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1424e+09
1702914240
1702914241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名神父可以裹着羊毛面纱走近任何罗马意图染指的领土的边界。一到那里,他会提出一个叫作clarigatio的法律申诉。[30]如果对方在33天内无视clarigatio,元老院就可以批准战争。当神父带着三名青壮年男性返回边界,将铁尖长矛扔在边境线上,这意味着战争将正式开始。[31]随着帝国向海外扩张,罗马不得不更改这个程序,因为神父无法将他的长矛扔在大海上。在修改后的体系中,一名神父会从即将成为敌人的领土上俘虏一名囚犯,并强迫他在位于罗马古城墙外的战神广场(Campus Martius)购买一小块土地。如果囚犯不能满足神父的要求,那么这时神父就将长矛扔进“外国土地”,这样就可以发动战争。而神父还可以回家吃晚饭。[32]
1702914242
1702914243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主权者对这些协议进行了修改:戴着羊毛面纱和手持长矛的神父被由号手陪同的使者代替。使者享有绝对豁免权和安全通行权,他们是不参加战斗的无害人物。[33]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期间,法国使者和英国使者一起站在一座俯瞰战场的山上,观看他们各自同胞与对方拼命厮杀。[34]之后,法国使者宣布英军获胜。
1702914244
1702914245 因为在接到使者传递的信息之前是不能开战的,所以使者并不总是受到欢迎。[35]1635年,带着阿朗松公国(duchy of Alençon)国旗的法国使者抵达布鲁塞尔向被称为枢机主教(Cardinal-Infante)的西班牙统治者费尔南多阁下(Don Fernando)呈送宣战书,但枢机主教拒绝接见他。为了完成使命,法国使者从马上将一份宣战书的副本扔到愤怒的人群中间。然而,西班牙传令官勒令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人们不要碰那张纸,以免这种举动被视为接受了宣战书,从而开始战争。然后,法国使者跑到边界,在那里他将另外两份宣战书副本钉在了标杆上,并将这些布置通知了附近乡村的村长。[36]该宣战书控诉一名王子被非法监禁,这样写道:
1702914246
1702914247 阿朗松名义下的法国武装力量的使者敬告所有有关人士:他来到荷兰觐见西班牙枢机主教……因为他关押了一位并未与他为战且有主权的王子,这是对帝国尊严的冒犯和对万国法的违背,因此[法国国王]陛下宣布他将通过使用武力来为这一侵犯获取补偿。[37]
1702914248
1702914249
1702914250
1702914251 各国最终放弃了大张旗鼓地宣战,转而寻求更为有效的程序。他们通过外交官来表达诉求。在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Henry V)中,亨利的大使和特使埃克塞特公爵(Duke of Exeter)声称亨利有权统治法国并要求法国国王放弃他的王位:[38]
1702914252
1702914253 凭着万能的上帝之名,
1702914254
1702914255
1702914256
1702914257 他要求您退位,交出
1702914258
1702914259
1702914260
1702914261 您那久借不还的荣耀——那原是,凭着上天的恩赐,
1702914262
1702914263
1702914264
1702914265 又凭着造化的规律、邦国的法度,应该属于他和他的后代;
1702914266
1702914267
1702914268
1702914269 这就是说,交出您的王冠
1702914270
1702914271
1702914272
1702914273 国王问如果他忽视这一要求会发生什么,埃克塞特回答:“血腥强制”——他的意思是,战争。[39]
1702914274
1702914275 法国人是公鸡
1702914276
1702914277 在旧世界秩序中,主权者不仅发布简短的战争声明——通常是一页纸左右——陈述其要求,他们还发布篇幅更长的文件,详细说明情况。[40]这些文件被称为“战争宣言”,因为它们“证明了”主权者援引作为发动战争的理由的正当性。
1702914278
1702914279 战争宣言因其文字感染力及说服力而受到重视。各国首脑邀请受人尊敬的作家和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律师起草这些文件。1655年,英国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下令入侵加勒比地区的西班牙领地时,他委任伟大的史诗诗人约翰·弥尔顿撰写了《英联邦护国公宣言》(A Manifesto of the Lord Protector of the Commonwealth)。[41]170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Ⅰ)聘请了理性主义哲学家、微积分的共同发明者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和一名训练有素的律师撰写了《维护查尔斯三世权利的宣言》(Manifesto for the Defense of the Rights of Charles Ⅲ),该宣言捍卫了神圣罗马帝国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的权利。
1702914280
1702914281 我们看一下1492年出版的第一份战争宣言,我们从耶鲁大学本尼克珍品与手稿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s Library)那里获得了这份宣言的副本。这份宣言以很快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Ⅰ,1459~1519)的名义撰写,长达8页,由精致的羊皮纸制成。与我们后来看到的许多宣言小册子不同,这部手稿版面较大,其页面大小与标准的笔记本纸相近。它印刷清晰,但字体暴露了文件的过渡性质,它依旧遵循中世纪使用速记抄写的习惯,许多拉丁词被缩写,以减少抄写手稿的劳动。[42]
1702914282
1702914283 现代读者很难读懂这份文件。宣言开头如下:“因为没有人不知道法国人是公鸡。”[43]问题不仅仅是大多数人不理解这个笑话——“gallus”的意思是“一个高卢人”(即一个法国人),在拉丁语中也是“一只公鸡”的意思——或者对15世纪的历史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为什么法国人被称为公鸡,或者更不知道它被称为公鸡代表着什么。最令人困惑的却是,马克西米利安宣称有权对法国国王查理八世(Charles Ⅷ)发动战争,是因为查理夺走了自己的妻子。
1702914284
1702914285 1491年,查理入侵布列塔尼(Brittany)。当布列塔尼公爵夫人安妮(Anne)投降后,查理要求她嫁给他。不幸的是,众所周知查理形象欠佳,缺乏吸引力——肖像画家弗朗西斯科·蒙塔纳(Francesco Mantegna)向人透露,一想到这个“瘦小驼背”,长着“一双鱼泡眼”、一个“硕大的鹰钩鼻”,“头上留几根稀疏毛发”的男人,就要做噩梦——而且当时安妮已经和马克西米利安结婚了。尽管如此,她仍然不得不宣布放弃与马克西米利安的婚姻,转而与法国国王查理结婚。[44]三天后,查理和安妮秘密订婚,并于1491年12月6日在都兰的朗热堡(Langeais Castle of Touraine)公开结婚。
1702914286
1702914287 不出所料,马克西米利安暴跳如雷。他决定在战场上和舆论法庭上攻击查理。马克西米利安利用当时的新媒体——印刷机——发表了一篇宣言,阐述了他发动战争的正义理由。
1702914288
1702914289 这份宣言充满了对查理尖酸刻薄的谩骂。宣言开篇关于法国公鸡的侮辱是在影射法国国王:查理是霸占布列塔尼的安妮成为他许多母鸡之一的公鸡。宣言继续指责法国国王,向“轻信的民众”灌输“虚构的谎言”,这些谎言充满“无聊的琐事和空洞的自吹自擂”,并且他宁愿进行此类“背叛”行为也不愿加强“正义战争的力量和活力”。[45]查理的恶行“超过了通奸者、强奸犯和奸夫”。[46]宣言的结论是,查理的罪行穷凶极恶,马克西米利安别无选择,唯有开战。
[ 上一页 ]  [ :1.702914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