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32603e+09
1702732603 [13] 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郑之焕卖契字。
1702732604
1702732605 [14] 通过购置田皮成为二地主的“赔主”,从清顺治朝到民国,都有直接称为“银主”的,试举例证如下:(一)慈惠里四十五都李墩坊住人李科第……将前田小业立契出赔与本里范宅边为业,其田言过不拘年月备办原价取赎……如无原银,仍以银主永远管业(顺治十一年二月 日 立赔契交银人李科第)。(二)立卖赔田契字人沈元琳……情愿将前赔田……出卖与八仙坊林华熙叔边承买为业……且琳自受价银之后,前小赔田任凭卖主召佃管业收租……敬立卖契一纸,付与银主为照(嘉庆十五年十二月 日 立卖契人沈元琳)。(三)立卖小苗田契字人叶学旺……情愿即将前田……出卖与族内叶其森弟边承买为业……自卖受价之后,前田任凭银主前去召佃收租管业(光绪乙酉十一年十二月 日 立卖小苗田契字人叶学旺)。(原件藏南平阶级斗争展览馆)(四)立卖小苗田契字人叶友占……即将小苗田……出卖与族内友宽叔边承买为业……自卖受价后,前小苗田任凭银主登田召佃,收租管业(民国癸丑年十二月 日 立卖小苗田契字人叶友占)。(原件藏南平阶级斗争展览馆)
1702732606
1702732607 [15] 道光八年十二月谢延灼卖契字。
1702732608
1702732609 [16] 原件藏南平阶级斗争展览馆。
1702732610
1702732611 [17] 陈盛韶:《问俗录》卷一《建阳县》,“骨田皮田”。
1702732612
1702732613 [18] 转引自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64页。
1702732614
1702732615 [19] 咸丰《邵武县志》卷四《田赋》。
1702732616
1702732617 [20] 原件藏邵武县人民政府。
1702732618
1702732619 [21] 原件藏邵武县人民政府。
1702732620
1702732621 [22] 《政和县志》卷三《田赋》。
1702732622
1702732623 [23] 康熙《崇安县志》卷一《风俗》。
1702732624
1702732625 [24] 房永清:《正俗条约》,引自《邵武县志》卷一七《风俗》。
1702732626
1702732627 [25] 《南平县志》卷八《田赋》。
1702732628
1702732629 [26] 《福建省例》卷一五《田宅》。
1702732630
1702732631 [27] 原件藏南平阶级斗争展览馆。
1702732632
1702732633 [28] 黄宗羲:《赐姓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6页,台北,大通书局,1987。
1702732634
1702732635 [29] 《重修凤山县志》卷四。
1702732636
1702732637 [30] 季麒光:《复议二十四年饷税文》。
1702732638
1702732639 [31] 杨英撰:《先王实录》,陈碧笙校注,254~255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702732640
1702732641 [32] 杨英撰:《先王实录》,254~255页。
1702732642
1702732643 [33] 杨英撰:《先王实录》,254~255页。
1702732644
1702732645 [34] 季麒光:《复议二十四年饷税文》。
1702732646
1702732647 [35] 季麒光:《条陈台湾事宜文》。
1702732648
1702732649 [36] 参见曹永和:《郑氏时代之台湾垦殖》,见《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1702732650
1702732651 [37] 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状》:“其必不可禁者,则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见《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四。
1702732652
[ 上一页 ]  [ :1.7027326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