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61962
1702961963
[28] 『百年校史』、九九頁。
1702961964
1702961965
[29] 『百年校史』、一〇一·一〇七頁。校长王瀛和几位老师离开横滨回国,希望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下一任校长李锡经也于1951年7月回到祖国。
1702961966
1702961967
[30] Fitzgerald,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pp.69,102-3,142.最初,中国为了吸引投资和技术专家人才,并树立声望,以优厚的安置条件欢迎华侨归国。其结果就是1949~1966年有接近50万名海外华人回国定居。1957年后,中国的政策转变,不承认双重国籍,并且开始提倡华侨入籍,以减轻外国对共产主义渗透的怀疑。
1702961968
1702961969
[31] Ngai,“Legacies of Exclusion,” pp.3,21;Nee and de Bary Nee,Longtime Californ’,pp.211-12.从1957年到1965年,美国移民与归化局出台了“华人忏悔计划”,允许中国移民坦白他们以“契纸儿子”的身份,即冒充美国华人的亲属进入美国的普遍做法。这一计划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揭露当时美国约25%的华人移民使用的假亲属关系,并且给予那些合作者适当的居留权和公民身份。然而,联邦调查局利用这些信息的目的则截然不同。
1702961970
1702961971
[32] “Report from Chinese Group of the Japan Communist Party to the Party Temporary Central Guidance Body,” Mar.8,1952,box 2275GG,folder 61,RG 331,NACP;C.Lee,“Organizational Division and Conflict,” p.111.日本共产党并不要求参加者具有日本国籍。1948年,在日本共产党的领导下,朝韩左翼人士参与了大量的暴力活动。1952年,8位在横滨的华裔日本共产党成员通过一家贸易公司为该政党提供资助。
1702961972
1702961973
[33] “Monthly Trend of the Chinese in Japan(November),” Dec.1,1951,box 2275GG,folder 60,RG 331,NACP. 这个例子只是华人参与日本左派组织的冰山一角。同盟国占领军认为学生组织“留日学生同学总会”的领导人是共产党间谍,并且认为位于东京的“中华学友会馆”是“与中国共产党的走私活动有关的情报活动基地”。(“On Wireless Equipments of Pro-Communistic Chinese Merchants in Japan,” May 22,1951,box 2275 GG,folder 64,RG 331,NACP.)
1702961974
1702961975
[34] 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后,亲大陆派的立场看上去是很有原则性的,也符合日本人反思战争责任的愿望。
1702961976
1702961977
[35] Seraphim,War Memory and Social Politics,108-34.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中日关系而不是美日同盟,为战后和平奠定基础。它的发起人包括前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科的伊藤武雄、大山郁夫、松本治一郎,以及横滨市市长等日本社会党政要。
1702961978
1702961979
[36] “Clean-up opera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Government Mission in Japan,” Apr.14,1950,box 2275 GG,folder 62,RG 331,NACP.
1702961980
1702961981
[37] “Trouble Caused by the Reelection of Officers of Tokyo Kakyo Sokai(Chinese General Association in Tokyo),” July 6,1951,box 2275GG,folder 71,RG 331,NACP;陳焜旺『日本華僑·留学生運動史』、二八七~二九一頁。新成立的东京华侨总会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其成员在1951年9月11日试图占领旧东京华侨总会的大楼。他们没能进入大楼,但这一事件预示了次年在横滨发生的事件。
1702961982
1702961983
[38] 『百年校史』、一〇七頁。这一极端反应是有原因的,因为驻日代表团已经指控学校进行赤化教育,并且把那些回到大陆的校长视为叛徒。
1702961984
1702961985
[39] 『百年校史』、一〇七~一〇九頁。
1702961986
1702961987
[40] “台湾驻横滨领事馆”:《驻横滨领事馆副官后辖区华侨历年重大事件报告》,1952~1958,ref.020000001993A,AH,第47~49页;「中華子、赤い教育」『読売新聞』、一九五二年八月三十一日、朝版、三頁;「二つの中国の悩み、乱闘騒ぎの中華街」『毎日新聞』、一九五二年九月二日。
1702961988
1702961989
[41] 菅原『日本の華僑』、二四九頁。
1702961990
1702961991
[42] 符逊和(塾寺子屋的创始人)和曾德深(新光贸易株式会社社长)与作者的谈话;小沼新·陳正雄「日本の華僑学校(2)」、四一頁。
1702961992
1702961993
[43] 菅原『日本の華僑』、一九一頁;『百年校史』、一一〇頁。
1702961994
1702961995
[44] 小沼新·陳正雄「日本の華僑学校(2)」、四一頁。对于华人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思乡之情仍然强烈,甚至比国家忠诚还要强烈。台湾当局没有控制着他们出生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所以与这些情感纽带的关系越来越不相干。
1702961996
1702961997
[45] 这帮水手来自台湾的海军军舰,当时正停泊在横滨港。
1702961998
1702961999
[46] 『百年校史』、一一〇~一一一頁。与亲大陆立场方面的大量回忆录、口述史对比,亲台湾立场方面关于“学校事件”的叙述寥寥无几。
1702962000
1702962001
[47] “台湾驻横滨领事馆”:《历年重大事件报告》,第47~49页。
1702962002
1702962003
[48] 『百年校史』、一一二~一一三頁。
1702962004
1702962005
[49] 小沼新·陳正雄「日本の華僑学校(2)」、四一頁。
1702962006
1702962007
[50] 菅原『中華街』、一五三頁;《妇女会五十年史》,第112页。
1702962008
1702962009
[51] 小沼新·陳正雄「日本の華僑学校(2)」、四一頁。
1702962010
1702962011
[52] “台湾驻横滨领事馆”:《历年重大事件报告》,第78~97页。
[
上一页 ]
[ :1.7029619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