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32742
1702932743
克劳德对均势的分析被公认有其独到之处。他强调说,均势是传统理论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理论。在战后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学者的努力下,该理论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他认为:(1)均势是“一种形势”,意指处于均衡的格局,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对等和均衡状态;(2)均势是“一种政策”,意指“建立和维护均衡状态的政策”,均势应是一种“谨慎的政策”;(3)均势是“一种制度”,意指能抑制任何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稳定的制度;(4)均势是“一种标志”,它是战争可以防止的标志,是人们现实愿望的一种体现。克劳德从以上四个角度剖析均势的涵义、特点和性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西方学者奉为圭臬的均势理论的实质及其演变过程。
1702932744
1702932745
关于第二概念“集体安全”,克劳德认为,凡是以现实主义观点对待权力问题的人都相信均势,凡是对权力问题抱理想主义态度的人则倾向于相信集体安全。集体安全意指通过各国的一致行为为国际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环境。集体安全体系的特点是:(1)通过建立压倒优势的力量提供对付可能的侵略者的安全体系;(2)能够帮助小国和弱国摆脱处于均势体系中的不利地位;(3)均势体系从本质上讲是无政府的机制,而集体安全是一种有组织的机制;(4)均势体系视冲突为常见、合作为少见,集体安全则视冲突为少见,合作为常见。
1702932746
1702932747
世界政府是克劳德提出的国际关系第三个重要概念。是三个概念中最新的概念。均势始于17世纪国家体系形成后,集体安全始于一次大战前后,世界政府则始于二次大战以后。世界政府概念的产生是基于:(1)认识到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2)避免战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第一必需;(3)这一目标只有建立世界政府才能实现;(4)世界政府体系是最终建立世界秩序的必然和可靠的手段;(5)世界政府是“国际关系中权力管理”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体系。
1702932748
1702932749
虽然以上国际关系三概念的分析方法有独到之处,但内容并无多少新意。然而,克劳德能对时间上跨度相当大的三个重要概念进行概括和分析,应该说是做了一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颇有意义的工作。
1702932750
1702932751
1988年问世的《国家与全球体系:政治、法律与组织》是克劳德的又一部力作。他强调此书的主题是“关于主权与体系的关系”(39),书中所收集的他1966—1986年的14篇代表性论文进一发展了他1962年的《权力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思想。当年他在书中曾提出“均势、集体安全、世界政府”三概念;20年后经过反思,他认为过去的看法“过于理想化”了。他如今写道:“直至有充分证据说明以国家为中心的全球体系消失之前,我们还需尽力用国家来维护国家间的秩序,尽管这一任务是困难的。”(40)他提出,全球体系的秩序应是“有益于国家、限制于国家、受制于国家、实现于国家”(41)。他宣示:“作为一位国际政治学专家,我一直相信,我们的首要工作是研究那些构成世界的重要的政治、法律和行政单位。”(42)他还强调,政治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权力的斗争,而且还是一种关于合法性的角逐。克劳德这些反映传统理论的关于国家与世界体系的真知灼见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1702932752
1702932753
三、肯尼思·华尔兹(1924— )
1702932754
1702932755
肯尼思·华尔兹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1924年6月8日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48年毕业于奥比多林学院,1951—1952年入伍服兵役。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分别获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53—195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理教授,1957—1966年转至斯沃斯摩尔学院任教,先后晋升为副教授和正教授,1966—1971年在布兰戴斯大学任教并从事研究,1971年起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同时兼任美国对外政策委员会委员、全美政治学学会理事等职,还是颇有影响的理论刊物《世界政治》的编委。1994年退休,是伯克莱分校政治学系终身荣誉教授,1997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90年代曾在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国际关系理论,受到师生的欢迎。其主要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1959)、《对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国际政治的冲突》(1971)、《国际政治理论》(1979)、《使用武力》(1983)和《核武器的扩散:一场辩论》(1995)等。华尔兹还撰写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如《政治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1959)、《康德、自由主义和战争》(1962)、《两极世界的稳定》(1964)、《和平政治学》(1967)、《国家相互依存的神话》(1970)、《国际关系理论》(1975)、《相互依存的理论与实践》(1979)、《和平、稳定与均势》(1988)、《现实主义思想与新现实主义理论》(1990)、《新世界秩序》(1993)、《国际政治的新结构》(1993)、《国际政治不是对外政策》(1996)和《评估理论》(1997)。但是,集中体现华尔兹传统主义观点的是《人、国家与战争》。
1702932756
1702932757
