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74614e+09
1702974614
1702974615 基督教的这种“拣选”和“呼召”以及传教的教义,使得信徒带有一种强烈的选民意识和救世的使命感,这种选民意识和救世的使命感驱使信徒们不断地把基督教义向世界各地传播,先是在中亚,再是在欧洲,然后是在美洲,再是亚洲。在短短的2000年里,基督教由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宗教团体,成为一个遍布全世界的第一大宗教。
1702974616
1702974617 基督教的救世主义,被以后的一些基督教神学思想强调和发展。其中,影响较大并尤其强调基督徒的救世义务的,是千禧年思想。
1702974618
1702974619 在基督教中,有一个基本教义,就是耶稣基督将再临人世,并建立一个基督统治的千禧王国,基督徒与基督在地上生活1000年后,宇宙将被毁灭,然后行使最后的审判。那么,基督何时再临?一种叫做千禧国主义的神学认为,千禧年是靠世上的基督徒建成的,基督徒应该努力地去改造这个社会、改造这个世界,用基督教的教义去建设这个社会、建设这个世界。在基督的社会和世界建成的时候,也就是千禧年时代了,然后,耶稣将再临人世与基督徒共同统治世界1000年。
1702974620
1702974621 千禧年主义把改造世界和在全世界建立基督教王国当做基督再临的前提,当做上帝给基督徒的使命。
1702974622
1702974623 千禧年主义被一些教派所接受,这些教派的特点就是主张社会变革,主张用基督教原则来改造社会,建立世上的基督教王国。在以后,由于政治与宗教非常容易发生的契合,在一些不赞成千禧年主义的教派里,也都不自觉地带上了千禧年主义的因素。
1702974624
1702974625 然而,在诸多影响美国人天命意识和救世主义的神学思想当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清教徒思想。
1702974626
1702974627 清教徒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天命意识。
1702974628
1702974629 清教徒秉承加尔文宗,坚信“预定论”,也就是相信“天命论”,相信人是否被救、是否能成为基督徒,是上帝在创世之前就预定好了的,被拣选成为基督徒的,是不可逃避的命运。这些人被拣选用来做神的器皿,荣耀上帝,为上帝所用。这种“天命论”,与“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基督徒”的“功德论”相比,对信徒的天命意识和使命感造成的影响不同,“天命论”造成的天命意识和使命感更强烈。
1702974630
1702974631 在此基础上,卡尔文宗又接受了千禧年主义,因此,卡尔文宗更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主张改革社会和改造世界,以建立一个实行基督教原则的基督王国。
1702974632
1702974633 以后,卡尔文宗掌握了国家政权,统治过瑞士日内瓦共和国。在此期间,卡尔文派的人对日内瓦进行了彻底的新教改革,建立了一个严格地奉行新教教义的社会。
1702974634
1702974635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人口的86%都信耶稣,因此,选民意识和救世的使命感在美国国民意识中普遍存在,救世主义也就成了国民意识中一个普遍因素。
1702974636
1702974637 在此基础上,美国又是一个清教徒建立的国家,清教徒起源于卡尔文宗,清教徒承袭卡尔文宗的革命教义,强化了选民意识和救世的使命感,使得美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了更为强烈的选民意识和救世思想。
1702974638
1702974639 基督教的选民教义让美国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体现了上帝救赎的大能,是被选来要做世上的盐和光,被选来造福他人、光照他人的。
1702974640
1702974641 这种要造福人间、光照人间的意识,让美国人的对外政策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强国,更带上了一些道义色彩。
1702974642
1702974643 我们知道,帝国主义时代,强国是靠实力说话的,靠实力说话经常意味着炮舰政策和掠夺领土。大英帝国在强盛时期掠夺的领土是众所周知的,一段时间号称“日不落帝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列强也都曾经掠夺过别国的领土。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崛起,也加入帝国主义行列,开始了对中国长达70年的蚕食和掠夺。帝国主义的逻辑,就是靠实力说话逻辑,其本质是掠夺、占领、剥夺主权。
1702974644
1702974645 美国作为强国,则很少这方面的不光彩的记录。早期,美国人曾经驱除过印第安人,但自己马上就予以纠正了,并且注意保护印第安人的权益。在向太平洋扩展过程中,占领菲律宾等国家,但自己也纠正了,现在,菲律宾是独立国家。
1702974646
1702974647 美国的外交就像基辛格讲的一样,是反对靠实力说话的帝国主义政策。我们看到,在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把中国当做肥肉来割食,对中国实行炮舰政策的时候,美国虽然有能力成为吞噬中国的列强之一,但没有乘人之危来掠夺中国。美国人在近代也就是在中国衰弱的时候与中国打的唯一一仗,是八国联军对华战争,那场战争美国人把它当做一场护教战争,也就是传教士在中国没法保障安全的时候,来出兵中国,这一点在稍后叙述。
