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898238e+09
1702898238
1702898239 [151]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1956年10月28日),ЦХСД,ф.3,оп.12,д.1005,л.54-61об。据赫格居斯回忆,纳吉于28日11时从苏联使馆回来后,告诉格罗和赫格居斯,苏联人同意改组政府。(《赫格居斯回忆录》,第310页)中国使馆报告,28日晚苏联开始撤离布达佩斯。见《驻匈使馆致外交部并中央电》(1956年10月29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041-01。
1702898240
1702898241 [152] Györkei and Horváth,“Additional Data,”Györkei and Horváth(ed.),Soviet Military,pp.70-71.
1702898242
1702898243 [153] 10月27日毛泽东接见波兰驻华大使时,对于波兰要求华约部队撤军还感到担心,认为会在匈牙利和东德引起连锁反应,并对“社会主义阵营构成严重威胁”。(《基里洛克致哥穆尔卡电》,1956年10月27日,Werblan,“Chiny a polski Pazdziernik 1956,”c.124-126)但是,29日毛泽东就改变了看法,他在电话告诉刘少奇,苏联应该在东欧进一步放手,包括撤退驻军。见师哲《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年第2期,第15~16页;骆亦粟《1956年“波兰事件”和中国的政策》,《外交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43页。
1702898244
1702898245 [154] 《米高扬、科兹洛夫与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的会谈记录》(1960年11月26日),АПРФ,ф.3,оп.65,д.610,л.100-120;参见CWIHP Bulletin,Issue 10,March 1998,pp.172-173。
1702898246
1702898247 [155] 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1929~1969年)》,刘裘、金胡译,商务印书馆,1975,第518页。
1702898248
1702898249 [156] Malashenko,“The Special Corps,”Györkei and Horváth(ed.),Soviet Military,p.277.
1702898250
1702898251 [157] 《米高扬和苏斯洛夫转发谢罗夫报告致苏共中央电》(1956年10月29日),АПРФ,ф.3,оп.64,д.484,л.151-161;参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第308~311、447~449页。
1702898252
1702898253 [158] 《米高扬和苏斯洛夫致苏共中央电》(1956年10月29日),АВПРФ,ф.059а,оп.4,п.6,д.5,л.13-14。
1702898254
1702898255 [159] 师哲:《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年第2期,第15~16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604页。
1702898256
1702898257 [160]Хрущев Н.С.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избранные фрагменты,с.359-360.
1702898258
1702898259 [161] 侯凤菁:《燃烧的多瑙河:匈牙利事件真相》,新华出版社,2009,第165~169页。
1702898260
1702898261 [162] 《米高扬和苏斯洛夫致苏共中央电》(1956年10月30日),АПРФ,ф.3,оп.64,д.484,л.122-124;参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第312~314页。
1702898262
1702898263 [163] 《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团决议》、《纳吉的广播讲话》(1956年10月30日),Волков и т.д.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и венгерский кризис 1956 года,с.470-471。
1702898264
1702898265 [164] 见《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日,第6版。关于苏联从布达佩斯撤军的具体情况见Györkei and Horváth,“Additional Data,”Györkei and Horváth(ed.),Soviet Military,pp.71,244-245。其中说,布达佩斯广播电台宣布苏联政府同意苏军撤出布达佩斯是在17时。
1702898266
1702898267 [165] 《驻匈使馆致外交部并中央电》(1956年10月30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041-01。
1702898268
1702898269 [166]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1956年10月30日),ЦХСД,ф.3,оп.12,д.1006,л.6-14。
1702898270
1702898271 [167] 师哲:《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年第2期,第16页。
1702898272
1702898273 [168] 在中苏两党论战时,中共中央指责“苏共领导在匈牙利反革命势力占据了布达佩斯的紧急关头,曾经一度准备采取投降主义的政策,企图把社会主义的匈牙利抛弃给反革命”(《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64页),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研究者坚持这种说法。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1702898274
1702898275 [169] Хрущев Н.С.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избранные фрагменты,с.359-360;赵永穆等译校《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个“反党”集团》,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第968~971页。
1702898276
1702898277 [170] 中国使馆29日和30日报告局势恶化的电报,外交部直到11月1日才收到。见《驻匈使馆致外交部电》(1956年10月29日)、《驻匈使馆致外交部并中央电》(1956年10月30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041-01。
1702898278
1702898279 [171] 吴冷西:《十年论战》,第51~52页;师哲:《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年第2期,第16~17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604~605页;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第805~806页。吴冷西所说的时间与别人不同:刘少奇紧急约见赫鲁晓夫不是在30日夜晚,而是在31日。于是,中共代表团离开的时间也不是31日,而是11月1日。(《十年论战》,第51~53页;《忆毛主席》,第14~15页)笔者以为,在这里又是吴的记忆错误。
1702898280
1702898281 [172]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1956年10月30日),ЦХСД,ф.3,оп.12,д.1006,л.6-14。
1702898282
1702898283 [173]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1956年10月31日),ЦХСД,ф.3,оп.12,д.1006,л.15-18об。
1702898284
1702898285 [174] 详见1956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人民日报》的报道。
1702898286
1702898287 [175] 《安德罗波夫致苏联外交部电》(1956年11月2日),АВПРФ,ф.095а,оп.4,п.6,д.5,л.20-22。
[ 上一页 ]  [ :1.7028982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