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29456e+09
1702729456 由于明清鼎革,特别是清初的禁海迁界,这种发展趋势显然受到很大影响。到乾隆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用白银或铜钱购置山地者才日渐增多。根据有关契约文书的分析,购置民田的“银主”,一般是商人地主、富裕佃农或二地主。上引山契所载的“银主”,则有所不同,当是地主或富裕的自耕农中的兼营林木者。嘉庆年间买山培植林业的“江右人氏朱步忠”,虽然由于资料的缺乏,无法断定他的阶级成分,但估计可能是江右的纸商或木商之类,为了保证商业上的方便而购山兼营的。也就是说,从乾隆朝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处南平北部僻远山区的小瀛洲,也可以看到山地卷入商品经济的旋涡,引起杉、竹、茶等经济林木种植的发达,出现了一部分地主、富裕的自耕农甚至外地商人用白银买山经营的情形。这对当地闭塞的自然经济来说,是一个分解的征兆。
1702729457
170272945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受到外国商人竞相购买闽北茶叶的刺激,山地种植商品化的趋势有所发展,小瀛洲一带买卖山地兼林木的现象更加频繁。特别是在光绪年间,“银主”购买山地和经济林,已是普遍现象。这里列举两张契约为证:
1702729459
1702729460 (一)
1702729461
1702729462 立卖竹林山并杉木、杂木山连山泥契字人叶其亮,承祖遗下分授得有竹林山并杉木山、杂木山连山泥贰片,坐落小仁州对门溪土名吴坑……即将前亮己下贰片,各片抽出壹半竹木、杉木,寸木寸草,水石山泥不留,尽行立契出卖断与房内叶其物兄边承买为业,当日同中三面议定时值土风契价洋银壹拾捌两正……自卖之后,前山竹木、杉木、杂木、松木,一切任凭银主前去铲削料理,砍伐克留,长大成林,出售客人,永远收租管业……
1702729463
1702729464 光绪甲申拾壹年拾月 日
1702729465
1702729466 立卖断竹林山并杉木杂木
1702729467
1702729468 山契字人连山泥契字人 叶其亮
1702729469
1702729470 (具名下略)
1702729471
1702729472 (二)
1702729473
1702729474 立卖断杉木并杂木连山泥骨契字人叔祖叶日标,承祖遗下得有山泥骨,栽插杉木并杂木百物壹大片,坐落本乡土名北坑石仔塚……立契出卖断与族内 叶玉沛侄边承买为业,当日同中三面议定时值土风契价洋银壹拾贰两正……自卖受价之后,前山泥骨并杉木、杂木,寸土寸木寸草,水石不留,尽行任凭银主前去登山管业,砍伐拼削,培植长大成林,出泊客商发售……
1702729475
1702729476 光绪癸卯贰拾玖年十二月 日
1702729477
1702729478 立卖断杉木杂木连山泥骨契字叔祖 叶日标
1702729479
1702729480 (具名下略)
1702729481
1702729482 也就是说,在同乡同族同房之内,业已分化出一批“银主”即山主兼业主,以“出泊客商发售”为目的,经营山林。
1702729483
1702729484 从上可见,清代小瀛洲的山地买卖,以乾隆年间为转折点,出现山主兼业主的倾向,鸦片战争以后,这种倾向更为突出,光绪年间成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山地买卖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没有多大的改变。民国时期此类山契甚多,不特枚举。
1702729485
1702729486 其次,看看小瀛洲山地租佃经营的情况。
1702729487
1702729488 向山主租山种植经济林,用来造纸制茶,是乾隆以后小瀛洲一带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我们发现的租山契约,最早的是嘉庆五年(1800),契文如下:
1702729489
1702729490 立租批人胡兆光,情因缺少猫竹砍采造纸生理,托保向在东坪坊 文圣朝众房边租出竹林山一片,坐落小雅土名梅仔窠,四至载契,当日议定递年供纳山租钱壹千陆百文,约定夏月一顿备办交完,不敢少欠分文。其山自租之后,山界为[内]猫竹一切杂木,艾宅不可擅砍,要留光厂中造纸使用,光亦不敢抛荒山场及欠租等弊,如若欠租,前山任从山主另租他人,山租未欠,任凭光子孙永远管业生理,向后租钱亦不得加多减少,此系二家甘允,各无饭悔。今欲有凭,敬立租批合同字为照。
1702729491
1702729492 嘉庆伍年贰月 日
1702729493
1702729494 立租批字人 胡兆光
1702729495
1702729496 保租人 赖新贵
1702729497
1702729498 代笔人 张沐天
1702729499
1702729500 一批:其有欠租,登厂封丝。
1702729501
1702729502 这个胡兆光,租山种竹造纸,显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用于投入市场出卖的。契内约定:“山租未欠,任凭光子孙永远管业生理,向后租钱亦不得加多减少。”这说明租山者已有比较稳定的使用权。
1702729503
1702729504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不仅林山租佃盛行,承租荒山植林以造纸、作笋、制茶、伐木的情形也大有发展。租山种茶制茶的,如:
1702729505
[ 上一页 ]  [ :1.7027294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