华尔兹于1959年出版的《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人、国家与国家系统——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基础上写成的,这是一部关于国际冲突——战争的理论性相当强的专著。作者围绕“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人的本性和行为;国家内部结构问题;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华尔兹进而指出,当今世界上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国际冲突——战争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医治和防止”(43)。他提出的医治药方是:
1702932758
1702932759
1.冲突和战争与人的本性密切有关,战争源于人的自私、愚蠢和误导的冲动。华尔兹认为,只有改变人的私念、恶性和权欲,才能避免战争,所以,“恶是根源,爱是药方。”(44)
1702932760
1702932761
2.国家的内部结构是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华尔兹认为:“国家的弊病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他进而指出:为什么有的国家要打仗?因为战争可以为它们提供增加税收、维持官僚制度和控制民众的借口。他的结论是:“和平与战争分别是好的国家和坏的国家的产物。”(45)因此,要防止战争就必须从改造国家着手,在这方面,他认为马列主义关于改造私有制、变革国家制度的思想是可取的。华尔兹还特地引用了毛泽东和刘少奇的语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毛泽东)“必须清除坏的国家,好的国家才能生存于和平之中。”(刘少奇)(46)
1702932762
1702932763
3.人性恶,国家坏,固然会导致战争,但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即使好的人和国家,有时也会动武。因此,一定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没有可以防止它的东西。至今世界上尚无一种能防止武力和战争的跨国权威组织,这是人类的悲剧。华尔兹还敏锐地触及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会兵戒相见的可能性。他预见到十年以后发生的事情。华尔兹主张成立世界政府,而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因为权势不均对强国和弱国都是危险的,只有维持均势,各国的安全才有保障。“无政府状态是根源,世界政府是药方。”(47)
1702932764
1702932765
华尔兹的上述三个概念各有侧重,但紧密相连,这三个概念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完整图像。
1702932766
1702932767
可见,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中基本上还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观点,但在分析结论时却明显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拾起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派的有用武器,对科学行为主义应战,这表明了传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由于受到阶级立场的局限,尽管华尔兹崇敬马列主义,但仍不可能对战争的本质、根源(历史的、阶级和社会的)作出客观的分析,他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1702932768
1702932769
战后,现实主义学派又经历了传统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当然,传统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并没有对现实主义作根本的修正,但是,也没有因循守旧,而是有所创新的。华尔兹本人就经历了从传统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转变。他的早期著作《人、国家与战争》是传统现实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而后期(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际政治理论》则是新现实主义的最早的一部代表作。所以,西方学者称华尔兹的成就“不同凡响”。这两部著作至今仍是美国大学里国际关系专业的最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关于华尔兹在新现实主义时期的学术研究和成果,下一章将作进一步的介评。
1702932770
1702932771
四、斯坦利·霍夫曼(1928— )
1702932772
1702932773
斯坦利·霍夫曼是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1928年11月27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4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研究学院,1952年在哈佛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后又取得博士学位,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从1956年起(除了1966和1967年在斯坦福大学外)一直在哈佛大学任教,现任哈佛大学西欧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科学学会理事、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霍夫曼治学严谨、功底深厚、博学多产,其主要著作有:《当代国际关系理论》(1960)、《战争状态》(1965)、《格利弗麻烦——国际关系与国际体系》(1968)、《国际秩序的条件》(1968)、《衰落,还是复苏》(1974)、《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冷战以来的美国对外政策》(1978)、《跨越国界的责任》(1981)、《生活在核时代》(与约瑟夫·奈等人合著,1983)、《此路不通》(1984)和《两面神和智慧神: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文论选》(1987)、《罗索论国际关系》(合编,1991)、《冷战之后:国际制度与欧洲的国家战略》(合编,1993)、《人道干预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编著,1996)、《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家》(合编,1998)。他还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国报刊上或选集里发表了大量的国际政治论文和书评,影响较大的有:《国际组织和国际体系》(1970)、《评均势》(1973)、《美国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1977)、《不幸的选择》(1980)、《八十年代的西欧与美国的关系》(1984)、《雷蒙·阿隆与国际关系理论》(1985)。
