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74074e+09
1702974074
1702974075 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的这些现实功效,政治家们有目共睹,于是它们在近代开明国家之间迅速地普及开来。据此之故,世俗派学者认为这两个原则起源于近代政治的现代化和世俗化,是实现了政治的现代化和社会世俗化的国家的立法表现。但其实,如上所述,其真正的起源还是基督教宗教变革,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中产生的基督新教的理念及其“因信称义”的教义。
1702974076
1702974077 我们现代人的很多生活习俗和信念,其实都起源于基督教,只是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世俗化国家里而没有意识到罢了。欧洲社会自罗马帝国时代开始,受基督教统治达数千年,基督教的理念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基督教的这些习惯和理念又伴随着欧洲文明在近代向全世界的扩张而渗入全世界,成为人们日常的理念和习俗。比如,众所周知现行的公历历法就是基督教历法,周休日也起源于基督教的礼拜制度,一夫一妻制起源于基督教教会对神职人员的要求等等。
1702974078
1702974079 世俗化国家的研究者出于其方法论的局限,不愿承认许多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社会制度等起源于基督教的事实,喜欢从世俗的现象中找其根源。其实,作为曾经统治西方社会各个方面达近千年的思想和制度,基督教给西方社会和历史打上深深的烙印一点也不奇怪。即便是反基督的思想也摆脱不了基督教的痕迹。从下面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仅是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等制度起源于基督教,其实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被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基督教改革,民主、自由、人权等思想和制度也起源于基督新教的思想。
1702974080
1702974081
1702974082
1702974083
1702974084 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 [:1702973373]
1702974085 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 美国的物质主义
1702974086
1702974087 在美国,被当做世俗化标志的物质主义,其实起源于基督教新教伦理,并且在现在依然表现和反映的是新教伦理。
1702974088
1702974089 一般宗教都趋向于把物质的东西称为“恶”,早期的基督教异端诺斯替主义把宇宙万物有形的物质都当做恶,认为是恶魔创造了物质世界,因此凡是物质的,就全是恶的,包括人的肉体。这种思想曾经流行于西方和非洲,在现在的西方也很有市场,著名的精神分析家荣格就被认为是个诺斯替主义者。
1702974090
1702974091 早期的基督教也把对金钱的追求当做是罪。《圣经》中耶稣说:“你不能同时侍奉两个主,既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金钱)”,“财主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难”,“不要积攒财富在这个世界上,容易腐烂,被虫咬,要积攒财富在天上,那里不会被虫咬,也不会锈坏。”因此在早期的基督教里,强烈的物欲被当做是顺从了恶魔的诱惑。基督教在天主教阶段也保持了这种特点,除了被权力腐蚀的教士之外,真正保持了天主教信仰的教士把刻苦修行甚至是对肉体的虐待当做通向天国的必由之路,修道院的修士那时以对自身身体的酷刑来保持自己的清心寡欲,以免让自己顺从“肉欲(基督教特指世俗的欲望)”而犯罪。
1702974092
1702974093 但是,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新教鼓励人们努力致富,并发展出一套完全不同的财富观。
1702974094
1702974095 那么,新教为何以及是如何鼓励教徒致富的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对此做了经典考察和论述。
1702974096
1702974097 韦伯是德国划时代的思想家,是现代社会学难以跨越的里程碑。韦伯在考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时发现,一般天主教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远远落后于新教地区的经济发展,天主教国家的资本主义萌生,也比新教国家的资本主义萌生要晚。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天主教国家的经济,就远比英国、德国、法国等新教国家的经济落后,其资本主义的萌生也比新教国家要晚。
1702974098
