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0285e+09
1702902850
1702902851 杨连堂:《周恩来与中国核工业》,《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1期
1702902852
1702902853 杨明伟:《创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决策》,《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
1702902854
1702902855 余敏玲:《俄国主要档案馆现状简介》,《近代中国》第140期,2000年
1702902856
1702902857 余敏玲:《学习苏联:中共宣传与民间响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2003年6月
1702902858
1702902859 袁武振:《抗战后期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始末》,《中共党史资料》总第69辑,1999年3月
1702902860
1702902861 云章、晓春:《试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根据地的对外贸易》,《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1702902862
1702902863 詹奕嘉:《长期措施还是权宜之计?——试析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辑(2006年春季号)
1702902864
1702902865 张柏春、张久春、姚芳:《中苏科学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702902866
1702902867 张柏春、张久春:《苏联援华工业项目中的技术转移》,《中共党史资料》2004年第1期
1702902868
1702902869 张力:《〈王叔铭将军日记〉中的八二三战役》,“战后中华民国军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8月
1702902870
1702902871 张士义:《米高扬“报告”质疑》,《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702902872
1702902873 张淑雅:《金马撤军?美国应付第一次台海危机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1995年6月
1702902874
1702902875 张淑雅:《台海危机与美国对“反攻大陆”政策的转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
1702902876
1702902877 张一波、袁鲁毅:《“八·一五”前后的东北抗日联军》,《中共党史资料》总第15辑,1985年12月
1702902878
1702902879 章百家、贾庆国:《对抗中的方向盘、缓冲器和测试仪: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大使级会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702902880
1702902881 章百家:《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对五十年来中国外交格局演进的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702902882
1702902883 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702902884
1702902885 章百家:《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国史研究参考资料》1993年第2期
1702902886
1702902887 章百家:《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命》,《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702902888
1702902889 赵学功:《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美关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702902890
1702902891 赵阳辉、朱亚宗:《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冷战国际史研究》第10辑(2010年冬季号)
1702902892
1702902893 郑异凡:《论斯大林镇压问题研究的某些概念和方法》,《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702902894
1702902895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西藏和平解放始末》,《中共党史资料》总第32辑,1989年12月
1702902896
1702902897 周桂银:《美国全球遏制战略:NSC68决策分析》,沈宗美主编《理解与沟通:中美文化研究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702902898
1702902899 周军:《新中国初期人民解放军未能遂行台湾战役计划原因初探》,《中共党史研究》1991年第1期
[ 上一页 ]  [ :1.702902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