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78165
1702978166
[23]Павлюченков С. А. ц ∂р. Россия нэповская. М. , 2002. С. 377.
1702978167
1702978168
[24]Верт Η.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1900—1991 : Пер. сфр. 2-е изд. М.,1996. С. 207.
1702978169
1702978170
[25] 《斯大林全集》第12卷。
1702978171
1702978172
[26] 《斯大林全集》第12卷。
1702978173
1702978174
[27]原载《真理报》1928年8月17日和1928年9月30日;转引自Β · п · 丹尼洛夫、О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卷。
1702978175
1702978176
[28]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卷。
1702978177
1702978178
[29] 《斯大林全集》第11卷。
1702978179
1702978180
[30]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4卷。
1702978181
1702978182
[31]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1卷。
1702978183
1702978184
[32]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1卷。
1702978185
1702978186
[33]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1卷。
1702978187
1702978188
[34]转引自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3卷。
1702978189
1702978190
[35]转引自Β · п · 丹尼洛夫、Ο · 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4卷。
1702978191
1702978192
[36] 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5卷。
1702978193
1702978194
[37] 《苏维埃农村的悲剧——集体化和剥夺富农(1927—1939年文件和资料)》5卷本,第1卷(1927年5月—1929年11月),莫斯科1999年版;转引自Β · ц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5卷。
1702978195
1702978196
[38] 《苏维埃农村的悲剧——集体化和剥夺富农(1927—1939年文件和资料)》5卷本,第1卷(1927年5月—1929年11月),莫斯科1999年版;转引自Β · п · 丹尼洛夫、Ο · В · 赫列夫纽克、А · Ю · 瓦特林主编:《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 · 新经济政策是这样被断送的》(1928—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第5卷。
1702978197
1702978198
[39]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02978199
1702978200
1702978201
1702978202
1702978204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2. 列宁是怎样认识与发展党内民主思想的?
1702978205
1702978206
郑异凡
1702978207
1702978208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这一政党是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有严格纪律的组织。在建党的原则上,列宁把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根本的组织原则,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夺取政权时期,列宁强调集中制,在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列宁更强调实行民主制。令人遗憾的是,苏共并没有注意发扬列宁的民主制思想,而更多地继承了夺取政权时期的集中制思想。
1702978209
1702978210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由来
1702978211
17029782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谈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写道:在未来的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共产党需要自由和民主是应有之义。在苏共存在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党内民主的争论,但由于国内外的形势和党内状况,争论每一次都是以集中制或高度集权的方针占上风告终。
1702978213
1702978214
有一个说法,认为民主集中制源自马克思、恩格斯。这是苏联时期理论界制造出来的概念。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中文第1版)名目索引中单列了一条“民主集中制”,但没有标出具体的卷次页码,而是“见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按图索骥,找到无产阶级政党条内的“组织原则”,按其中所指各卷页码查阅,始终没有发现“民主集中制”一词,看到的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章程的一些论述。但那里说的是“民主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例如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中写道:“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这个新章程曾交付——现在一切都按照这样的民主制进行——各支部讨论,然后又由第二次代表大会再次审查并于1847年12月8日最后通过。”[2]
[
上一页 ]
[ :1.702978165e+09 ]
[
下一页 ]