721909
1702721910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1702721911
1702721912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1702721913
1702721914 第二十四条 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1702721915
1702721916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1702721917
1702721918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1702721919
1702721920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1702721921
1702721922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1702721923
1702721924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1702721925
1702721926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1702721927
1702721928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1702721929
1702721930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
1702721931
1702721932 第二十七条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 上一页 ]  [ :1.7027218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