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87524e+09
1702875240 这次中苏外长会谈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关于中苏首脑会谈的安排。根据钱其琛回忆,戈尔巴乔夫在同钱其琛的会见中,主动表示希望到北京访问,钱其琛则当面转达了中方希望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华的邀请。双方同意将峰会时间定在1989年上半年。在外长会谈中,双方还就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表达成一致。苏方按照戈尔巴乔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谈话的方针,再次建议中方直接同越南谈判,促使越南方面接受中苏达成的关于越南最迟于1989年底撤军的方案,以及加快政治解决的进程。[66]这表明苏联不希望继续因为柬埔寨问题而拖延中苏首脑会晤,不过它的确还需要顾及与越南的关系,而且实际上苏联也很难为越南做出最终的决定。此次外长会谈的结果是双方以《共同记录》的方式达成内部谅解,包括尽早公正合理地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是1989年6月到12月底之间。[67]
1702875241
1702875242 根据中方当事人回忆,中苏外长会谈结束不久,越南外交部于12月14日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说,越南第一副外长丁儒廉请中国驻越大使李世淳于15日上午10时前往越南外交部商谈两国关系问题。李世淳按照国内指示于15日访问越南外交部,丁儒廉面交了越南外长阮基石给钱其琛的一封信,信中提出1989年3月前在北京举行两国外长会晤。中方经研究于23日答复越方,建议越方在近期内派一位副外长到北京就解决柬埔寨问题举行内部磋商。中越之间直接展开秘密谈判从此提上日程。[68]以上的分析表明,苏联极有可能是越南此次向中国提出直接谈判的幕后推手。中方的积极回应当然也同中苏外长会谈取得的进展和中苏建立的互信程度有关。中越直接会谈无疑有助于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同时也缓解了苏联在柬埔寨问题上面临的中方压力。1989年1月6日,越南外交部宣布,越南军队至迟到是年9月从柬埔寨撤出全部军队。1月中旬,丁儒廉秘密访问北京。其间越方明确承诺,根据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框架协议,越军将于1989年9月底全部撤出柬埔寨,中方则表示接受这一时间表。[69]双方在政治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不过事实表明这对中苏首脑会晤已经没有实质性影响。
1702875243
1702875244
1702875245
1702875246
1702875247 1989年2月2日,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访问中国
1702875248
1702875249 2月2日,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访问北京。此次中苏外长会谈是为两国首脑会晤做进一步准备,包括确认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时间、未来双边关系的准则、就边界谈判和边界军事互信措施等交换意见,等等。2月4日,邓小平会见了谢瓦尔德纳泽,后者向邓小平面交戈尔巴乔夫的亲笔信。戈氏的亲笔信表达了苏方对促成峰会的渴望,信中说,中苏关系正处于实现正常化的“重要关头”,双方可以为解决分歧找到办法,等等。[70]
1702875250
1702875251 此次中苏外长的实质性谈判仍然是柬埔寨问题,中方继续利用举行中苏峰会向苏方施加压力,争取苏联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做出更多的承诺。在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双方在2月6日同时发表了《中国苏联两国外长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声明》,并宣布戈尔巴乔夫将于5月15~18日访华。从有关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声明的内容看,中苏双方在如何解决柬埔寨问题方面仍然存在分歧。后来的发展表明,即使中苏之间完全达成共识,也未必就能使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进程变得很顺利,这是由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
1702875252
1702875253 [1]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41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9页在登载该谈话内容时,删去了这一部分。
1702875254
1702875255 [2]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852页。
1702875256
1702875257 [3] 《参考资料》1985年3月12日(下),第15页。
1702875258
1702875259 [4] 《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上),第10页;李凤林:《莫斯科二十年》,《当代中国使节外交生涯》第4辑,第309页。
1702875260
1702875261 [5]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39、1041页。
1702875262
1702875263 [6]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85~1086页。
1702875264
1702875265 [7] 《参考资料》1983年8月27日(下),第4页。
1702875266
1702875267 [8] 《参考资料》1983年9月9日(下),第4~5页。
1702875268
1702875269 [9] 参阅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第275页。
1702875270
1702875271 [10] 《人民日报》1983年9月17日。
1702875272
1702875273 [11]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3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1702875274
1702875275 [12] 邓小平:《裁减军队,提高军队素质》,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军事文选》第3卷,第266~267页。
1702875276
1702875277 [13] 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6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6~129页。
1702875278
1702875279 [14] 江培柱:《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第236页。
1702875280
1702875281 [15]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76页。
1702875282
1702875283 [16]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页;另参阅《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57、1059页。
1702875284
1702875285 [17] 《参考资料》1985年3月;26日(上),第53页。
1702875286
1702875287 [18] 《参考资料》1985年6月29日(下),第18、20页。
1702875288
1702875289 [19] 《参考资料》1985年6月29日(下),第13页。
[ 上一页 ]  [ :1.702875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