1702932774
1702932775
斯坦利·霍夫曼曾是美国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弗斯和法国现实主义大师阿隆的学生,他对阿隆的理论特别推崇,受其很大影响。他曾自称是阿隆的“忠实信徒”。“理论是通向客观的必由之路。”霍夫曼经常援引的这句雷蒙·阿隆的警句格言,显示了作者在理论研究道路上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态度。
1702932776
1702932777
霍夫曼的成名之作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这是一部较早系统介绍和评述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文选,入选内容均为精品佳作,尤其是霍夫曼对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理论和流派所作的精辟总结,使这本书成为传统主义的代表作,至今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当问及所有他的著作中哪本书写得最好,他的回答是1978年的《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因为该书较全面地从传统的历史观分析了世界秩序问题。他还提到1987年的《两面神和智慧神》,这本书收集了霍夫曼自1962年到1987年25年中撰写的20篇代表性文章,出版前他对这些文章均作了修改。这本文选是霍夫曼25年学术探索的结晶。他运用历史、政治、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对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流派及其发展作了精辟的分析,并在世界秩序、相互依存、国际体系、道义哲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学术大手笔概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三组内容: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权力与秩序。(48)
1702932778
1702932779
斯坦利·霍夫曼的著作较系统地阐述了传统主义的基本观点:
1702932780
1702932781
1.认为“世界政治中充斥着经常的纷争和冲突”,由于缺乏制止这种冲突的国际权威机构,诉诸武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49)
1702932782
1702932783
2.国际关系应“面对这一充斥着纷争和冲突的现实”,寻求克服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有效途径,而迄今为止能找到的最有效途径是“世界秩序理论”。该理论反对诉诸武力,主张扩大经济合作,发展多边关系,目标是建立温和型国际体系,手段是加强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50)
1702932784
1702932785
3.主张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均势,认为从过去的五强均势(英、法、俄、普、奥匈)到今天的五角均势(美、苏、中、日、西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均势法则,局限于欧洲,呈现为简单均势;今天的均势法则是复合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为相互依存的格局,并带有核对峙、核威慑的特点。
1702932786
1702932787
4.强调伦理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超越国界的责任》就是关于伦理问题的专著,他认为伦理道义应以“安全生存”和“相互依存”为原则,以符合“国家利益”为目标,国际关系中的伦理问题与维护人权、世界秩序密切相关,极为重要。
1702932788
1702932789
霍夫曼上述基本观点的核心是三个问题:均势、秩序和伦理。霍夫曼认为,当代的“复合的均势”,用阿隆的话来说,是一种“战略-外交行为的模式”,呈现为五角枝形吊灯的形态(a pentagonal chandelier),其特点是:(1)由美苏中日西欧组成五角均势;(2)均势不仅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表现为核竞赛和核对峙,亦称“核恐怖均势”。而形成多极均势的条件有:(1)必须同时存在5—6个主要行为者;(2)必须存在一个中心平衡的机制;(3)在主要行动者中必须有共同的语言和行为的准则可寻;(4)必须存在国际等级制。
1702932790
1702932791
霍夫曼在《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中提出了世界秩序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定义要素:(1)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睦状态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式;(2)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友好共处的重要条件和有规章的程序,它能提供制止暴力、防止动乱的有效手段;(3)世界秩序是指合理解决争端和冲突、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有序的状态。霍夫曼强调,世界秩序不同于联合国体制,它还不是现实,它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它需要众多国际关系角色的长期努力;世界秩序也不同于世界政府,它应是通向世界政府的过渡状态。霍夫曼认为,尤其重要的是既不要视世界秩序为维持世界现状,也不要把它与世界革命等同起来,世界秩序是“世界政治深刻的、渐进的,但是有限度的变革过程”(51)。
[
上一页 ]
[ :1.7029327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