1702974099 在翻阅教会资料时,韦伯也发现,在欧洲各国,一般天主教徒的子弟都喜好选择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来学习,在社会上从事的多是收入不高的人文方面的职业,收入不高,赚钱的欲望也淡漠。而新教徒子弟都倾向于学习经济、金融、理工科、医学等等,在社会上从事的职业也多是收益较高的职业,赚钱欲望旺盛。韦伯描述,“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有技术的高级工人,甚至经过技术和商业训练的现代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是新教徒”[10]。
1702974100
1702974101 进而,在考察欧洲及新大陆的社会伦理、职业伦理时,韦伯发现,比起天主教徒来,清教徒及路德派的基督新教徒具有完全不同的职业精神。比如:天主教徒鄙视世俗工作,仅仅把圣职当做对神的侍奉。与之相反,新教徒把自己世俗的职业当做是一种“天职”,即路德说的“上帝给予的职业(Belief)”,把世俗工作的完成和完美当做对神的侍奉,对世俗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关注;甚至,在清教徒那里,能够勤奋地专心致志地从事世俗的工作,被当做得救的表现,是蒙神的恩典的表征。因此,“工作是上帝的面具”。
1702974102
1702974103 天主教徒的禁欲与世界上其他宗教的禁欲一样,是脱世俗的禁欲,即不关心世俗事务的清心寡欲;新教徒的禁欲则更带有入世性,他们关注现世,致力于世俗职业的成功,但在消费上非常节俭、克己禁欲。
1702974104
1702974105 甚至,在清教徒那里,能够恪守道德、苦行禁欲,也被当做蒙神拣选的表征,是神的恩典的表现。清教徒把整个世界当做修道院,力图在勤奋工作和禁欲节约的生活中得到救赎。
1702974106
1702974107 清教徒的这种入世、敬业、勤勉、节约、乐于致富、乐于投资的生活伦理,与初期资本主义阶段的勤勉、节约、致富、投资社会的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1702974108
1702974109 基于上述研究,韦伯推定,最初的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初始阶段的原始积累得助于基督教新教伦理,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产生得助于早期新教徒的旺盛活跃、持之以恒的经济活动。
1702974110
1702974111 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新教的教义如何造就了教徒的“入世性禁欲”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渊源关系,这种态度如何促进了社会的原始积累从而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等过程,并用大量的经济发展史、教会发展史、教会通信资料来予以论证和支持,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新教教义所含有的强烈的资本主义精神,以及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生所产生的启动作用。
1702974112
1702974113 韦伯的观点在当时盛行唯物史观的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后又陆续有很多韦伯的支持者对韦伯的观点予以了充实。虽然韦伯的观点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判,并且在现代仍有争论,比如松巴特就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犹太教的合理化盈利精神,但任何一种对韦伯的反驳都缺乏史实的论证和支持,所以韦伯的论述至今没有被驳倒。
1702974114
1702974115 由于新教徒把工作当做敬虔,当做对上帝的侍奉,因此新教徒的财富观因此也就有很大区别。
1702974116
1702974117 路德派的信徒认为,财富是荣耀上帝的,是人努力工作的结果。创造财富,产生富裕和繁荣,服务人类、荣耀上帝,是信徒的义务。
1702974118
1702974119 卡尔文派的人认为,繁荣和富裕是受神祝福和被神拣选的表征,也是在荣耀上帝。
1702974120
1702974121 新教徒的这种财富观,也有《圣经》的支持。在《旧约》中,被称为“信仰之父”的亚伯拉罕是大富豪,以色列人祖先雅各也是富可敌国的大富豪,他们的财产都被认为是因为信仰上帝而蒙受上帝祝福的结果。《旧约·约伯书》讲述,阿拉伯人约伯曾经被撒旦试探而失去了一切财产,但最后因为对上帝的至信不移而蒙受祝福,又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财产。在《新约》中耶稣也说:“你们不要为吃什么喝什么而担忧,那都是外邦人所追求的,你所需要的,你们的天父都知道,你们要先追求神的义,然后一切都会加于你。”在这里,“你所需要的”,指的是人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
1702974122
1702974123 也就是说,无论依照《旧约》还是《新约》,新教徒都认为,信上帝的,上帝都给予祝福,这个祝福当然也包含财富上的祝福,即多多地给上帝的信徒以财富。
[ 上一页 ]  [ :1.7029740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