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0128e+09
1702901280
1702901281 [266] 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20~121页。
1702901282
1702901283 [267] 《西藏叛乱事件发生以来涉及同印度等国关系大事记》(1959年4月23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0-01。
1702901284
1702901285 [268] 《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杜德给潘自力的书面谈话》(1959年4月3日),《中印来往文件汇编》,第55页。4月16日,印度通过苏联使馆传话,告诉潘自力大使:如印度不收容达赖,国大党的地位将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削弱;尼赫鲁愿意与中国保持友好,这是尼赫鲁历次讲话的基础。还说,达赖回西藏有三个条件:西藏恢复秩序;中国政府遵守协定,给西藏自治;保证达赖安全。见《驻印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4月17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7-01。
1702901286
1702901287 [269] 《西藏叛乱事件发生以来涉及同印度等国关系大事记》(1959年4月23日)、《关于西藏叛乱事件印度动态大事记》(1959年4月30日)、《印度对西藏问题的反应》(1959年4月1~23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0-01、02;《中印来往文件汇编》,第56~57页。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尼赫鲁会见达赖前,先派外交部代表P.M.梅农与达赖进行商谈。关于达赖喇嘛的声明,梅农曾“力劝达赖喇嘛不要做出这样的声明”,外交部又建议以第三人称发表一个简短的新闻声明,“以求达到委婉的效果”。后来达赖同意了声明的形式,但坚持自己所说的内容。见TDCS-3/396、258,23 April,1959,DDRS,CK3100063380-CK3100063383。
1702901288
1702901289 [270] 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22、117~119页;《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19页。
1702901290
1702901291 [271] 《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186~187页。
1702901292
1702901293 [272] 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26页。
1702901294
1702901295 [273] 《驻苏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5月9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9-01。
1702901296
1702901297 [274] 《驻印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5月21、23、30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9-01。
1702901298
1702901299 [275] 《驻印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6月21、24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406-01。
1702901300
1702901301 [276] 《驻印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7月3、14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9-03。
1702901302
1702901303 [277] 《利哈切夫关于印度的备忘录》(1958年12月25日),РГАНИ,ф.5,оп.30,д.302,л.40-49。
1702901304
1702901305 [278] 《驻苏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3月27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354-04;《人民日报》1959年4月1日,第5版。
1702901306
1702901307 [279] 《安德罗波夫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59年3月31日),ЦХСД,ф.5,оп.49,д.238,р.8929,л.42-48。
1702901308
1702901309 [280] 《驻苏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4月8、23、29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354-02;《内部参考》1959年5月1日,第22~23页。
1702901310
1702901311 [281] 《关于苏共中央会议的笔记》(1959年4月12日),TsKhSD,f.5,op.30,d.302,l.75,转引自Prozumenschikov,“The Sino-Indian Conflict,”CWIHP Bulletin,Issues 8-9,Winter 1996/1997,p.251。
1702901312
1702901313 [282] 《友军情况》第19期,1959年5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354-04;《内部参考》1959年12月9日,第14~15页;《驻苏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9月30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946-04。
1702901314
1702901315 [283] 《张闻天致外交部电》(1959年5月5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354-04。
1702901316
1702901317 [284] 《驻印使馆致外交部并中央调查部电》(1959年5月6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354-04。
1702901318
1702901319 [285] 《陈毅与尤金谈话记录》(1959年5月8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7-03。
1702901320
1702901321 [286] 《驻印使馆致外交部电》(1959年7月25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659-03。
1702901322
1702901323 [287] 古普塔:《中印边界秘史》,第62~69页;编写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第86~88页。
1702901324
1702901325 [288] 《中印往来文件汇编》,第172~183页。周恩来对尼赫鲁3月23日来信的答复,即9月26日函,见第184~190页。关于西姆拉会议的中方档案,现存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根据中国档案记载,中方派专员陈贻范(Ivan Chen)参加了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会议也草签了一个有关中印边界的条约。但是,4月28日中国外交部训令陈贻范,通知英方所签条约无效。直到7月3日会议结束,中方没有同意签约,并拒绝继续参加讨论这一问题的会议。详见唐屹等编《外交部档案丛书·界务类第五册·西藏卷(一)》,台北,“中华民国外交部”,2005,第1~55页。中共中央调查部根据有关档案编写的关于西姆拉会议的资料,说法与此相同。见中调部研究局编《关于西姆拉会议》,1959年5月19日,未刊。
1702901326
1702901327 [289] 《罗贵波在第二次外事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59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X50-3-6。
1702901328
1702901329 [290]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第100~101、112~115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第95~96页。《周恩来年谱》中卷,第315~316页。外交部编《外事动态》1959年第68期,第2页;第87期,第2~3页;第90期,第4页。有关印度在东段地区的管辖状况及麦克马洪线走向的地图,见《印度现行政区中所谓东北边区概况》(1959年3月20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5-00944-02。
[ 上一页 ]  [ :1.702901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