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2219e+09
1702722190 第四条 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1702722191
1702722192 第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1702722193
1702722194 二、管辖
1702722195
1702722196 第六条 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1702722197
1702722198 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1702722199
1702722200 第七条 复议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1702722201
1702722202 (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
1702722203
1702722204 (二)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且对定性产生影响的;
1702722205
1702722206 (三)撤销、部分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结果的。
1702722207
1702722208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3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1702722209
1702722210 (一)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
1702722211
1702722212 (二)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1702722213
1702722214 (三)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
1702722215
1702722216 (四)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1702722217
1702722218 第九条 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1702722219
1702722220 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既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没收财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上述行为均不服的,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人民法院可一并管辖。
1702722221
1702722222 第十条 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1702722223
1702722224 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1702722225
1702722226 三、诉讼参加人
1702722227
1702722228 第十一条 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1702722229
1702722230 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1702722231
1702722232 第十二条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702722233
1702722234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702722235
1702722236 (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1702722237
1702722238 (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1702722239
[ 上一页 ]  [ :1.702722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