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01019e+09
1702901019 [135] 《人民日报》1958年8月31日,第4版。
1702901020
1702901021 [136] 从8月29日到9月3日《真理报》总共刊登了11条有关台海局势的消息,且多是外国报纸的评论。见新华社编《内部参考》1958年9月6日,第16页。
1702901022
1702901023 [137] 张爱萍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卷,第194页。
1702901024
1702901025 [138] 叶飞:《毛主席指挥炮击金门》,《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4日,第5版;罗元生:《百战将星王尚荣》,解放军出版社,1999,第267~269页;王尚荣:《新中国诞生后几次重大战事》,第259~260页。
1702901026
1702901027 [139] 这是中方正式通知苏联的说法。见《苏达利柯夫与王雨田的谈话备忘录》(1958年8月26日),ЦХСД,ф.5,оп.49,д.131,л.196-198。
1702901028
1702901029 [140] 有关美国内部讨论的详细情况参见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1949~1972)》,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03,第207~213页;罗伯特·阿奇奈利《“和平的困扰”:艾森豪威尔政府与1958年中国近海岛屿危机》,姜长斌等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第125~128页。
1702901030
1702901031 [141] 唐淑芬主编《八二三战役文献专辑》,第12~13、17页。美国斗牛士导弹部队已于1957年5月进驻台湾,并在一年后进行了一次试射。该导弹射程550英里,时速650英里,可以从台湾发射到大陆200英里以内的地方。见瞿韶华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58年)》,第888~889页。
1702901032
1702901033 [142] 《蒋介石与庄莱德晤谈之节要记录》(1958年8月26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馆藏:407.1/0186-0188;参见《人民日报》1958年8月31日,第1、3版。
1702901034
1702901035 [143] 《黄少谷与庄莱德谈话记录》(1958年9月2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馆藏:426.2/0007-0008。
1702901036
1702901037 [144] 唐淑芬主编《八二三战役文献专辑》,第26页。王叔铭在1958年9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八吋大炮“之威力极大,可穿透3呎厚之水泥工事,对匪炮各阵地甚有威力”。9月19日运达金门。转引自张力《〈王叔铭将军日记〉中的八二三战役》。
1702901038
1702901039 [145] 《蒋介石与庄莱德晤谈之节要记录》(1958年8月2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馆藏:407.1/0186;“蒋介石致艾森豪威尔电”(1958年8月27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馆藏:426.2/0007。
1702901040
1702901041 [146] 见《人民日报》1958年8月31日,第1版。
1702901042
1702901043 [147] Memorandum of Meeting,August 25,29,1958,Telegram from the JCS to Commander in Chief,Pacific(Felt),August 29,1958,FRUS,1958-1960,Vol.19,pp.73-75,96-99,100-102.
1702901044
1702901045 [148] Memorandum of Conversion,September 2,1958,FRUS,1958-1960,Vol.19,pp.115-122.
1702901046
1702901047 [149] 《人民日报》1958年8月31日,第1版;9月3日第4版。瞿韶华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58年)》,第618~619页。
1702901048
1702901049 [150] 炮击三天后,中央情报局做出评估:金门防守阵地精良,库存补给充足,守军训练状态很好,作战意志坚强,官兵士气高昂。见SNIE100-9-58,No.342,Probable Developmen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rea,26 August 1958,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ed.),Tracking the Dragon,pp.163-178。
1702901050
1702901051 [151] 《外交部致各驻外使馆和机构电》(1958年9月2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10-00421-01。
1702901052
1702901053 [152] 《毛军事文稿》中卷,第411~412页;《毛文稿》第7册,第377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859~860页。
1702901054
1702901055 [153] 《周恩来年谱》中卷,第165~166页。
1702901056
1702901057 [154] 吴冷西:《忆毛主席》,第78~79页。
1702901058
1702901059 [155] 《人民日报》1958年9月7日,第3版。
1702901060
1702901061 [156] 《中央日报》1958年9月4日。
1702901062
1702901063 [157] 只有蒋介石对此声明感到欣慰,他在日记中叹道:“又渡过一难关矣”。见《蒋介石日记》,1958年9月6日。
1702901064
1702901065 [158] 《周恩来接见苏达利科夫谈话记录》(1958年9月5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833-04。另参见《与周恩来总理的谈话记录》(1958年9月5日),TsKhSD,f.5,op.49,d.133,pp.1-8,Zubok and Pleshakov,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pp.224-225。
1702901066
1702901067 [159] 关于研究者引发的争论见Mark Kramer,“The Soviet Foreign Ministry Appraisal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on the Eve of the Split,”CWIHP Bulletin,Issues 6-7,Winter 1995/1996,pp.174-175;魏史言《葛罗米柯关于台湾局势同毛泽东谈话的回忆与事实不符》,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第137~138页。
1702901068
[ 上一页 ]  [ :1.7029010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