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897418e+09
1702897418
1702897419 [122] 《苏共中央主席团就〈苏共中央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草案〉的决议》(1956年6月30日),РГАНИ,ф.3,оп.14,д.39,л1,30-34,Аймермахер Доклад Н.С.Хрущева,с.352-368。中文见《人民日报》1956年7月6日,第1版。
1702897420
1702897421 [123] 《尤金与毛泽东谈话记录》(1956年3月31日),РГАНИ,ф.5,оп.30,д.163,л.88-89。
1702897422
1702897423 [124] 吴冷西:《十年论战》,第31页;《周恩来年谱》上卷,第563页。
1702897424
1702897425 [125] 《尤金与毛泽东谈话备忘录》(1956年5月2日),АВПРФ,ф.0100,оп.49,п.410,д.9,л.124-130。
1702897426
1702897427 [126] 米高扬与毛泽东谈话后就有这种感觉。见米丘诺维奇《莫斯科的岁月》,第46页。
1702897428
1702897429 [127]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第609~612页。
1702897430
1702897431 [128] 《尤金与毛泽东谈话备忘录》(1957年10月29日),АПРФ,ф.3,оп.65,д.589,л.173-179。
1702897432
1702897433 [129] 黎之:《文坛风云录》,第54~56页;韦君宜:《我所目睹的反右风涛》,第25~26页。
1702897434
1702897435 [130] 毛泽东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如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的讲话。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65~371页。
1702897436
1702897437 [131] 在一次讨论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不无兴奋地说:“这个报告(指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者)一出,斯大林一死,全世界的共产党员自由思想了。”见韦君宜《我所目睹的反右风涛》,第25~26页。
1702897438
1702897439 [132] 斯大林逝世的讣告广播不久,苏共中央工作人员瓦西里·西季赫梅诺夫曾听一位在中国党内地位很高的干部说:“鉴于斯大林的逝世,国际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就应当是毛泽东了。”见Сидихменов В. Сталин и Мао слушали нас// Новое время,1993,№2-3,с.38。
1702897440
1702897441 [133] 中共领导人一开始的说法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一棍子打死”,毛泽东在1956年12月19~20日讨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修改稿时又说“丢掉斯大林这把刀子”。(吴冷西:《十年论战》,第16、74页)公开使用“全盘否定”的说法,大概是在1963年9月发表的与苏共论战的文章中。见《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57页。
1702897442
1702897443 [134] 详见杨奎松《毛泽东与印度支那战争》,曲星《中越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策略差异》,李丹慧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
1702897444
1702897445 [135]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552~555页。
1702897446
1702897447 [136] 毛泽东:《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1954年7月7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34~335页。
1702897448
1702897449 [137] 《毛泽东接见马共总书记陈平等谈话记录》(1967年1月17日);万家安:《〈苏中与中共联合书面意见〉与马共路线》,《东方文荟》2006年8月6日;万家安:《华玲会谈前的〈苏中共联合书面意见〉》,《东方日报》2005年10月23日。
1702897450
1702897451 [138] 《周恩来外交文选》,第117~125、134页;《周恩来年谱》上卷,第469~470页。
1702897452
1702897453 [139] 见《人民日报》1956年1月2、31日,第1版。
1702897454
1702897455 [140] 苏联《新时代》杂志1956年第28期和第32期先后发表了经济学博士鲁宾斯坦的《论不发达国家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和《再论不发达国家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论述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关于在印度通过和平方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印共总书记高士认为此说不符合印度的实际情况,于是在印度《新世纪》月刊(1956年第10期)发表了《论印度的发展道路》一文进行批评。1957年1月3日毛泽东看过高士的文章后批示:可以刊登在中国的《世界知识》杂志。见《毛文稿》第6册,第286页。
1702897456
1702897457 [141] 这里有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1954年3月29日,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致信中共中央,提出他们在翻译《毛泽东选集》第2卷时,准备删去《战争与战略问题》一文的第一、二两节。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复信同意了英共的意见。毛泽东在审阅复信时指出,中宣部和英共都犯了错误。(《毛文稿》第4册,第530~532页)被删去的两节文字所论述的核心思想恰恰是:“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29、535页。
1702897458
1702897459 [142] 毛泽东再次在党内谈到“议会道路”问题是在1956年11月15日八届二中全会上,中共第一次提出对“和平过渡”方针的不同看法是在1957年11月莫斯科会议期间,而公开发表分歧意见则是在1963年9月中苏大论战期间。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22页;《苏共中央主席团第124号会议记录》(1957年11月10日),РГАНИ,ф.3,оп.12,д.1008,л.28-28об,Фурсенко А.А.(гл. ред.)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Том 1,с.280-281,1022;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744页;杨尚昆《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1页;《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55页。
1702897460
1702897461 [143] 李丹慧、沈志华2000年12月1日采访朱庭光记录,朱庭光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1702897462
1702897463 [144] 张培森主编《张闻天年谱》,第1013页;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第631页。
1702897464
1702897465 [145] 《周恩来年谱》上卷,第554、579、648页;中卷,第84~85页;周恩来:《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1956年5月3日),《党的文献》1993年第1期,第12页。
1702897466
1702897467 [146] 《人民日报》1956年7月2、7日,第5版。
[ 上一页 ]  [ :1.7028974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