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33511e+09
1702733511
1702733512
1702733513
1702733514 闽北南平县此类胎借契约共60件,其中到期以土地收益或地租抵算本息的57件,占总数的95%,到期抵还本银(钱),逐年交纳利谷的仅3件,占5%。详见下表:
1702733515
1702733516
1702733517
1702733518
1702733519 统计表明,闽南龙溪县的土地收益胎借主要采逐年交纳利息、到期还本方式,而闽北南平县主要是到期抵还本利的。可知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里要指出的是,抵还本息方式的差异是由债务人所有土地的性质引起的。即债务人所有的土地纯属私人所有,其收益权是完整的,上述两种抵还本息方式均可采用。如债务人仅是乡族共有地(祭田)的共有者之一,其土地收益胎借仅是共有地收益的一部分(一般为轮年值收),因而只能采用到期(一般为轮收年份)抵还本息方式。由此可见,闽南龙溪县投入土地收益抵押借贷的主要是私有民田,而闽北南平县则主要是乡族共有地(祭田)。我们可以以这两种抵还本息方式作为清代福建农村私人土地(民田)和乡族共有地(祭田)投入抵押借贷时的常态。
1702733520
1702733521 (二)土地收益抵押借贷每次的银额
1702733522
1702733523 闽南龙溪县以土地收益抵押借贷每次所借银数(单位两,所借为银元或铜钱者,按契约规定折换为两,无折算比例者参照当时当地一般比例折算,下同),在统计的54件中:每次借贷5两以下的31件,占总数的57.4%;5.1~10两的11件,占总数的20.3%;10.1~20两的6件,占总数的11.1%;20.1~30两占3件,占总数的5.6%;30两以上的共3件,占总数的5.6%。详见下表:
1702733524
1702733525
1702733526
1702733527
1702733528 闽北南平县土地收益抵押借贷每次所借银数,在统计的60件中: 5两以下的32件,占总数的53.3%;5.1~10两的18件,占总数的30%;10.1~20两的7件,占总数11.7%;20.1~30两的3件,占总数5%。详见下表:
1702733529
1702733530
1702733531
1702733532
1702733533 据上统计,闽南龙溪县和闽北南平县土地收益抵押借贷每次所借的银款,有80%左右在10两以下,其中50%以上是5两以下,由此,我们可以把每次借银5两以下视为清代福建农村土地收益胎借每次借银额的常数。
1702733534
1702733535 (三)每次投入胎借的土地收益或地租量
1702733536
1702733537 采用到期还本,以土地收益或地租逐年交纳利谷方式的,闽南龙溪县36件胎借契约中:每次投入量为1石及以下者17件,占总数的47.2%(其中0.5石以下的7件,占总数的19.4%,0.6~1石的10件,占总数的27.8%);1.1~2石的12件,占总数的33.2%;2.1~ 3石的4件,占总数的11.1%;3.1~4石、4.1~5石、7.1~8石的各1件,各占总数的2.8%。详见下表:
1702733538
1702733539
1702733540
1702733541
1702733542 采用到期以土地收益或地租抵还本利形式的,如闽北南平县,属此类的57件“借字”中:每次投入量在10担以内的有25件,占总数的43.9%;10.1~20担的7件,占总数的12.3%;20.1~30担的10件,占总数的17.5%;30.1~40担的5件,占总数的8.8%;40.1~ 100担的共4件,占总数的7%;未书明的6件,占总数的10.5%。详见下表:
1702733543
1702733544
1702733545
1702733546
1702733547 续表
1702733548
1702733549
1702733550
1702733551
1702733552 据上统计:采用到期还本、逐年纳利谷方式的,每次投入胎借的土地收益或地租量,2石以下的占80%左右,其中1石以下占了47.2%;而采用到期抵还本利方式的,每次投入胎借的土地收益或地租量,40担以下的占82.5%,其中20担以内的占了56.3%。由此可见,1石以内似可作为私人土地(民田)每次投入胎借的土地收益或地租量的常数;而20担以内似可作为乡族共有地(祭田)每次投入胎借的土地收益或地租量的常数。
1702733553
1702733554 (四)土地收益权处于胎借状态的时间
1702733555
1702733556 土地收益权处于胎借状态的时间,由于交付方式的不同而情形不一。以土地收益或地租抵还利谷者,和契约规定的借贷偿还期限相一致,即偿债年限便是土地收益权处于胎借状态的时间。以闽南龙溪县为例,借期1年、3年、4年的契约各1件,各占同类契约36件总数的2.8%,借期5年、8年的各4件,各占总数的11.1%,不拘年限的9件,占总数的25%,未书明的16件,占总数的44.4%,详见下表:
1702733557
1702733558
1702733559
1702733560
[ 上一页 ]  [ :1.7027335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