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14221
专家小组审议了54项总价值620万美元的伤害索赔诉求,并判定墨西哥向美国赔偿约200万美元的损失。[13]不幸的是,持续不断的革命支出已经耗尽了墨西哥的国库,它无法满足这些赔偿要求。美国因此提出接受墨西哥以领土来代替赔款。1842年,泰勒(Taylor)总统的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写信给美国大使,指示他“试探墨西哥政府对于割让靠近太平洋的领土以满足这些索赔要求或其中一些索赔要求的反应”。[14]墨西哥拒绝了。
1702914222
1702914223
随着土地换债务计划的搁浅,美国与墨西哥谈判达成了第二个协议,根据该协议,墨西哥同意在五年内按季度以金币或银币分期支付现有赔偿款。[15]在支付了四次款项后,墨西哥再次违约。[16]
1702914224
1702914225
为了补偿剩余的赔款,波尔克重新启动了之前流产的以土地换赔款计划。他派遣特使约翰·斯莱德尔(John Slidell)南下墨西哥,并下达指示,如果墨西哥同意以格兰德河(Rio Grande)作为得克萨斯的新边界,那么美国可以放弃这些赔偿要求。他还提出,出资500万美元购买新墨西哥州部分地区,2000万美元购买包括蒙特雷或旧金山在内的土地,2500万美元购买整个加利福尼亚州。[17]为了诱使墨西哥接受他的提议,波尔克也发出了军事威胁。他命令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将军将其部队推进至格兰德河河畔。
1702914226
1702914227
最后,斯莱德尔始终没有机会传达这项提议,因为墨西哥总统拒绝见他。[18]不久后,墨西哥军队袭击了泰勒将军正在格兰德河沿岸进行侦察活动的小分队,16名士兵被害或受伤,其余的被俘虏。波尔克要求国会向墨西哥宣战,国会被迫答应。[19]
1702914228
1702914229
由于波尔克在泰勒部队被袭后立即要求国会宣战,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的主要理由是自卫。事实上,波尔克总统却在向国会提出的呼吁中指责墨西哥让“美国人在美国的土地上流血牺牲”。[20]然而,波尔克的战争咨文首先关注的是墨西哥未偿还债务问题。他突出这个问题并将其列为发动战争的主要理由。他解释了“对我国公民侵害的赔偿如何自然地且不可分割地与边界问题交织在一起”。[21]波尔克将对泰勒侦察部队的袭击作为墨西哥对美利坚合众国犯下的一连串错误的最后一根稻草。[22]
1702914230
1702914231
波尔克并不是唯一一个将未偿还债务作为发动战争的主要理由的人。佛罗里达州的詹姆斯·韦斯特科特(James Westcott)在参议院大楼里咆哮道:“我们与她谈判达成了一项协议,她据此答应赔偿我们的公民……她是否这样做了?先生们,没有!先生们,没有!……她理应偿还这笔钱,本届政府应该强迫她还钱。”[23]
1702914232
1702914233
波尔克坚持认为,由于在整个冲突期间债务未偿还,因此这场战争完全是正当的。[24]波尔克在1846年的国情咨文中描述了美国长期以来的不满、美国公众的呼吁、墨西哥执行国际条约的情况以及仲裁专家小组工作的情况,包括损失赔偿金额和尚未偿还的2026139.68美元。[25]他在下一年的国情咨文中重申了这些说法。[26]
1702914234
1702914235
波尔克强调需要追回损失和未偿还的债务,目的是表明他的国家不像一帮强盗那样行事:美国多次就墨西哥政府的欠债不还行为提出控诉,签署了一项解决这些索赔诉求的仲裁条约,为其公民争取了许多有利的裁决,就损害赔偿金谈判达成协议,在墨西哥违约之后谈判达成另一项条约,提出接受领土补偿代替赔款,等等。[27]经过近20年令人沮丧的谈判之后,美国才开战的。[28]
1702914236
1702914237
血腥强制
1702914238
1702914239
战争看上去是法律和秩序缺失的缩影,但在旧世界秩序中,战争就是法律和秩序。因此,其每个阶段都经过精心规范。格劳秀斯在17世纪详细描述了这些规则,但在那个时候,它们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9]它们属于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悠久传统。
1702914240
1702914241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名神父可以裹着羊毛面纱走近任何罗马意图染指的领土的边界。一到那里,他会提出一个叫作clarigatio的法律申诉。[30]如果对方在33天内无视clarigatio,元老院就可以批准战争。当神父带着三名青壮年男性返回边界,将铁尖长矛扔在边境线上,这意味着战争将正式开始。[31]随着帝国向海外扩张,罗马不得不更改这个程序,因为神父无法将他的长矛扔在大海上。在修改后的体系中,一名神父会从即将成为敌人的领土上俘虏一名囚犯,并强迫他在位于罗马古城墙外的战神广场(Campus Martius)购买一小块土地。如果囚犯不能满足神父的要求,那么这时神父就将长矛扔进“外国土地”,这样就可以发动战争。而神父还可以回家吃晚饭。[32]
1702914242
1702914243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主权者对这些协议进行了修改:戴着羊毛面纱和手持长矛的神父被由号手陪同的使者代替。使者享有绝对豁免权和安全通行权,他们是不参加战斗的无害人物。[33]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期间,法国使者和英国使者一起站在一座俯瞰战场的山上,观看他们各自同胞与对方拼命厮杀。[34]之后,法国使者宣布英军获胜。
1702914244
1702914245
因为在接到使者传递的信息之前是不能开战的,所以使者并不总是受到欢迎。[35]1635年,带着阿朗松公国(duchy of Alençon)国旗的法国使者抵达布鲁塞尔向被称为枢机主教(Cardinal-Infante)的西班牙统治者费尔南多阁下(Don Fernando)呈送宣战书,但枢机主教拒绝接见他。为了完成使命,法国使者从马上将一份宣战书的副本扔到愤怒的人群中间。然而,西班牙传令官勒令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人们不要碰那张纸,以免这种举动被视为接受了宣战书,从而开始战争。然后,法国使者跑到边界,在那里他将另外两份宣战书副本钉在了标杆上,并将这些布置通知了附近乡村的村长。[36]该宣战书控诉一名王子被非法监禁,这样写道:
1702914246
1702914247
阿朗松名义下的法国武装力量的使者敬告所有有关人士:他来到荷兰觐见西班牙枢机主教……因为他关押了一位并未与他为战且有主权的王子,这是对帝国尊严的冒犯和对万国法的违背,因此[法国国王]陛下宣布他将通过使用武力来为这一侵犯获取补偿。[37]
1702914248
1702914249
1702914250
1702914251
各国最终放弃了大张旗鼓地宣战,转而寻求更为有效的程序。他们通过外交官来表达诉求。在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Henry V)中,亨利的大使和特使埃克塞特公爵(Duke of Exeter)声称亨利有权统治法国并要求法国国王放弃他的王位:[38]
1702914252
1702914253
凭着万能的上帝之名,
1702914254
1702914255
1702914256
1702914257
他要求您退位,交出
1702914258
1702914259
1702914260
1702914261
您那久借不还的荣耀——那原是,凭着上天的恩赐,
1702914262
1702914263
1702914264
1702914265
又凭着造化的规律、邦国的法度,应该属于他和他的后代;
1702914266
1702914267
1702914268
1702914269
这就是说,交出您的王冠
1702914270
[
上一页 ]
[ :1.7029142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