1702974648
1702974649 美国在威尔逊时代提出的民族自决等国际政策,实际上是要求国际社会结束帝国主义政策。二战之后,在美国的指导下,西方强国也结束了帝国主义政策。美国占领德国和日本之后,并不像帝国主义国家那样要求割地赔偿、剥夺主权等等,相反,给了这两个国家大量援助,帮助这两个国家建设好民主主义体制后,并不占领它们,而是恢复它们的主权。如果依照帝国主义政策,至少,日本这个国家早不存在了。
1702974650
1702974651 现代的新保守主义者在强调他们的对外政策时说,美国只要把民主带给别人,不要求领土。现代新保守主义者基本上都是美国的福音派人士。
1702974652
1702974653 美国的这些反帝国主义政策的做法,正是来源于基督教的要做“世上的盐和光”,要造福世人、光照世人的选民意识。
1702974654
1702974655 我这样说美国,并不是想给美国人涂脂抹粉,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说明美国政策的实质和它的由来。其实,中国的学者也看到了美国的反帝国主义政策的特点和历史。比如,关于成为美国外交精神代表的威尔逊十四条,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说:“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因为他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强调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对侵略战争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就世界和平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此外,威尔逊十四点计划还站在殖民地国家的立场上,提出了对殖民地的处理以及如何照顾殖民地人民利益的问题,要求与会各国相互保证政治自由和领土完整。”[24]
1702974656
1702974657 基督教的传教教义、千禧年主义的基督王国思想以及清教徒的革命思想,让美国人带有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驱使美国人在全世界积极推广和保护新教资本主义,并且全力以赴,乐此不疲,其目标是建立全世界范围的基督教文明秩序,实现基督的王国。因此,这种使命感也让美国人的外交带上干涉主义色彩。
1702974658
1702974659 我们看到,美国人自登上世界舞台以来就四处插手,四处打仗,自己打,也帮别人打。成为第一大国之后,四处建设军事基地,并四处干涉别国事务,这些行动其实都是一种护教和传教行为,它们都是在保护自由、民主等新教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并推广这个价值观和制度。这个思想和制度,在美国人看来,是最符合基督教义的,是基督精神在世俗事务上的体现,是基督的原则对社会的适用。乔治·马斯登说:“美国人认为,基督的原则体现在宪政当中,并且,美国人被上帝选中,是将全世界引向正确的宗教和自由的灯塔。”因此,美国也就拼命捍卫和推广这个制度,并且为了推广,不惜用强权和武力,其最终指向,就是在全世界建立起基督教文明体系。这个文明体系,如前面所讲,就是美国人所理解的大众民主、自由经济、保证人权的社会体制。
1702974660
1702974661 在全世界建立起基督教文明体系的愿望,体现着千禧年主义的建立基督王国的梦想。这个梦想,驱使着清教徒一直要进行社会改革。英国的清教徒在17世纪发动清教徒革命,目标就是用清教徒诠释的基督教原则来改造社会,而后把这个基督教社会推向世界。清教徒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之后,砍下了国王和国教主教的脑袋,这还不够,临死前,克伦威尔说,“假如上帝再给我十年的生命,我要让全欧洲的君主在我面前发抖”[25]。
1702974662
1702974663 美国人继承了清教徒的这个梦想。一部美国历史,就是向千禧国迈进的历史。美国在殖民地时代,要把美洲建成“山上的城”,就是要先在美洲建成一个基督的国;美国人消灭自己的奴隶制度,就是要消灭阻碍千禧国实现的罪的制度;美国人在国内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立法,让弱势群体如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儿童的权利得到保障,就是想让美国这个“上帝的城”越来越符合基督教的原则;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对外实行干涉主义外交,就是要把这个千禧国推向世界。马斯登说,美国根深蒂固的千禧年论认为,“美国人在上帝的计划中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就是美国是一场改革的中心,这场改革将把世界导向基督教文明的黄金时代也就是千禧年时代”[26]。这个千禧国,体现在全世界实行民主体制的蓝图中,体现在美国的人权主义在全世界实现的梦想当中的。布什在二次就任演说中说,“要消灭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独裁者”,与克伦威尔的话很有神似之处。
[ 上一页 ]  [ :1.7029746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