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76899
“电报革命”反映了彼得格勒以外广大地区对革命的抵制和反抗是十分微弱的事实,也表明以社会爆炸形式表现的二月革命是国内局势发展的自然结果。
1702976900
1702976901
[1]Ро∂зянко М. В. Крушение империи. Харьков. Изд. Петербук. 1990. С. 213.
1702976902
1702976903
[2] Февральские события 1917 года, http://www.kro.su/article/show/?id=661
1702976904
1702976905
[3]Чурбанов В. IV Дума и революция: созданная предотвратить - вынужденная возглавить. http://www.russia — today. ru/2006/no_03/03_centenary.html.20080816
1702976906
1702976907
[4] Телеграмма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IV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Думы М. В. Родзянко Императору Николаю II о начале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х выступлений в Петрограде. http://www.krugosvet.ru/ar-ticles/109/1010974/1010974a2. htm
1702976908
1702976909
[5] История КПСС М., 1966. Т. 2. С. 672.
1702976910
1702976911
[6]Солженицын А. Размышления над Феврал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ей. http://vff - s.narod.ru/gov/pr/opr33a.html
1702976912
1702976913
[7] Приказ No 1 Петроградского Совета рабочих и солдатских депутатов о демократизацииармии. Хрестоматия по истории СССР. 1861—1917. М., 1970. С. 528—529.
1702976914
1702976915
[8]转引自 Спuрu∂ович А. И. Великая Война и 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1914 —1917. Нью - Йорк. Всеславянск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1962. http://www.xxl3.ru/belie/spiridovich_ai/03.html 20080518
1702976916
1702976917
[9] Почетный гражданин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а А. Бубликов о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http://muse-um1723.narod.ru/library/Bublikov.html.
1702976918
1702976919
1702976920
1702976921
1702976923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5. 布尔什维克党是怎样夺得政权的?
1702976924
1702976925
姚海
1702976926
1702976927
1917年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无论在组织上还是思想上都还未为这场革命做好准备。因此,尽管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积极参与了运动,但在总体上未能对局势产生明显影响。
1702976928
1702976929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在二月革命中刚刚走出地下状态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公开地聚集和组织自己的力量,积极开展活动、对革命进程施加影响。但当时布尔什维克在组织上是比较弱的,总共只有23000名党员,在彼得格勒只有2000人左右,许多地方组织尚未恢复。党的主要活动家都不在首都,他们一部分侨居国外,一部分还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布尔什维克国内组织内部虽然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依据建党初期就已明确的革命理论,党内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俄国目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目标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因为对于落后的俄国来说,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社会主义政党将以反对党的资格对政府施加压力,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经济和政治要求,然后再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在对待临时政府的问题上,国内布尔什维克采取了有条件支持的立场。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布尔什维克党将支持俄国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向演变,布尔什维克党本身将成为合法的反对党。
1702976930
1702976931
但在这个时候,一个因素的介入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这就是列宁,他的回国,他的四月提纲以及他为使党接受他的思想而进行的不懈斗争,最终从根本上改造了布尔什维克党。
1702976932
1702976933
列宁的新思想
1702976934
1702976935
二月革命爆发时,列宁作为政治流亡者旅居瑞士的苏黎世。在这之前,他像所有人一样,根本没有想到俄国会发生革命。当关于彼得格勒二月事件的最初消息传到苏黎世的时候,列宁甚至是不太相信的。但在很快确认了这个事实后,列宁受到极大震撼,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用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话说,在得到关于革命的最初消息后,“伊里奇的梦醒了”。[1]
1702976936
1702976937
在准备回国的20多天里,列宁明确地形成并提出了下述思想:俄国发生的革命不会停止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而将很快转向下一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这条道路上,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者是贫农,以及欧洲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2]这是一个新观点,因为至今为止布尔什维克纲领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将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将逐渐形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但现在列宁看到了俄国工人和士兵群众的巨大革命热情,向他们提出了简单易懂的口号,确定了具体实在的目标。
1702976938
1702976939
列宁非常关注当时俄国实际上政权缺位、空前的无政府主义、全面的社会混乱等现实情况。他清楚地知道,历史为他实现以革命方式让俄国翻天覆地、给予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毁灭性打击的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国内布尔什维克的状态显然不能承担这样的历史性使命。他自己必须尽快回国,领导革命。
1702976940
1702976941
列宁在一番犹豫之后,不顾政治和道德风险,决定借道德国——俄国的敌国——返回俄国。在瑞士社会党人格里姆和普拉廷的帮助下,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和其他一些持国际主义反战立场的俄国侨民就通过德国回国的条件同德国当局达成协议,据此,侨民乘坐的车厢享有治外法权,不能上下客,尽量不停靠车站,免审验护照等。这就是后来所谓“铅封的车厢”的来历。3月27日,列宁等俄国侨民乘火车离开瑞士,经过德国、瑞典、芬兰,4月3日回到彼得格勒。
1702976942
1702976943
离开瑞士前,列宁写了《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信中说,俄国无产阶级开始了由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修养和觉悟程度都不及其他国家的工人。只是特殊的历史条件而不是特殊的素质,使得俄国无产阶级在某一时期,可能是很短暂的时期内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列宁强调,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但是,在贵族地主的大量土地没有触动的情况下,在1905年经验的基础上,俄国这个国家的农民性质能够使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使我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进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俄国无产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但它能使俄国革命具有浩大的声势,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极好的条件,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3]
1702976944
1702976945
四月提纲
1702976946
1702976947
4月3日晚上,列宁乘坐的火车到达彼得格勒。他在车站向士兵、水兵和工人发表讲话时说:“人民把武器对准剥削者——资产者的时刻到来了。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4]
1702976948
[
上一页 ]
[ :1.7029768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